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永烈看世界”系列:米字旗下的國度(米字旗下的國度)

“葉永烈看世界”系列:米字旗下的國度

米字旗下的國度一般指本詞條

《"葉永烈看世界"系列:米字旗下的國度》講述世界的目光,最近多次聚焦於英國,從2011年的威廉王子大婚,到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和伊莉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大典。英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是世界資本主義的發祥地。在資產階級革命爆發之後,18世紀下半葉,蒸汽機的發明在英國捲起工業革命狂瀾,使英國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工業國。19世紀,“大英帝國”曾經是“日不落帝國”,英國的殖民地比英國本土大111倍!雖然自20世紀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大英帝國”日漸式微,但是直至今日,以英國為首的大英國協成員國仍達53個,英國是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在世界上仍擁有重要的影響。

基本介紹

  • 書名:"葉永烈看世界"系列:米字旗下的國度
  •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 頁數:228頁
  • 開本:16
  • 品牌: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 作者:葉永烈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313078162, 731307816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葉永烈看世界"系列:米字旗下的國度》作者從文化、歷史的角度,深層次解讀英國。作者同時非常注意“捕捉”細節,以貼近生活、充滿花絮的文筆,帶你觸摸英國,了解英國。在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即將到來的時刻,《"葉永烈看世界"系列:米字旗下的國度》是關於英國的不可多得的最新、最濃縮的“信息庫”。

作者簡介

葉永烈,1940年生於浙江溫州,196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11歲發表詩作,20歲成為《十萬個為什麼》的主要怍者,2l歲寫出《小靈通漫遊未來》。至今,《十萬個為什麼》總印數已超過一億冊。主要新著有:“紅色三部曲”——《紅色的起點》、《歷史選擇了毛澤東》、《毛澤東與蔣介石》,客觀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反右派始末》,全面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運動”;《“四人幫”興衰》、《江青傳》、《張春橋傳》、《王洪文傳》、《姚文元傳》、《陳伯達傳》,真實反映了中國十年“文革”;《1978:中國命運大轉折》,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此外,還有長篇自傳《追尋歷史真相——我的寫作生涯》、《用事實說話——我的採訪手記》,《陳雲之路》、《中共中央一支筆——胡喬木傳》、《傅雷與傅聰》、《追尋彭加木》、《飛天夢——目擊中國航天秘史》等。作品曾獲獎80餘次。1989年被收入美國《世界名人錄》,並被美國傳記研究所聘為顧問。1998年獲香港“中華文學藝術家金龍獎”之“最佳傳記文學家獎”。新版《小靈通漫遊未來》於2002年12月獲第十三屆中國圖書獎。2005年10月獲“中國當代優秀傳記文學作家獎”。

圖書目錄

序章:前往英國之前
我出生於溫州英國教會醫院
起起伏伏的中英關係
名人輩出的英國
親歷英國簽證
解讀“U.K”
“歐盟國家”?“歐元國家”?“申根國”
英倫風情
萬里赴英倫
邁入英國的“國門”
玫瑰盛開的季節
今天的天氣
米字旗的來歷
與英國零距離接觸
曾經的輝煌——日不落帝國
解讀英國人的“心理密碼”
觸摸英鎊
英國人的住房
英國賓館印象
吃在英國
在購物村“血拚”
感受英國物價
紅色雙層巴士的風采
英國人的帽子
英國的雕像
“小英國,大倫敦”
來到“大倫敦”
夜巴黎依舊,霧倫敦不再
泛舟泰晤士河
泰晤士河上多姿多彩的橋
白金漢宮及御花園
女王乎?女皇乎?
當今女王的傳奇人生
步入溫莎城堡
英國王室的生活
見證威廉王子大婚的大教堂
唐寧街10號首相官邸
泰晤士河畔的英國議會
“大笨鐘”鐘聲悠揚
格林尼治天文台三件寶
漫步大英博物館
歐洲最大的唐人街
尋訪BBC
環遊不列顛
簡樸的莎士比亞故居
豪華的邱吉爾莊園
劍橋大學城見聞
牛頓蘋果樹和牛頓橋
曼徹斯特:從工業革命到足球
考文垂:在二戰廢墟上崛起
巴斯:生活就是洗澡
約克:紐約之父
布里斯托:從海港到“仰望天空”
如畫的溫德米爾湖區
史前巨石陣之謎
品味蘇格蘭
愛丁堡:蘇格蘭首府
格拉斯哥:蘇格蘭最大的城市
威爾斯之旅
威爾斯的故宮:卡那封城堡
尾聲

