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竹鎮

筋竹鎮

筋竹鎮位於岑溪的東部,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國道324線貫穿鎮中心腹地,東接廣東羅定一級公路,境內是二級公路,西接岑溪岑容一級公路,是大西南出粵、港、澳等地的大通道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筋竹鎮
  • 外文名稱:Jinzhu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岑溪市
  • 電話區號:0774
  • 郵政區碼:543209
  • 地理位置:岑溪市
  • 人口:4.2萬
  • 方言:岑溪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桂D
簡要介紹,歷史,古建築,陳三吉祠,古教學樓,雲龍村古宅,基本概況,產業發展,教育事業,小鎮名校,

簡要介紹

岑溪市筋竹鎮自公元524年設永業郡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故筋竹又稱永業,是抗日民族英雄陳濟桓將軍的故鄉。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 日照充足,雨量充沛。筋竹鎮位於岑溪的東部,國道324線貫穿鎮中心腹地,東接廣東羅定一級公路,境內是二級公路,西接岑溪岑容一級公路,是大西南出粵、港、澳等地的大通道之一。是兩廣貿易交流的中心。全鎮總面積184平方公里,總人口42000多人。筋竹鎮下轄村有筋竹村、大王村、曇市村、黃陵村、石龍村、石芹村、志明村、橫垌村、橫山村、黃茅村、馬芹村、望閭村、雲龍村、羅敏村、義水村、新聯村、雙擔村、中圍村。 筋竹街,主體街長約一千餘米,有幾條小街在這條主體街叉出,諸如人稱的老細街,文化路,舊街,農民街等小街道,這些小街長約三四百米不等。賣蘿巷、大新街、慶南街街是筋竹現存的最古老的街道,街道狹窄,街兩邊的建築很有江南古城的風格。老細街是九十年代初政府開發的新街,老細街連線主體街與324國道,舊街大概建於解放初期,相信早在解放後不久這段時間裡,廟樓坪曾是筋竹最繁榮的地方,現在已經冷清的大新街和慶南街,還有已經因擴展324國道而改成公路的沙街(已消失)也曾在解放前到解放後的80年代r熱鬧過。而現在除了筋竹街的人還知道沙街原來的位置外。
岑溪市地圖岑溪市地圖

歷史

《隋書·(卷三十一志 第二十六 地理下)》
永熙郡【永熙今羅定市西南】,梁置瀧州【瀧州今羅定市南】。 統縣六,戶一萬四千三百一十九。瀧水舊置開陽縣【開陽今羅定市東南】,置開陽、平原、羅陽等郡。平陳,郡並廢,以名縣。開皇十八年(598年)改平原曰瀧水,羅陽縣為正義。大業(大業605年正月—618年三月)初置永熙郡,開陽、正義俱廢入焉。 懷德,舊曰梁德,置梁德郡。平陳,廢郡。十八年改名懷德。 良德,陳置,曰務德,後改名焉。 安遂,梁置建州、廣熙郡,尋廢。州大業初廢。 永業,梁置永業郡【永業今筋竹鎮舊縣】,尋改為縣,後省。開皇十六年(596年)又置。 永熙,大業初並安南縣入。
筋竹鎮
《舊唐書·(志第二十一 地理四 劍南道東西道九 嶺南道五管十)》
唐
義州【義州今岑溪】,隋永熙郡之永業縣。武德五年(623年),置南義州及四縣。貞觀元年(627年),州廢,以所領縣入南建州。二年(628年),復置義州,還以故縣來屬。五年(632年),廢義州,縣屬南建州。六年(633年),復置義州。又改縣來屬。天寶元年(742年),改為連城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義州。舊領縣四,戶三千二百二十五,無口。天寶領縣三,戶一千一百一十,口七千三百三。至京師五千七百五十里,至東都四六百九十里,東至梧州隔鄣嶺一百七十里,北至藤州二百里,西至容州九十里,東南至竇州一百七十二里,東北至瀧州二百七里。
嶺溪,州所治。漢猛城縣,屬蒼梧郡。武德四年(622年),置龍城縣【龍城約今岑溪歸義】,置南義州。貞觀初(627年)廢,二年(628年)復置義州,領龍城、安義【安義今岑溪筋竹】、連城【連城約在今岑溪大隆】、義城四縣。至德中(757年),改安義為永,龍城為嶺溪,永業舊安義縣,至德年(758年)改連城,武德五年(623年)分瀧州之正義縣置。
《新唐書·(志第三十三上 地理七上)》
隋
義州連城郡,本南義州,武德五年(623年)以永熙郡之永業縣地置。貞觀元年(627年)州廢,以縣隸南建州。二年(628年)復置,五年(632年)又廢,以縣隸南建州。六年(633年)復置,後第名義州。土貢:銀。戶千一百一十,口七千三百三。縣三:岑溪,本龍城,武德五年(623年)置,並置安義、義城二縣。至德中(757年)更龍城曰岑溪。其後又省義城。有郡山。永業,本安義,至德中(757年)更名。連城。武德五年(623年)析瀧州之正義置。

