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國強

竺國強

竺國強 男,1939年9月生,浙江省新昌縣人。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1966年初南京大學地質系研究生畢業後分配在成都地質學院工作,1992年6月作為人材引進調入浙江大學,長期從事構造變形與前寒武紀地質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結合國家或省部級科技攻關項目,在浙贛皖、川滇、新疆東天山等地區進行過系統的研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竺國強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浙江新昌
  • 出生日期:1939年9月
  • 畢業院校:南京大學
  • 性別:男
人物生平,主要經歷,

人物生平

竺國強 浙江省新昌縣人。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1966年初南京大學地質系研究生畢業後分配在成都地質學院工作,1992年6月作為人材引進調入浙江大學,長期從事構造變形與前寒武紀地質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結合國家或省部級科技攻關項目,在浙贛皖、川滇、新疆東天山等地區進行過系統的研究,其成果曾獲省部級科技成果三等獎3項,四等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特別在變質岩構造地層學方法、多期變形與構造疊加、大陸地殼增生模式等方面有自己獨特見解。1982年夏曾考察北極斯匹茨卑爾根群島為我國第一批考察北極地質科學的學者。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合作專著3本,譯著1本。

主要經歷

竺國強,五十年代初在新昌中學讀高中時,就立下宏志要當一名地質勘探隊員——“和平時期的游擊隊員”,1957年高中畢業報考大學時,12個志願竺國強有10個填的都是“地質”,結果考取了第一志願南京大學地質系。1962年大學畢業,他又以優異成績考上了構造地質專業的研究生,師從郭令智教授和姚文光教授。1966年初畢業分配到成都地質學院任教,1981年至1983年竺國強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作訪問學者進修學習。進修期間,他在美國國內還參加5次地質考察,到過美國50個州中的25個州,1985年開始擔任成都地質學院博物館館長。1991年晉升為教授,1992年作為人才引進調入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工作。現任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主任,中國博物館學會地質博物館專委會常務理事,全國旅學地學研究會副會長,浙江省地質學會副理事長,兼旅遊專委會主任。
1981年6月,當時在四川成都地質學院任教的竺國強,作為訪問學者去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進修,師從曾任美國地質學會構造地質委員會主席和美國南極考察委員會主席的克拉達克教授。作為國際著名的極地專家,克拉達克從1977年以來,每年帶研究生去北極考察。當時竺國強頓時萌生了隨導師同赴北極的念頭。“我希望參加北極考察。”1981年10月,竺國強嚮導師表示了願望,克拉達克是個風趣而認真的科學家,在等待再赴北極考察的日子裡,他常常打趣地對竺國強說:“現在你去北極的可能性是百分之五十”,過了一段時間,又說可能性增加到百分之五十一。為幫助竺國強實現赴北極考察的願望,克拉達克教授向挪威北極研究所所長引薦了竺國強。隨著可能性的增大,竺國強向中國駐美大使館進行了匯報,使館教育組負責人俞明星當即將此事向我國教育部、地礦部匯報,信息很快反饋回美國,兩部指示,如有可能抓住機會到北極考察,但千萬注意身體和安全。
