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循證中醫藥學國際論壇

第一屆循證中醫藥學國際論壇

2016年6月3日至5日,由天津中醫藥大學中國循證醫學中心/中國Cochrane中心、中華中醫藥學會中意中醫藥聯合實驗室(JoSIL)主辦,天津中醫藥大學循證醫學中心、中華中醫藥學會臨床藥理專業委員會和內科分會青年委員會、天津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承辦的“第一屆循證中醫藥學國際論壇”在津舉行。

論壇以“中醫藥∙優勢與證據”為主題,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院士,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中國循證醫學中心主任李幼平教授擔任大會主席。天津市教委副主任韓金玉,科委副主任齊中波,義大利國立衛生研究院中意中醫藥聯合實驗室協調員Alice Josephine Fauci女士出席開幕式並致辭。來自英國、義大利、韓國、日本、新加坡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從事循證醫學、中醫藥研究的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200餘人參加。大會秘書長、天津中醫藥大學中醫藥研究院副院長、循證醫學中心主任張俊華主持開幕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一屆循證中醫藥學國際論壇
  • 舉辦地點:天津
  • 主辦單位:天津中醫藥大學,中國循證醫學中心等
開幕式致辭,學術報告,論壇培訓班,主辦單位概況,

開幕式致辭

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院士致歡迎辭。他首先代表主辦單位對蒞臨大會的領導和國內外專家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他簡要介紹了循證醫學的產生及在中國傳播發展的歷史,回顧了近年來在黨和國家的大力支持下中醫藥事業獲得的迅猛發展。他指出,中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隨著時代的發展歷久彌新,越來越得到世界人民的歡迎。新興的循證醫學為古老的中醫帶來了新的機遇。
張伯禮校長介紹了天津中醫藥大學循證醫學事業發展情況和取得的成績,強調中央對中醫藥事業發展高度重視,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發展時機。採用國際公認的循證醫學方法來評價中醫藥的特色優勢,用科學的語言,詮釋中醫藥的療效,是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中醫藥學的重要任務。此次會議將搭建國內外學術交流的平台,分享中醫藥循證評價研究的成果、經驗和方法,促進合作交流。
Alice女士在致辭中簡要介紹了中醫藥在歐洲地區的發展及面臨的主要問題,詳細介紹了天津中醫藥大學與義大利共建的中意中醫藥聯合實驗室情況,經過十年的聯合研究,在傳統中醫藥的診斷和治療途徑、中醫藥實驗室質量管理與監控、針灸療效分析等方面取得的研究進展和成就。她希望以中意兩國政府簽訂一系列雙邊合作研究檔案為契機,進一步加強融合交流,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

學術報告

開幕式後,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李幼平教授作了題為“循證醫學在中國”的學術報告;義大利國際衛生研究院Francesca MennitiIppolito教授做了題為“循證醫學在義大利”的學術報告;香港浸會大學卞兆祥教授做了題為“循證醫學在中醫領域的實踐”的學術報告;韓國東方醫學研究院Myeong Soo Lee教授做了題為“韓醫循證醫學研究概況”的學術報告;來自日本的Fujitsuka Naoki教授做了題為“漢方的循證評價示例”的學術報告;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孫鑫教授做了題為“複雜干預研究方法與中醫藥臨床評價”的學術報告;英國牛津大學YuLing Ma教授做了題為“心速寧治療心律失常的證據研究”的學術報告;義大利米蘭大學Annalisa Bucchi教授做了題為“通脈養心丸抗心律失常作用和機制研究”的學術報告;北京阜外醫院浦介麟教授做了題為“參松養心抗心律失常的循證研究”的學術報告;北京大學吳林教授做了題為“穩心顆粒對心律失常的循證研究”的學術報告;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黃宇虹教授做了題為“芪參益氣滴丸對心肌梗死二級預防的臨床研究”的學術報告;來自新加坡的Pawel Posadzki教授做了題為“傳統醫學的安全性:問題、對策與展望”的學術報告;蘭州大學田金輝教授做了題為“中醫藥網狀Meta分析”的學術報告;天津中醫藥大學張俊華副教授做了題為“循證中醫藥學理論與實踐”的學術報告。報告會後,專家回答了與會代表提出的問題,交流積極踴躍。

論壇培訓班

6月4日晚和5日上午,論壇舉辦了循證醫學與系統評價培訓班。天津中醫藥大學張俊華、鄭文科、張莉老師,腫瘤醫院唐勇、劉鳳華老師為來自全國各地的80多位學員做專題培訓。
據張俊華博士介紹,循證中醫藥學的基本概念是借鑑循證醫學的理念和方法,收集、評價、生產、轉化中醫藥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證據,揭示中醫藥作用特點和規律,並指導臨床指南、路徑和衛生決策制定的一門學科。循證中醫藥學的主要任務包括系統評價研究、證據轉化研究、方法學研究、臨床療效評價研究、安全性評價研究、資料庫建設和人才培養等多個方面。

主辦單位概況

據悉,天津中醫藥大學在中醫藥循證評價研究方面走在了全國前列,是最早成立循證醫學中心的中醫藥大學,並成為教育部循證醫學網上合作研究中心天津分中心、中國循證醫學中心天津分中心,天津中西醫結合學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早在2004年就組織全國88家醫院,開展了第一個中醫藥防治心肌梗死的多中心大樣本循證評價研究,建立了中醫藥循證評價系列關鍵技術,在行業內起到示範作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循證醫學中心經過十餘年的建設發展,搭建了高水平的研究平台,與中國循證醫學中心、義大利國立衛生研究院、牛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韓國韓醫研究院等機構建立了密切的學術聯繫。初步建立了一套適合中醫藥循證評價的方法和技術體系,包括以系統評價/Meta分析為主的二次研究、以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為主的原始研究、以真實世界評價為主的安全性評價研究、以符合中醫藥個體化評價的方法學研究均取得了突出成績,並為中成藥二次開發和大品種培育提供技術服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