古建築

陳三吉祠

是一座非常典型的中國南方古建築,樸素而雄偉,據說是在清朝道光乙未年(公元1835年),由陳姓澤世公及其子孫籌建。陳三吉祠坐東向西,占地面積16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多平方米。前後分為三座,兩邊有南北廂房,前面地堂面積占地450平方米,前座、二座都是敞開式平房,后座是三層樓房,全部用青磚砌牆,磚瓦木結構,屋脊上建築有浮雕,兩邊都有“鑊耳” 脊,採用當年兩廣有名的佛山陶瓷封瓦檐口,瓦檐下是木雕花草蟲鳥的吊檐。
陳三吉祠壁畫陳三吉祠壁畫
前座大門口正頂上方有石刻的門額,刻著“陳三吉祠”這幾個大字。門前有兩條花崗石柱,柱上雕刻著一副正楷字型的對聯:“傳三代乃啟三房積厚流光三多永錫;相吉人亦憑吉地鐘靈毓秀吉慶滿堂。”大門框及門磚均用芝麻石花崗岩精工雕刻而成,兩門磚有石雕獅子,工藝相當精湛。整座建築運用了我國古代建築傳統藝術手法,房屋前高后低和中軸對稱,兩邊組成變化豐富的建築群落,起伏有致,主次分明 。
陳三吉祠祠堂建成之後,一直是陳氏後裔祭祀祖先以及附近的村民學文習武之地,曾為培養本地青少年作出過貢獻。三吉祠曾開辦過武館,附近的村民都在此地練過武功。祠堂有兩把大關刀,現在世的80多歲的老人都曾見過,上世紀50年代大煉鋼鐵時,大關刀被拿去煉作了鋼鐵。清朝末年,三吉祠的後裔陳其超(又名耀三)曾任八區團務局局長,其本人及上三代皆是武舉人。
抗日戰爭期間,陳濟桓將軍臨危受命為保衛桂林而壯烈犧牲,蔣介石及李宗仁親筆題詞追封其為愛國將領,1984年黨和政府追認其為抗日烈士。他青少年時期曾在陳三吉祠里練過武功,族人陳岳秀(原龍茗縣、永淳縣兩任縣長)、陳其槐(陸川縣晌捐局局長)也都曾在三吉祠里讀過開明國小。19世紀30年代,由陳自紹、陳楚儒等人倡導,在三吉祠開辦了筋竹第一所國小,命名為開明國小。抗日戰爭時期,曾有抗日學生軍在三吉祠里駐紮,教附近的農民唱抗日歌曲,宣傳抗日愛國主義精神。抗日自衛隊曾在三吉祠里駐紮,抗日特編隊在三吉祠里駐紮時,還組織民兵進行訓練,望閭的李龍興任教練。
解放初期,三吉祠曾作為筋竹鄉的集會場所,在此進行慶祝解放、鬥爭地主、分田地等活動。後來考慮到筋竹的公購糧要靠人力擔到岑溪縣府所在地入庫,就將三吉祠後樓用作存放筋竹鄉公購糧的糧倉,一直使用到“文化大革命”後期。該祠堂自解放初至現在由筋竹糧所使用保管。
筋竹陳三吉祠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其中座、前座的屋脊、耳房部分於“文革”後期被拆掉,前面的圍牆也在2005年被拆掉。現存部分的木桁條、木桷板、抬梁、枕木等有些已被蟲蛀腐爛,牆麵漿灰開始剝落,牆體、門窗等也有被人為的改造、破壞。部分壁畫、灰塑、鑊耳牆等也受到不同程度的人為破壞或被自然腐蝕。
陳三吉祠是我國晚清時期的傳統建築,具有南方古建築的特點,具有一定的保護和研究價值。

