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倉巷

米倉巷

街巷名是肇慶社會發展的產物,它們見證了肇慶悠久的歷史,是我們認識肇慶歷史風貌和現狀的重要依據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米倉巷
  • 地理位置:肇慶
  • 起源:與包拯當時在此地修建豐濟倉有關
  • 意義:見證了肇慶悠久的歷史
簡介,基本資料,

簡介

街巷名是肇慶社會發展的產物,它們見證了肇慶悠久的歷史,是我們認識肇慶歷史風貌和現狀的重要依據之一。記者走進城區宋城牆南側的米倉巷,就好像在穿越時光隧道,包公、包公井、豐濟倉,以及清末民初的古民居、以及建於100多年前的自梳女齋堂等。這些歷史人物和古建築,在記者的腦海中頓時鮮活起來,讓記者感受到這個古色古香的古街巷。
米倉巷
米倉巷

基本資料

米倉巷的起源,與包拯當時在此地修建豐濟倉有關。宋朝康定元年至2年(1040年至1041年),包拯到端州任知軍州事。他在任職期間,組織民眾築土城牆。
另外,包拯教端州民眾打井,並修建州衙、星岩書院等,還在距離州衙幾百米的高地上修建豐濟倉,儲糧食備戰備荒。附近形成了一條街巷,久而久之人們將它叫作米倉巷。
南宋祥興年間(1278至1279年),豐濟倉和高要縣署、縣學宮毀於戰火。元代初年,當時的官府在豐濟倉原址修建廣儲倉。明宣德10年(1335年),廣儲倉恢復豐濟倉倉名。
康熙年間,為方便運糧,官府將豐濟倉遷往城南門內,豐濟倉改駐後營守備,從此不再作儲備糧食之用,但從此留下米倉巷的巷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