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爾·科瓦奇

米哈爾·科瓦奇

米哈爾·科瓦奇(Michal Kováč,1930- )1930年8月5日生於斯洛伐克東部胡門內縣的利比什村,斯洛伐克共和國第一任總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米哈爾·科瓦奇
  • 外文名:Michal Kováč
  • 生於斯洛伐克東部胡門內
  • 出生日期:1930年8月5日
早期經歷,從政經歷,當選總統,

早期經歷

1953年,他還在校讀書時就加人了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成了一名青年共產黨人。1954年,在布拉迪沃斯拉發高等經濟學校畢業後,留在學校財政和信貸教研室當助教。1955年,到捷克斯洛伐克國家銀行的一個地方分行任職。1964-1965年,被派到古巴中央銀行學校執教一年。
1968年,在前蘇聯軍隊打著《華沙條約》旗號,奉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時,他像許多黨員和廣大的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民眾一樣,對此持反對態度。但他沒有想到,此舉將給他帶來什麼政治後果。1969年,即在所謂的使捷克斯洛伐克國家局勢正常化的過程之初,他就被解除了在捷克斯洛伐克國家銀行所擔任的職務,並被開除出黨。從1971年起,他被打發到當時的斯洛伐克首府、即現在的斯洛伐克共和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一家銀行的分行工作,成為該分行的一名普通職員。但是,由於他工作得很出色,從而博得了財政和銀行問題專家的贊謄。

從政經歷

1980年年初,捷克斯洛伐克局勢動盪,各政治派別組織紛紛誕生,他成了新成立的最有影響的斯洛伐克“公眾反對暴力”組織的重要成員。從1989年劇變後的12月起,他被“公眾反對暴力”組織提名人閣,出任劇變後聯邦成員之一的斯洛伐克共和國的財政部長,主持斯洛伐克共和國的財政、價格和工資工作。1990年,他所在的“公眾反對暴力”組織在劇變後的第一次大選中獲勝,並成了斯洛伐克的主要執政黨,他仍繼續擔任斯洛伐克共和國的財政都長,但1991年5月,他又突然辭去了這職務。1992年6月,“公眾反對暴力”組織發生分裂,以現任斯洛伐克共和國總理麥恰爾為主席的爭取民主斯洛伐克運動誕生,他出任該運動的副主席。在1989年劇變後和原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解體前舉行的第二次大選中,他當選為原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議會人民院議員,並取代杜布切克而成為聯邦議會的最後一任主席。

當選總統

1993年2月,他在獨立的斯洛伐克共和國第一任總統選舉中,由於競選激烈,第一輪總統選舉未能選出,但後因有關各方的妥協和讓步,終於在2月15日,在斯洛伐克共和國議會舉行的第二輪總統選舉中,他以超過3/5多數的106票的法定票數當選。因此,他的當選被認為是斯洛伐克各政黨組織妥協讓步的必然結果。米哈爾·科瓦奇是一位頗有經驗的金融家,他在政壇上的活動、特別是他的內外政策主張,在他這次當選之前,可以說是鮮為人知的,直到這次當選後,通過記者招待會,才使人們初見端倪。在記者招待會上,他針對國內依然存在的種種矛盾,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明確指出:
在國內,他希望實現民族和解,大家同心同德,把斯洛伐克建成一個民主和法制國家。為了能使大家集中到一塊共商大業,他倡導各政黨和組織之間的多邊談判,要求它們積極參與解決斯洛伐克國家的經濟問題。同時,為了給各個企業和所有企業家創造良好的經營條件,他主張對原聯邦的某些法律條文作必要的修改,對外,他強調要增強國際間的信任,主張改善斯洛伐克共和國在國際上的形象,積極謀求美國、 加拿大、以及歐洲和亞洲國家的信賴,加強同鄰國、特別是同捷克國家的政治和經濟領域的全面合作,並改善同匈牙利的關係。
米哈爾·科瓦奇很重視法制。他表示:在他擔任總統期間,他將依據憲法行事,在憲法所賦予總統的許可權和職能範圍內,履行自己的職責。與此同時,他還宣布:他不會使自己成為麥恰爾總理的對抗力量,相反,他要使自己成為國內政治舞台上具有凝聚力的人。有鑒於此,新聞界人士認為,米哈奇·科瓦奇的當選,將可能是斯洛伐克政壇各派政治力量出現和解的一個良好開端。因為,這次總統選舉,雖不太順利,但最後選舉結果表明,米哈爾·科瓦奇的當選,將有利於斯洛伐克政局的穩定,有利於化解業已暴露的執政黨內部即總理麥恰爾和外交部長克納日科之間的矛盾。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