古教學樓

筋竹的教育歷史在整個岑溪是最悠久的,筋竹中學原名叫永業中學,也稱岑溪第一中學,建校時間超過110年,是筋竹文明的重要佐證之一。筋竹中學古教學樓始建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由永業鄉的鄉人陳文波、韋月廷、盧金、陳定修等人發起並捐集白銀5000多兩建立永業書院,梧州府又批准把大石倉每年的租谷500石撥給永業書院作辦學基金。
筋竹中心國小古樓建於公元1909年(清朝宣統元年)。由鄉人陳樹勛(時任廣西學務公所議長)、韋蔭槐等社會賢達發動鄉人倡議辦新學,得到鄉親們的積極回響,於是共同籌資建造。他們隨後將永業書院改名為永業區高等國小堂,由韋蔭槐繼任堂長,招收新生入學就讀,課程開設有國文、算術、圖畫、音樂、體育、自然、地理、社會、英語等。又將原先設在陳三吉祠的開明國小搬遷到此。
民國後,開明國小改為第八區高等國小,古教學樓被人們稱為八高樓,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2009年8月筋竹鎮進行教育資源的調整,古樓撥給筋竹中學使用。
古樓為二層磚瓦木結構,拱窗走廓式建築。每一層的前面有11個拱窗,中間的為大拱窗,兩邊各有5個小拱窗。一樓中間為大拱門,門前有10多級台階,拾級而上可進入中廳,再走過20多級台階便可以進入二樓。古樓的外牆用雙層青磚砌成,內牆用雙層大泥磚砌成。現在的古樓於上世紀90年代,因出現破損現象而進行了修繕,如今一、二樓已改為水泥地板。兩層樓共有四個教室,教室里的木窗現已改鐵木窗。古樓前面的瓦頂也裝上了黃色的琉璃瓦。在遠處看這座古樓英姿雄發,古色古香。

雲龍村古宅

距筋竹鎮中心10公里左右的雲龍村古宅在筋竹來說是最多的,在岑溪亦很有名。過去筋竹人都稱雲龍為“小北京”,意思是說雲龍在清末與民國初時期是經濟非常繁榮的地方。
雲龍村古宅雲龍村古宅
古宅群坐落於山腳與山腰之間,猶如一座小型的山城,雲龍人驕傲地稱雲龍是一座城市。雲龍的古宅群由很多座宅院組成,這些宅院像城堡,有大塊石磚砌成的看台,牆壁上還有許多槍口,宅院多是只有一個大門,晚上關上大門,便於防範。清末民初,像筋竹這樣的山區,盜賊是非常猖狂的,這些盜賊其實就是土匪,殺人放火什麼都幹得出來。而地主常是土匪打劫的對象,所以地主們所建的宅院不得不具有防禦功能。
古宅是非常豪華的建築,連大門都做得非常精緻,有木雕和石雕,還用顏料染上顏色,非常艷麗。房梁也有木雕花紋並染上顏色,牆的最上方用壁畫裝飾,可謂富麗堂皇。這些古宅經歷了數百年風雨,風采已漸漸逝去;牆上的壁畫、木雕石雕的顏色也漸漸淡卻;加上保護不善而且被村民當作民宅居住,這些房屋破舊不堪,幾處古宅已坍塌了。

