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

籌,也稱算籌,這是古代一種計算用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籌
  • 外文名:chip; prepare;
  • 拼音:chóu
  • 詞性名詞動詞量詞
  • 造字法形聲
  • 部首竹部
  • 結構:上下結構
  • 五筆:TDTF
  • 倉頡:HQKI
  • 鄭碼:MCDS
  • 四角:88344
  • Unicode:U+7B79
  • 筆順編碼:3143141113124
  • 注音:ㄔㄡˊ
釋義,主要組詞,出處,古籍解釋,康熙字典,說文解字,

釋義

英語
詞目:籌
籌
英譯:chip; prepare;
器具
(1)
chóu
(2)
(形聲。字從竹,從夀,夀亦聲。“夀”意為“長時間的”。“竹”指竹製品(小竹片、小竹棍)。“竹”與“夀”聯合起來表示“長時間使用的小竹棍”。本義:可反覆使用的竹製計數器具)
(3)
壺矢。古代投壺用的簽子,形如箭笴[arrow]
籌,壺矢也。――《說文》。謂投壺之矢為 籌。
籌室中五扶。――《禮記·投壺》。註:“矢也。”
箭籌八十。――《儀禮·鄉射禮》
(4)
簽籌;算籌 [chip]。木或象牙等製成的小棍兒或小片兒,用來計數或作為領取的物品的憑證
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歐陽修醉翁亭記
(5)
又如:竹籌;籌馬(古時投壺計數的用具)
算計策劃
(1)
chóu
(2)
算計 [plan;map out]
運籌帷幄之中。――《史記·高祖紀》
(3)
又如:籌設(計畫設定);籌計(盤算);籌昏(謂無法算計)
(4)
策劃 [plan;plot;scheme]
命康與四卿及同志速設法籌救。――梁啓超譚嗣同傳
(5)
又如:統籌(統一籌劃);籌運(制定策略;謀劃。猶運籌);籌歷(推算曆法)
(袁)可立籌劃鎮定之,民得安堵。——民國 梁秉錕《萊陽縣誌》
(6)
籌措。謀劃措辦;設法籌集 [plan and prepare]。如:籌度(謀劃;計畫);籌借(設法借用;籌劃借款)
(1)
chóu
(2)
條,個,位。用以指人的多少
背後只見趕上三籌好漢,也將殺來。――《水滸傳

主要組詞

籌辦
chóubàn
[make preparations;make arrangements] 籌措辦理;謀劃開辦。
籌辦培訓班。
籌備
chóubèi
[found] 籌措預備。
希望工程籌備處。
籌措
chóucuò
[raise funds] 設法籌集;想辦法弄到。
籌措款項
籌劃
chóuhuà
[plan and prepare] 謀劃
正在籌劃謀反。
末將逆天,不識時務,致勞丞相籌劃。――《封神演義
籌集
chóují
[raise (money)] 籌取徵集。
籌集救災物資。
籌建
chóujiàn
[prepare to construct or establish sth.] 計畫建立或建設。
籌建一座煤礦。
籌略
chóulüè
[astuteness and resourcefulness] 謀略;有謀略。
以籌略自命
籌碼
chóumǎ
[counter;chip] 古代投壺計算勝負的用具。舊稱貨幣或能代替貨幣的票據。也作“籌馬
籌謀
chóumóu
[scheme;plan] 謀劃,想辦法。
籌募
chóumù
[collect funds] 籌措募集。
籌拍
chóupāi
[plan to film] 籌劃拍攝。
籌拍歷史傳記故事片。
籌商
chóushāng
[consult] 籌議相商。
籌商妙計。
籌思
chóusī
[consider to find a solution] 籌謀;思考;想辦法。
籌思再三,猶豫不決。
籌算
chóusuàn
[count] 古代計算方法之一,用刻有數字的竹籌來計算數目。亦稱“籌策
又因向聞此地素精籌算,要去訪訪來歷。――《鏡花緣
籌議
chóuyì
[consult] 籌劃計議;籌商。
籌議對策
眾籌
zhòngchóu
[crowdfunding],即大眾籌資或民眾籌資。
香港譯作“民眾集資”,台灣譯作“民眾募資”,由發起人、跟投人、平台構成。

