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兒罕

答兒罕,①中國北方一些民族的官員或榮譽稱號。源於突厥語,意為“自由自在清閒之人”。為突厥、契丹等民族的官員。《舊唐書·突厥傳》作達乾,《遼史》作達刺乾,《輟耕錄》作答剌罕。自蒙古成吉思汗起,作為榮舉稱號,平民和奴隸因軍功或其他勳勞被主人解放,給予某些特權,如豁免一切賦稅、獨占全部戰利品、可隨時入見主人、9次犯罪不罰等。明代蒙古仍作榮譽稱號,漢譯作“打兒漢”、“打兒汗”。《白史》曰:一次立功者賞賚,二次立功者賜“答兒罕”號。《三雲籌俎考·夷語解語》云:凡部眾在戰鬥中救出台吉者,加升此名;如因救台吉而自身陣亡,以此號酬其親子孫;手藝精湛的出色工匠亦可得到此名。《夷俗記·戰陣》將打兒汗分為四等:“功輕者升為把都兒打兒汗,功重者升為威靜打兒汗,再重者升為骨印打兒汗,最為首功則升至威(岱之誤譯)打兒汗而止”。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曾多次將此號封授戰鬥中、明蒙和議中以及迎請索南嘉措(第三世達賴喇嘛)有功的蒙古人員。清代,亦作為榮譽稱號,用以封授蒙古王公,如達爾罕親王、達爾罕貝勒、達爾漢轄(侍衛)等。休致大臣、閒散王公大臣、恩賞人員、宗教上層、閒散達喇嘛以及有勳勞的平民或奴隸都可得到此號。 ②清代把禁獵、禁伐區亦稱作達爾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