基本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1988年,原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同志到筋竹鎮視察後,該鎮的經濟等各項事業迅速發展,使全鎮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近年來,筋竹鎮黨委、政府通過“雙學”、“三講”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進一步激發廣大幹部民眾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精神和區黨委1234610工作思路的積極性,他們抓住機遇、充分利用區域優勢和本地資源優勢,狠抓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招商引資工作,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1999年,該鎮被自治區定為小城鎮建設示範點鎮。目前,該鎮基本形成了六大生產基地,一是玉桂生產基地,面積35000畝;二是茴油生產基地,面積30000畝;三是優質藥材巴戟生產基地,面積1600多畝;四是糖桔生產基地,面積5000畝;五是火機生產基地,年產各種出口打火機10000萬多隻;六是選礦基地,年產各種精礦4000多噸。
展望21世紀,筋竹鎮人民充滿信心,他們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開展“三個代表”學習教育活動,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抓住機遇,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充分利用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大力發展鄉鎮企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小城鎮建設,促進經濟快速、穩定、健康發展。2001年,筋竹鎮全面實施122510工作思路,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抓好“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認真解決基層幹部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兩個突出問題,促進財政和農民兩個增收,辦好五個基地(樣板)建設,各項經濟指標比去年增長10%以上。

產業發展

近年來,岑溪市筋竹鎮人大認真履行職責,積極支持和監督鎮政府實施產業結構的調整,把發展砂糖橘種植作為農民 增收的支柱產業來抓,力促砂糖橘產業快速發展。一是從1999年至2001年,該鎮人大會議確定並通過了大力發展砂糖橘特色優勢產業,並先後組織市、鎮人大代表69人到廣東四會和鬱南砂糖橘產地進行考察和調研,增強了人大代表對發展砂糖橘產業的決心和信心。同時,鎮人大還為每個市、鎮代表無償贈送砂糖橘苗木200株,使原來僅黃陵村種植砂糖橘發展到全鎮18個行政村都種上砂糖橘,通過人大代表的示範帶動,全鎮砂糖橘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為專業鎮建設開好頭起好步;二是積極協助鎮政府抓好砂糖橘項目示範基地建設,全鎮建立砂糖橘示範基地八個,通過基地帶動,有力地促進了該鎮砂糖橘集約化生產。該鎮還積極支持政府抓好砂糖橘農業標準化項目建設和無公害砂糖橘產地認證工作。協助政府抓好砂糖橘產銷協會建設,熱誠為各果農提供產前產中技術服務和產後的銷售服務,解決果農的後顧之憂。 通過幾年來的發展,該鎮砂糖橘種植面積從1989年的不足10畝發展到現在的5萬多畝,今年掛果面積約達3.5萬多畝,實現產值1.5億元。單砂糖橘一項,全鎮人均收入達3000多元,筋竹鎮已成為岑溪市名副其實的砂糖橘專業鎮。筋竹鎮成為了廣西最大的沙糖桔生產基地,該鎮黃陵村歷史上沒有種過沙糖桔,但截至2008年該村卻有9600多畝,成了遠近聞名的水果專業村。這是筋竹鎮人大結合本地地理和氣候條件,以及我國大部分地區春節前後無大宗水果上市的情況,於1998年從外地引進種植的,到2007年該鎮已產果12000多萬公斤,產值5.2多億元。每年11月份上市後,沙糖桔以果靚肉脆甜而為為搶手貨,廣東、上海、北京的客商紛紛前來搶購,其產品運銷港澳台和東協等地,且程現供不應求和態勢,價格在每公斤5元至10元不等,全鎮人民僅此一項收入就達1500多元。主要銷往澚港澳、上海、蘇、杭、京等省市。
沙糖桔沙糖桔

