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萼小檗

等萼小檗葉薄紙質,倒卵形或狹倒卵形,長1.5-2.8厘米,寬6-12毫米,先端圓形,基部楔形,上面亮深黃綠色,中脈扁平,生於山坡灌叢中或高山草甸。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等萼小檗
  • 拉丁學名:Berberis parisepala Ahrendt
  • 二名法:Berberis parisepala Ahrendt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 :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 亞綱:木蘭亞綱(Magnoliidae)
  • :毛茛目(Ranunculales)
  • :小檗科(Berberidaceae)
  • :小檗屬(Berberis)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1-1.5米。枝暗灰棕色,被柔毛明顯具槽,無疣點,幼枝棕褐色;莖刺細弱,三分叉,偶有單生或五分叉,長4-16毫米。葉薄紙質,倒卵形或狹倒卵形,長1.5-2.8厘米,寬6-12毫米,先端圓形,基部楔形,上面亮深黃綠色,中脈扁平,背面淡綠色,有光澤,中脈微隆起,兩面側脈和網脈不顯,葉緣平展,全緣或每邊偶有1-3刺齒;葉柄長2-5毫米。花單生;花梗長5-12毫米,被柔毛;花黃色;小苞片卵形,黃色,長約1.3毫米,先端急尖;萼片3輪,外、中、內輪萼片等大,長8-9毫米,寬6.5-7.5毫米;花瓣長約7.5毫米,寬約4毫米,先端缺裂,基部具2枚分離腺體;雄蕊長約5毫米,藥隔先端不延伸,平截;胚珠4枚。漿果橢圓形,長10-11毫米,直徑7-8毫米,紅色,頂端具明顯宿存花柱,不被白粉。花期5-6月,果期9-10月。
本種十分近似Berberis angulosa Wall. ex Hook. f et Thoms,主要區別在於:本種萼片3輪,各輪萼片長几相等;花瓣先端缺裂;胚珠4枚;漿果頂端具宿存花柱,以及花梗較長而不同。
根據J. R. Sealy (1950)的記述:B. parisepala也有具2輪萼片的花和含7枚胚珠的子房。作者未見模式標本,特附記於此,有待研究。

生長環境

主要生長於海拔3600-3900米的山坡灌叢中或高山草甸。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西藏,分布於緬甸、不丹和尼泊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