出處

籌(算籌)
商代甲骨文字中已出現百、千、萬位數字。《詩經·周頌·豐年》還提到糧食豐收,數量已達萬億及秭。周代的十萬為億,十億為秭。如此龐大的數字,當時沒有計算用具,是很難累計到這么大的準確數字的。
籌用木、竹削制,也有骨制、牙制,甚至鉛制。通常為圓棍狀。迄今最早見到的算籌,是在湖南長沙左家公山戰國木槨墓出土的竹籌。西漢時期,在墓葬中還出土過象牙算籌和金屬(鉛)算籌。
一副算籌,有271枚。通常每枚長約13至14厘米,徑約0.23厘米。漢代以後,算籌逐漸縮短至10至11厘米,以便於擺布計算。
據中國數字家研究,古代的算籌,除了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外,還可以解答開平方、開立方,乃至多元高次方程組。北周時成書的《數術記遺》一書,列出古代14種計算法,已出現珠算一項,其運算進位都較籌算快捷。到了宋代,由珠算改進成算盤,則完全替代了籌算。
《夜讀拾得錄(八十四)·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一文中,提到張良劉邦正在吃飯的筷子當做算籌,一一替劉邦說事,一筆一筆數清酈生出的壞主意。有時,人們也用手指撥算,等於把手指也當做算籌。這種計算都是1+1+1+1……的算法。如果用上算籌,利用橫籌與豎籌,可擺成一至九個單數,而移上一位成十,移上二位成百,移上三位成千,位也很明確。
樂器——籌
“籌”是一種形制十分簡約(不開吹孔)、吹奏方法極簡樸。其古樸(斜吹)的民族民間樂器,也是中國笛、簫類單管樂器的祖制。形式在民間的一種孑遺,在我國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由於籌這種斜吹樂器難發音、音量小,且影響面也小,目前已處於瀕危狀態。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發掘與籌有內在聯繫的歷史線索及其蘊涵的文化價值,探討籌樂器的淵源、籌樂器的歷史價值及現實意義、籌樂器演奏的音樂、籌樂器功能的開發與利用,保護傳承人和傳承形式,使這種斜吹文化得以繼承和發揚光大。
籌
籌藝術的文化價值
籌樂器出土於中原地區,是黃河流域中原文化或者說中華音樂文化的一件瑰寶,籌在我國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歷經兩千年的歷史滄桑至今仍被民間傳承,展現了這一古老樂器頑強的生命力和人們的喜愛程度,若從文化的角度來看籌蘊含有一種音樂文化的密碼和力量,因而能夠被歷代不斷傳承。籌作為一種起源甚古,帶有膜孔竹製單管斜吹之樂器,多用於中原一帶的佛樂、道樂之中。目前河南許昌的籌樂器從演奏 技巧上看和竹笛非常近似,但籌的音色與笛子相比較,其音色更為柔和,比較契合了人的內心感受,這種籌能夠為演奏者自然地調節整體的音高,並且改變吹奏的角度後也能夠奏出頗具特色的 圓滑的大二度氣滑音,很有藝術情調。籌樂器主要流行於河南中原地區,相關的音樂資料比較少,《中國民族民間器樂曲集成·許昌卷》目前收錄較全。過去,籌是寺廟音樂中的一種主奏樂器,在民間一般由一些還俗的樂僧和道士進行演奏。在中原大地 上,佛教和道教之間互相排斥爭鬥又吸收整合,相互影響、成長和發展,其相關的音樂文化也是借鑑吸納。所以,目前籌演奏的音樂曲牌中,籌曲有關佛教音樂的有《油葫蘆》《傍妝檯》《皈依佛》等,籌曲道教音樂的有《鎖蓮枝》《傍妝檯》《起五更》《道場啟》《三清偈》《翠黃花》《三寶贊》《漢東山》等,另外,流行的民間曲牌有《大開門》《小開門》《尺工合》《凡思調》《山坡羊》《月兒高》等。以籌主為奏樂器的樂隊演奏形式非常嚴格、嚴謹。如果在行進中,則由法鈴、爐為首導進,按照管、笛、笙、簫待旋律性樂器和木魚、碰鐘、手鼓、手鑔、雲鑼等節奏性樂器為先為,依次排為縱隊。為了充分表達宗教那種莊嚴、神秘、柔和的氣氛,求得一種特殊的效果,樂手們會調動豐富的表現手法和技巧,有時甚至採用大銅器、放鞭炮來烘托氣氛。
籌
籌形狀類似於笛,兩端通透,有七個音節。但是卻又不同於笛的橫奏或者蕭的豎奏,而是斜置於嘴角演奏。國內演奏籌的老樂師不超過三位,故有音樂活化石之稱。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直由切《集韻》《韻會》陳留切《正韻》除留切,𠀤音儔。籌算也。《儀禮·鄕射禮》箭籌八十。《注》籌,算也。
壷矢。《禮·投壷》籌,室中五扶,堂上七扶,庭中九扶。《注》籌,矢也。
籌策。《史記·高祖紀》運籌帷幄之中。
《集韻》徒刀切,音陶。《揚子·方言》戴也。
叶音除。《蔡洪·圍棊賦》攄妙思,奮元籌。飾服色,玩騂駒。

說文解字

壺矢也。從竹壽聲。直由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