教育事業

筋竹鎮是岑溪市中等規模的鄉鎮。現有中學兩所,完小18所,教學點10個,幼稚園3所。
學校基礎設施日趨完善,有11所中國小新建了教學樓,有16所中國小校建了水泥籃球場、排球場。全鎮中國小均裝備遠程教育,其中筋竹中學、筋竹鎮中均設有計算機教室、多媒體教室和衛星教學收視系統;所有完小具備衛星教學收視系統、教學光碟播放設備的成套教學光碟,所有農村教學點具備教學光碟播放設備及成套教學光碟。
筋竹鎮中植樹活動筋竹鎮中植樹活動
近幾年,我鎮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完善“以縣為主”的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在“科教興鎮”的戰略思想指導下,強化政府行為。不斷提升義務教育水平。讓學生“進得來、留得往、學得好”。
目前,該鎮的教育教學正穩步發展。筋竹中學、鎮中、筋竹中心國小、橫垌國小等學校被評為2005-2006學年度岑溪市藝術工作先進單位。筋竹中心國小被評為岑溪市2005年度課改程改革先進單位和梧州市2005年度課改先進單位;吳凱軍同志被評為梧州市基礎課程改革先進個人。筋竹中學去年九月被評為岑溪市高考質量優秀學校,筋竹鎮中在去年被評為岑溪市“中考質量優秀學校”。筋竹中心國小在2005年3月被評為梧州市中國小常規管理優秀學校。
先進的教育理念,良好的育人環境,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科學規範的管理,穩步提高的素質教育質量,為學生的可持續和諧發展奠定了基礎。隨著我鎮經濟的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大力推進,鞏固提高“兩基”成果的工作,必將使我鎮教育事業未來更加美好。