序言

在寫作之餘,我有兩大愛好:一是旅遊,二是攝影。
小時候,很羨慕父親常常拎著個皮箱從溫州乘船出差到上海,很希望自己也能有機會到溫州以外的地方旅行。父親說,那很簡單,在你的額頭貼張郵票,把你從郵局寄出去就行了。
可惜,我直到高中畢業,還沒有從郵局寄出去,沒有離開過小小的溫州。直至考上北京大學,這才終於遠涉千里,來到首都北京,大開眼界。
大學畢業之後,我在電影製片廠工作,出差成了家常便飯,幾乎走遍了中國大陸。
隨著國門的開放,我有機會走出去,週遊世界。光是美國就去了七趟,每回去都住一兩個月的時間,從夏威夷直至紐約都留下了我的足跡。我曾五次來到祖國寶島台灣,2010年是在台灣過的春節,還特地從台北飛往澎湖和金門這兩個離島。後來又訪問了馬祖島,這樣就走遍了台、澎、金、馬。
我的旅行常常是“自由行”,比如應邀到澳大利亞悉尼、墨爾本講學,就順便在澳大利亞自由行,走了很多地方;美國爆發“9·11”事件,我特地從上海趕往紐約進行採訪,撰寫了50萬字的紀實長篇《受傷的美國》;也參加各種各樣的旅行團,我總是選擇那些行程較長的旅遊團,以求能深入地了解那個國家。
記得在朝鮮旅行的時候,我問導遊明天(7月27日)你們國家會有什麼樣的慶祝活動?那位導遊馬上很“警覺”地反問我: “葉先生,你以前是否來過朝鮮?”此後好幾次,每當跟他交談時,他都這么問我。我確實是第一次去朝鮮。但去每一個國家之前,我都會事先充分“備課”。例如去朝鮮之前,就十分詳細地研究過朝鮮的歷史和文化,知道1953年7月27日韓戰的停戰協定在板門店簽訂,朝鮮就把這一天定為“祖國解放戰爭勝利日”,此後年年慶祝。這在朝鮮導遊看來,一個對朝鮮情況如此熟知的遊客,勢必是此前來過朝鮮的。
很多人問我,在上海住了將近半個世紀,為什麼只寫過幾篇關於上海的散文,卻沒有寫過一本關於上海風土人情的書。我的回答是: “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總在一個地方居住,目光會被“鈍化”,往往“視而不見”。當來到一個陌生的國家或城市,就會有一種新鮮感。這種新鮮感是非常可貴的,能使我的目光變得異常敏銳。出於職業習慣,每到一個國家我都會以自己獨特的目光進行觀察, “捕捉”各種各樣的細節。在東京,我注意到在空中盤旋著成群的烏鴉,肆無忌憚地在漂亮的汽車上投下“糞彈”,而東京人卻對此熟視無睹。回國之後我便寫了《東京的烏鴉》一文,介紹中日兩國不同的“烏鴉觀”。為什麼烏鴉在中國被視為不祥的象徵,而在日本卻被奉若神明。這篇闡述日本“烏鴉文化”的散文發表之後,被眾多的報刊轉載,原因就在於寫出了“人人眼中有,個個筆下無”的細節。
另外,我還十分注重從歷史、文化的角度去觀察每一個地方,把旅遊視為一種特殊的考察和採訪。在祖國寶島台灣日月潭旅行時,我住在涵碧樓。在事先做“功課”時得知,涵碧樓原本是蔣介石父子在台灣的行宮。因此特地跑到當地旅遊局,希望查閱“兩蔣”在涵碧樓時的歷史資料。他們告訴我,在涵碧樓里就有一個專門的展覽館。於是,我到涵碧樓總台打聽展覽館在哪裡。總台小姐很驚訝地說: “那個展覽館已經關閉多年,因為幾乎沒有什麼客人前去參觀,難得有葉先生這樣喜歡研究歷史的人。”她打開塵封已久的展覽館的大門,我在那裡“泡”了兩小時,有了重大發現。那些塵封已久的展品記載了蔣介石父子在涵碧樓多次接見曹聚仁的情景。曹聚仁乃是奔走于海峽兩岸的“密使”,但是台灣方面從未提及此事。我把這一發現寫進發表於上海《文匯報》的文章里,引起海峽兩岸的關注……
我愛好攝影。在電影製片廠做了18年編導,整天跟攝影打交道,所以很注重“畫面感”。在旅行時邊游邊攝,拍攝了大量的照片。在我的電腦里,如今已保存了十幾萬張照片。除了拍攝各種各樣的景點之外,我也很注意拍攝一些“特殊”的照片。比如,在杜拜的路邊發現有一種封閉式的特殊公共汽車站,立即“咔嚓”一聲拍了下來。這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安裝了冷氣機的公共汽車站。這一細節充分反映了杜拜人先進的觀念以及杜拜的富有和豪華。在韓國一家餐館的外牆,我發現一堵牆上有一個個泡菜罈子嵌在裡面,十分有意思,於是也把它攝入鏡頭。這充分體現韓國人濃濃的泡菜情結。照片是形象的視覺藝術,一張精彩照片所包含的信息量是十分豐富的,是文字所無法替代的。
每一次出國歸來,我要進行“總結”。這時候,我的本職——作家,與我的兩大愛好旅行、攝影“三合一”——把旅途的所見所聞寫成文字,配上圖片,形成了一本又一本圖文並茂的書。日積月累,竟然已出版了14本這樣的“行走文學”圖書。
我的“行走文學”,著重於從歷史、從文化的視角深度解讀一個個國家,不同於那些停留於景點介紹的淺層次的旅遊圖書。其實,出國旅遊是打開一扇觀察世界的視窗,只有善於學習各國的長處才能使自己進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旅遊是開闊眼界之旅,解放思想之旅,長知識廣見聞。所以,旅行者不僅僅是觀光客。
承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的美意,在策劃編輯劉佩英小姐的鼓勵下,計畫出版一套《葉永烈看世界》叢書,先出近期剛完成的三本新作,然後隨著我一邊“漫遊”一邊再繼續出下去。在此作一預告,我的下兩個旅行目的地是英國和印度,一個是老牌的“日不落帝國”,一個是跟中國比“苗頭”、正在崛起的“金磚之國”。期望在繼續完成一系列當代重大政治題材紀實文學的同時,能夠不斷向廣大讀者奉獻輕鬆活潑的“行走文學”新作。
葉永烈
2010年6月28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