米思翰

米思翰(1633—1675年), 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清朝大臣,出身將門之家。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之亂爆發,米思翰上疏進呈剿賊方略,獎奉職恪勤諸大臣,加太子太保。不久逝世,謚敏果。

基本介紹

  • 本名:富察·米思翰
  • 字號:謚敏果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滿族
  • 出生地:沙濟
  • 出生時間:1633年
  • 去世時間:1675年
  • 主要成就:主張裁撤三藩
  • 旗籍:滿洲鑲黃旗
人物生平,早年任職,力主撤藩,晚年逝世,人物評價,軼事典故,家族成員,父祖,妻妾,兒子,史籍記載,

人物生平

早年任職

米思翰,富察氏,滿洲鑲黃旗人。他的先世本來居住在沙濟。曾祖旺吉努,在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時候就率領自己的部下前來歸順,被授為牛錄額真。他的父親是哈什屯,在清太宗皇太極手下做事,康熙初年去世,謚恪僖。
米思翰是哈什屯的長子,在其父逝世之後承襲世職,兼管牛錄,被授為內務府總管輔政大臣從假尚方器物,力拒之。
康熙六年(1667年)七月,康熙帝正式親政,康熙深知米思翰為官清正,所以授他為禮部侍郎
康熙八年(1669年),米思翰又被提拔為戶部尚書,位列議政大臣。當時各直省歲賦,聽布政使存留司庫,蠹弊相仍,米思翰疏請通飭各直省俸餉諸經費,所餘悉解部,由是勾稽出納權盡屬戶部。

力主撤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月,以平南王尚可喜請求歸老遼東,但請求留其子尚之信繼續鎮守廣東為引線,引發了是否撤藩的激烈爭論。不久吳三桂耿精忠的請求撤藩的上書也相繼遞上,康熙帝令戶部、兵部一起商議。米思翰與兵部尚書明珠商議三藩要全部撤除,有的人說吳三桂實力強大可暫時保留,這兩種意見都遞到了康熙帝面前。康熙帝再次召集諸大臣進行廷議,米思翰堅持要將三藩一併撤除,康熙帝這才下定決心。
可在朝庭起兵聲罰三藩時,卻在朝庭上發生了激烈的爭論和不同的意見分歧。一些文官認為:軍需浩繁,政局剛穩,百姓厭戰,不勝負擔,反對出戰。一批武官認為:枯草野火,不撲不滅,滿漢官員各述已見,漢官提出近監州府調兵罰之,滿官認為州府駐兵有限,兵力不足。此時,以任戶部尚書米思翰力持已見:“兵監城下,出兵禦敵,合情合理,星火可以燎原。如不及時撲滅,可釀大禍。賊勢猖獗。非州府兵力所能制服,宜以八旗勁旅會剿,徹底撲火,以絕後患。關於軍需浩資,內外協濟,足支十年,無可他慮。對於三軍資需我願請纓。”康熙帝完滿漢官員爭議後,沉思片刻,決定出兵。
米思翰又密對康熙說:“誅殺叛臣的兒子,以斷絕叛軍的希望,以激勵朝中之人的信心,永遠遏制住反叛的欲望,那時八旗兵旅,將會一鼓作氣蕩平叛軍。此次出兵,可以旗勁旅為前鋒,可命各路將軍、護軍、驍騎校、尉,並王公貝勒,貝子,各旗佐領,以及所有各部披甲一起上陣,以示八旗軍威。”康熙點頭佩服米思翰並說:“甚得朕意,我跟你想到一起了。”於是康熙下旨:“所以遺王等者,非謂諸將才能不足,念諸王貝勒皆朕 親,指揮調試無可牽制,守御征剿,足增威重。”

晚年逝世

米思翰不久就病逝了,年僅四十三歲,康熙帝為此感到非常惋惜,予以厚葬,追謚敏果。

人物評價

《清史稿》:米思翰贊撤藩之議,綢繆軍食,足以支十年,知定謀有由也。

軼事典故

康熙十一年(1672年)冬月,鑲黃、正黃二旗在安定門外仰山村校場操練兵馬,此時,米思翰已是禮部待郎。操練近午時,天突然陰沉,朔風西起,雪花紛飛。上傳搖旗收操,米思翰拉馬轉過一座小土坡,忽見一隻赤色火狐拖尾緩緩而行,於是搭弓射之,中狐腰部,狐及行,米思翰側身上馬急追,離狐有丈尺遙,狐狸突然轉過身來臥地不動,他催馬向前欲捉之,只見此狐突立雙腿,像一團燃燒的火焰,此時馬嘶長鳴,亦起前蹄,把米思翰甩了出去,馬也落荒而逃,他只覺得眼一黑,摔滾到旁邊的壕溝之內,頓失知覺。
漫天飛雪,霧氣茫茫,時至傍晚已有半尺厚,米思翰醒來欲起身,可體僵多時,想掙紮起身,誰知壕深坡滑,鎧甲又被荊條纏住,他大聲呼救,方圓數里豈有人煙。他仰天長嘆:”我命休矣。”天漸已黑,寒風刺骨,米思翰正在昏昏沉沉,忽然聽見馬掛鈴和車輪聲。他用力嘶呼:”救我”。隨他呼救聲,跑來一人跳下壕溝,折斷荊條用力把他拉出壕溝,此時天已大黑,不容分說此人把他拖上大車拉回自家。米斯翰昏昏醒來,在暗淡油燈下有二人,又見自己赤身浸在一個大馬槽內,怒斥二人:“你等何人,敢對我如此無禮,天寒地凍怎能用冷水泡我。”其中一位長者說:“我好心救你,反怒斥於人。你不想想,你已凍疆多時,不用冷水浸泡,寒氣歸心你還有命嗎?你即醒來容我換溫水。”此時,又叫來一個幫忙,連換三次溫水,米斯翰才知渾身痛疚腰腿已不能動彈。

家族成員

父祖

曾祖:旺吉努
祖父:萬吉哈
父親:哈什屯

妻妾

嫡夫人:烏雅氏。
側夫人:喜塔拉氏。

兒子

李榮保、馬斯喀、馬齊、馬武。

史籍記載

《清史稿·卷二百六十八·列傳五十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