小鎮名校

永業書院(1889-至今)座落於廣西省岑溪市筋竹鎮清水河畔、馬鞍山腳。筋竹鎮自公元524年設永業郡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故筋竹又稱永業,永業書院創辦至今,歷時三朝,幾經滄桑,期間艱辛,難以言表,現謹擇片段,回眸往昔,上緬先賢,下啟後人。
大事年表
1889年(清光緒十五年)開明鄉紳捐建書院,1898年竣工,延師招生開學。
1910年(清宣統二年)校董事會成員陳杰卿等人倡導辦開明學堂即永業高等國小堂。
1932年(民國二十年)陳樹勛倡導辦“永業初級中學”,招生120 人。
1934年(民國二十二年)縣府挪占辦學基金為辦公經費,校改辦補習社。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時任廣西學務議長的陳樹勛請示教育廳廳長雷沛鴻和黃省長,收回校產,復辦中學,組建抗日宣傳工作隊。至1949年共招生29個班,人數達1450人。
1953年縣人民政府接收,改名為“岑溪縣第一初級中學”(簡稱岑溪一中)。
1958年增設高中部,成為本縣僅有的三所高完中,命名為筋竹中學。
1978年到1983年縣人民政府將筋竹中學定為縣級重點中學。
著名生徒
陳濟桓(1893-1944),號崑山,筋竹塘面人,永業書院學子。17歲投筆從戎,辛亥革命,他參加廣西新軍混成旅北上武昌支援,其後參加孫中山先生領導的同盟會。在新桂系中歷任排、連、營、團長。1923年任思恩縣(今環江縣)縣長,1926年北伐,他任第七軍第一師二十一團團長,出師武漢,後調任升軍部少將高參兼漢口禁菸局局長,1930年任南寧守備副司令,1937年任廣西第二礦區主任,1944年日軍由湘粵兩方圍攻廣西,他不顧足跛不便出任桂林城防司令部參謀長,後升任副司令官,與日軍浴血奮戰,戰至最後,壯烈殉國。之後,國民政府追認他為中將軍銜,1984年廣西區政府追認陳濟桓為革命烈士。
陳岳秀(1898-1960),字雲生,筋竹任和坪人,永業書院學子,被譽為“南嶺第一奇才”,1922年國文考試榮登廣東考區榜首,考入廣東高等師範學校,1926年應聘到省立柳州第四中學任教,1927年在廣東台山中學任教,1936年回廣西任省督學,後調教育廳任科長。1945年至1948年任龍茗縣(今天等縣)縣長,1948年7月至12月任永淳縣(今橫縣)縣長。建國後在武鳴中學任教。他一生熱愛家鄉的教育事業,積極籌建永業中學,並創辦筋竹文化書社。
韋燦方,字耀棠,筋竹佛高人,永業書院學子,同盟會員,曾任國民黨155師929團上尉連長,1930年任南寧守備軍旅長,1938年8月在江西抗日戰鬥中陣亡,國民政府追認他為抗日烈士。
莫棣華,筋竹義水人,永業書院學子,民國時期大學生。1933—1934年任思樂縣(今寧明縣)縣長,1934年至1936年9月任隆安縣縣長。
陳丕揚,大業那社人,永業書院學子,民國時期大學生。留法博士,抗日戰爭前夕,建成華南地區最大的造紙廠(廣州造紙廠),總工程師。
藍松筠,原筋竹中學校長,長期從教,20世紀七十年代末在筋竹中學,後調任岑溪中學校長(縣處級),為岑溪教育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李毓楷,筋竹中學學子,他年少抱負遠大,在國內大學畢業後,為報效祖國掌握更多的科學技術,毅然出國求學,先後留蘇、留法並獲得博士學位。
韋昌琪,筋竹中圍人,永業書院學子,民國時期大學生,1935年12月至1936年11月任柳城縣縣長。
梁偉成,筋竹任和坪人,筋竹中學49屆國中生,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國防尖端研究,歷任國防科工委研究員、國家原七機部研究員、為發展國家飛彈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
陳海韜,大業那社人,筋竹中學學子,他是筋竹中學創始人陳祝銘先生的後裔,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國家科學研究,歷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雷射室研究員、副主任、主任。中科院院士,是目前岑溪在外工作最高技術權威。
梁茂宏,筋竹街人,永業中學學子,民國時期大學生,長期從事新聞、出版、圖書、文史等工作,歷任報社記者、總編輯,梧州市委宣傳部長,廣西圖書館國家級研究管理員。
鄧善德,歸義人,筋竹中學學子,在地質方面有較高造詣,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地質方面的研究,歷任地質礦產研究員、國家礦產管理局副局長。
黎桂才,筋竹街人,筋竹中學51年初30班學生,1962年畢業於湖南農業大學,高級農藝師,1974年國家派遣他赴非洲加彭共和國,指導該國發展農業生產,回國歷任岑溪縣農業局副局長、岑溪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梁茂桓,筋竹街人,筋竹中學49屆國中生,長期在廣西容縣工作,曾任容縣縣委書記、容縣政協主席等要職。
陳俊,筋竹舊縣人,筋竹中學50屆國中生,長期從政,歷任蒼梧石橋鎮委書記、岑溪縣政府縣長、梧州市城建委副主任。
