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紀大冰期體

又稱“第四紀大冰期”。第三紀末氣候轉冷,第四紀初期,寒冷氣候帶向中低緯度地帶遷移,使高緯度地區和山地廣泛發育冰蓋或冰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四紀大冰期體
  • 別稱:第四紀大冰期體
  • 第四紀初期:寒冷氣候帶向中低緯度地帶遷移
  • 時間:今200—300萬年前
這一時期大約始於距今200—300萬年前,結束於1—2萬年前。規模很大。在歐洲冰蓋南緣可達北緯50度附近;在北美冰蓋前緣延伸到北緯40度以南;南極洲的冰蓋也遠比現在大得多。包括赤道附近地區的山嶽冰川和山麓冰川,都曾經向下延伸到較低的位置。中國第四紀冰川,是李四光於1922年首先在太行山東麓及山西大同盆地發現的,冰川的範圍包括東北的長白山、大、小興安嶺,北方和西北的嶗山、泰山、華山、太白山、秦嶺、五台山、太行山、呂梁山、陰山、賀蘭山,南方的滇、黔、桂、贛、浙、西藏等山地和高原,也波及到東部山區並常以冰舌向山麓平原流溢。這次大冰期,可分四次冰期、三次間冰期和一個冰後期。在最大一次冰期中,全球大陸有32%的面積被冰川覆蓋,大量的冰停滯於大陸上,致使海面下降約130米。原始人類正是在第四紀冰期和間冰期的氣候變化中,發展成為現代人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