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風險評價

管道風險評價

管道風險評價是指識別對管道安全運行有不利影響的危害因素,評價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和後果大小,對風險大小進行計算並提出風險控制措施的分析過程。管道風險評價是管道完整性管理的核心環節之一,是管道管理人員全面了解管道風險的重要手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管道風險評價
  • 外文名:Pipeline Risk Assessment
  • 主要指標:失效可能性和失效後果
  • 目的:風險分級與風險排序
  • 評價方法:定性、半定量、定量
現狀及發展,評價方法,評價依據,評價軟體,

現狀及發展

管道風險評價技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在國內外管道企業得到廣泛的套用。
美國從70年代開始管道風險評價技術的套用與研究工作,至90年代初期美國的許多油氣管道就採用了風險管理技術來指導管道維護維修;1985年,美國 Battelle Columbus 研究院在發表了《風險調查指南》,在管道風險評價方面運用了評分法;1992年,美國W.Kent.Muhlbauer 撰寫了《管道風險管理手冊》,它是美國對前20年開展油氣管道風險評價技術研究工作的成果總結。到目前為止,該書已經出版了第4版,並已成為世界各國開展油氣管道風險評價研究工作的指導性文獻。
加拿大從90年代初開始了油氣管道風險評價和風險管理技術方面的研究工作。並在1994年成立了以加拿大能源管道協會(CEPA)、國家能源委員會(NEB)等7個團體組成的管道風險評價指導委員會(PRASC)。
我國管道風險評價技術起步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1995年,潘家華教授在《油氣儲運》上介紹管道風險評價技術,標誌著管道風險評價技術正式引入我國。近年來,國內一些刊物和儲運學術研討會上相繼發表了一定數量的研究論文,提出了許多使用有效的評價方法。中國石油管道科技研究中心建立了管道風險評價的指標體系,研發了一套半定量風險評價方法及軟體Riskscore,在中國石油管道公司進行了推廣套用。
2016年3月,國家標準GB32167《油氣輸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規範》正式發布實施,標準中第7章對管道風險評價的評價目標、評價方法、評價流程、風險可接受性、風險再評價、報告等內容進行了詳細介紹,規定管道投產後1年內應進行風險評價,且再評價周期不宜超過3年,並強制性規定對管道高后果區開展風險評價。

評價方法

管道風險評價方法通常按照結果的量化程度可以分為三類:定性方法、半定量方法和定量方法。定性評價方法通常比較簡單,易於理解和使用,但具有較強的主觀性,需要大量的經驗判斷。定量評價方法通常比較複雜,採用了大量計算公式和經驗模型,需要較多數據。
(1)定性方法:評價結果一般為風險等級或其他定性描述。代表方法有風險矩陣法、安全檢查表法等。
(2)半定量方法:評價結果一般是指標體系法,結果為一相對數值,用其高低來表示風險的高低,無量綱。代表方法有肯特打分法。
(3)定量評價法:評價結果一般結果也是數值,也用其大小來表示風險的高低,但此數值有實際意義,有量綱。代表方法有機率風險評價、故障樹分析、事件樹分析、數值模擬方法等。

評價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油氣輸送管道完整性管理規範(GB32167)
石油天然氣管道安全規程(SY6186)
石油天然氣安全規程(AQ2012)
油氣管道風險評價方法 第1部分:半定量評價法(SY/T 6891.1)
其他工程所有資料,包括工程背景、設計資料、運行資料、氣象資料、周圍環境資料、已有的研究報告等

評價軟體

管道風險評價過程由於涉及大量的數據處理和計算工作,通常需要軟體來輔助完成。國內外比較知名的軟體有:加拿大CFER公司的Piramid軟體、美國GE-PII公司的PVI軟體、挪威DNV開發的Orbitoffshore軟體、中國石油管道科技研究中心的Riskscore軟體等。
Riskscore軟體界面Riskscore軟體界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