盧鐘鶴,男,1940年8月生,廣東羅定人。1966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3年9月參加工作。研究生學歷(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有機化學專業)。研究員。1958年後,在中國科技大學高分子化學和高分子物理系高分子化學專業學習。1963年後,任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實習研究員。1965年後,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有機化學專業研究生。1969年後,在天津解放軍農場鍛鍊。1970年後,任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助理研究員(期間:1979年9月至1980年9月在美國芝加哥大學化學系學習,1980年9月至1981年11月在美國倫塞利爾理工學院學習)。1982年後,任中國科學院廣州化學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所長、副研究員、研究員。1986年後,任廣東省科委主任、黨組書記、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廣東省科學院院長、黨組副書記。1988年後,任廣東省副省長(期間:1989年2月至1989年7月在中央黨校省部級乾訓班學習)。1993年後,任廣東省委常委、副省長。2001年後,任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2003年1月廣東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盧鐘鶴為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2005年1月26日,廣東省十屆人大三次會議主席團接受了盧鐘鶴辭去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職務的請求。2008年3月任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宋慶齡基金會主席。
謝德榮,筋竹月六人,筋竹中學60屆國中生,62年參軍入伍,長期從政,從部隊轉業後曾任大業鎮黨委書記、中共岑溪縣委常委、紀委書記、岑溪市政協副主席。
覃洪勝,筋竹中圍人,筋竹中學61屆國中生,1962年參軍入伍,1967年調入廣東省公安廳,長期從事公安工作,先後任廣東省公安廳六處科長、刑偵局處長,獲三級警監警銜。
鄧北光,筋竹石龍人,筋竹中學62屆國中學生,曾任岑溪縣商業局幹部,岑溪市第二文藝隊編導,歸義鎮黨委書記,岑溪縣公安局副局長,岑溪市水電局長、書記,岑溪市政法委任職。
黃展波,筋竹舊縣人,筋竹中學65屆國中生,大學畢業後長期從事部隊營房設計建設,任廣州軍區營房部部長,大校軍銜。
吳方源,大業楊樂人,筋竹中學65屆國中學生。曾任中共岑溪市委辦公室副主任、市政府辦任副主任,教育局副局長、局長,後任教育局書記。
李健,筋竹黃陵人,筋竹中學69屆高中生,1968年參軍入伍,曾任藤縣武裝部部長,岑溪縣委常委,岑溪縣(市)武裝部長,岑溪市委副書記,岑溪市政協主席。
李樹榮,筋竹馬芹人,筋竹中學69屆高中生,特長英語,長期從事外貿工作,可直接用英語與外商交談,曾任廣西區五礦進出口集團公司總經理,後定居香港,投身商海,再移居美國,成為美籍華人。
陳奕才,筋竹街人,筋竹中學69屆國中學生,長期從事新聞工作,曾任任《廣西日報》駐梧州記者站副站長,《人民日報》駐廣西記者站記者,《人民日報華南版》記者,《人民日報》華南分社內參部主任。
李明,筋竹舊縣人,筋竹中學72屆高中生。他活潑勤奮,好學上進,參加工作後歷任岑溪縣物資局局長、樟木鎮黨委書記、岑溪縣政府副縣長、副書記,賀縣政府縣長、賀州地委委員兼賀州市委書記、河池市副市長,廣西民政廳副廳長。
盤美昌,筋竹黃陵人,筋竹中學高中72(1)學生。當過工人、幹部,他好學上進,考入廣東中山大學,後在中山大學歷史系讀研究生,專攻中國近代史。畢業後,歷任防城港工委宣傳部副部長,主持全面工作,後調任深圳市黨校任辦公室主任,深圳市口岸辦主任。
覃德鑫,筋竹新聯人,筋竹中學高75(2)班學生,自幼奮發圖強,考入大學,畢業後從政,先任賀縣畜牧局副局長、後任局長。
陳翠珍,筋竹橫垌人,筋竹中學高76(2)學生,長期從事農業科技工作,曾任大業鎮幹部,梧州地區農業局幹部,賀州市人大副主任。
胡六才,筋竹新聯人,筋竹中學高76(2)班學生,自幼奮發圖強,長期從政,曾任岑溪縣審計局局長,南渡鎮政府鎮長、書記,中共岑溪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藤縣政府副縣長,藤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黃紹進,筋竹黃茅人,筋竹中學高76(3)班學生,長期從事金融工作,梧州人民銀行副行長。
韋宏文,筋竹石井人,筋竹中學77屆高中生,長期從事汽車機械工作,特別是致力於研究五菱汽車製造,並親自設計了五菱牌汽車商標,廣西五菱集團常務副總裁。
陳堅文,筋竹塘面人,筋竹中學高76(1)學生,先參軍後從政,曾任廣東某縣武裝部長,上校軍銜,轉業到廣州天河區中級法院擔任領導職務。
沈紅梅,筋竹石芹人,筋竹中學高76(1)班學生,系筋竹鎮女中豪傑,曾任岑溪歸義鎮副鎮長、岑溪市水電局副局長、局長,梧州市長洲區副區長。
鄧東明,筋竹石龍人,筋竹中學76級高中生,恢復高考後以絕對高分考入清華大學,畢業後在梧州市水電局工作,梧州市供電局副局長。
覃汝勝,大業河口人,筋竹中學82級高中生,曾任梧州市財政局科長、副局長,蒼梧縣政府副縣長。
葉劍強,岑溪岑城人,1983—1985年在筋竹中學任教,後調岑溪任教,曾任岑溪市南渡鎮鎮長、書記,蒼梧縣龍圩鎮黨委書記、梧州市長洲區區長,梧州市紀委副書記兼市監察局局長。
黃正亮,筋竹望閭人,七十年代就讀筋竹中學,長期從事金融工作,南寧市人民銀行處長。
陳奕俊,筋竹街人,筋竹中學學子,長期從事人民政協工作,先後任區政協文史委員會委員,《文史春秋》雜誌編委、主編,副總編。
劉志,岑溪水汶人,筋竹中學學子,長期從政,曾任梧州地委組織部科長,梧州地區統計局副局長,梧州市統計局局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