篦齒蕨

篦齒蕨

亞洲大陸特有植物,附生植物。根狀莖長而橫走,直徑約2-3毫米,密被鱗片;鱗片基部闊,色較淡,邊緣具棕色毛狀突起,上部披針形,淺褐色,邊緣具稀疏的細齒。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篦齒蕨
  • 拉丁學名:Metapolypodium manmeiense (Christ) Ching
  • :植物界
  • :水龍骨科
  • :篦齒蕨屬
  • :篦齒蕨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葉遠生;葉柄長約8-10厘米,纖細,禾桿色或淡紫色,光滑無毛;葉片長條形或卵
篦齒蕨篦齒蕨
狀披針形,長約20-30厘米,寬約5-7厘米,羽狀深裂或基部達全裂,頂端羽裂漸尖;裂片約20-40對,平展,基部1對略反折並略縮短,上部裂片彼此接近呈篦齒狀,條形,頂端短漸尖或鈍,基部與葉軸闊合生,邊緣具鈍鋸齒。葉軸與葉柄同色,葉脈分離,裂片的中脈和側脈細弱,隱約可見,側脈二分叉。葉膜質,乾後黃綠色,兩面光滑無毛。孢子囊群圓形,在裂片中脈兩側各一行,位於裂片中脈與邊緣之間,在葉表面呈乳頭狀突起,無蓋。

生長環境

生長與海拔1000-2500米,附生樹幹或石上。

分布範圍

產於雲南、貴州、四川,印度東北部、錫金、泰國、緬甸北部、越南、寮國和高棉也有分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