1982年7月17日,竺國強懷著祖國期望,參加由克拉達克教授帶領的兩名美國研究生和一名來自台灣的留美女碩士研究生鄭一梅組成的威斯康星大學北極考察隊,登上了挪威的斯匹茨卑爾根群島的伯順岬地區(北緯78°)。
考察隊此行的目的,是根據板塊學說,考察斯匹茨卑爾根群島西海岸複雜的地質構造及其演經歷史。到島上不久,克拉達克教授因事離開了海島,剩下竺國強等四人繼續考察。
考察活動分兩組進行,竺國強和台灣姑娘分為一組,大家風趣地稱為“中國組”,兩個美國人為“美國組”。他們分別在兩塊相鄰地區考察,相約若有意外情況,就鳴槍呼救。
斯匹茨卑爾根群島是北冰洋中的一塊陸地,這裡,由於冰川的切割、覆蓋,使巍峨山脈顯得支離破碎,尖礪的山鋒時隱時現,島上風暴猛烈,氣候嚴寒,經常是大霧瀰漫,細雨綿綿,空氣非常潮濕,到處是一望無際的冰川,航海時可怕的浮冰,成了考察隊員最寶貴的食用水,潮濕的天氣,使隊員們的主食麵包發霉、冰凍。
考察隊的大本營搭設在瀕臨海邊的冰水堆積物上,考察隊員個人的小營帳,分散在大本營周圍。北極晝和北級夜是北極地區的一大自然特色,夏季,島上沒有夜晚,太陽24小時浮在地平面上,圍著北極圈旋轉,習慣於在黑夜睡眠的人們很難在“光天化日”下入睡,陽光普照時,常常使他們忘了睡眠時間。
考察工作的環境十分艱難。雖是夏天,太陽晝夜懸在天空,但氣溫仍在零攝氏度上下,霧重、風大、雨多,經常烏雲密布,陰雨綿綿。山區坡陡,遍山坡風化碎石伴著積雪,一碰即下滑;平地到處是冰河、沼澤、湖泊、泥濘、流水擋道,考察隊員沒有交通工具,生活用具、裝備、食品全靠自己搬運,徒步行走。隊員穿長統雨靴,履薄冰,越冰川,過沼澤,爬陡坡,險情時有發生,更不必說還有北極熊的威脅。
一天,為了詳察一個構造,竺國強歷盡竭力爬上一座五百多米高的山頭,汗珠濕透內衫,冷風陣陣,又涼透心窩。沿著岩層的走向,繼續追索、觀察附近的另一個構造。倘若下到山腳,再向上攀登,一則時間不允許,二則體力消耗太大,必須橫向爬行。但是,裹著積雪的風化碎石梗塞途中,無任何攀援物,一邊橫穿一邊下滑,腳下便是陡崖,萬一失足,後果不堪構想。為了贏得勘察時間,竺國強巧妙利用地形,冒險橫行,最後終於成功到達目的地。
9月2日凌晨,寒風凜冽,竺國強全副著裝,挎著地質包、照相機,頂風踏雪來到沿海岸邊。這裡積雪消融,岩石露頭良好,他乘興快速地觀察,描述著發現的褶皺構造現象。殊不知,一腳踩在鋪了一層薄凍的石塊上,滑倒在地,剛起身,左手腕便疼痛難忍,直打顫,連筆記本也握不穩。可是這是在北極的最後一次考察機會呀,他咬緊牙關,忍著劇痛,又繼續工作了兩個多小時……
北極可稱為森林生長線之外的地區。島上均屬於荒蕪地帶,岸邊見到的許多木料都是從遙遠的西伯利亞漂洋過海而來的,沿海地區的草特別矮花特別小,一般高度僅為數厘米。有一次,竺國強在陡崖下發現一片20厘米高的小草叢,就被大家興奮地稱之為“斯匹茨卑爾根森林”。有次外出,竺國強湊巧在海邊撿到了一條完整的海帶,竟有身體那么長,這是在北極考察中見到的最大植物,但它也是從遠方飄來的。
雖然如此,北極卻有很多動物,如海鷗、野鴨、大雁、鹿、熊等,北極狐機靈可愛,毛色柔細,善於與人相處,竺國強還結交了一位“狐狸朋友”。一天早晨,竺國強起床做早飯,發現昨晚吃剩的火腿燒米飯被偷吃了,正疑惑間,一隻小花狐狸悠悠跑出來,樣子十分可愛,稍稍躊躇了一下,便開始大模大樣與他“共進早餐”。竺國強回國後,在北極拍攝到的彩色幻燈片裡,留下了花狐狸就餐的動人情景。
8月底,下了新的冬天的第一場大雪,大雪封山預示著短暫的夏天過去,極晝將向極夜慢慢過渡。越來越冷的天氣和越積越厚的冰雪,再也不適合地質考察了,整整50天后,竺國強和隊員們將按計畫離開了海島。
那天早晨,竺國強起來一看,他的帳篷周圍圍了整整一圈狐狸的腳印,而其他隊員的帳篷周圍全無這種蹤跡,竺國強會心一笑,他的“狐狸朋友”來給他送行啦。
五十天的北極考察,達到了預期的目的。竺國強作為考察隊員、中國學者,由於運用構造地層學方法,收集了翔實的第一手資料,對全隊完成考察計畫作出了可喜的奉獻,對中國來說,填補了斯匹茨卑爾根群島考察的空白,對於伯順岬地區的認識,提出了一些新的學術見解。
比如關於地層層序的研究有了新的認識。前人文斯尼斯?1965?、哈蘭德?1975?、勃崗馬傑?1981?都認為伯順岬地區前寒武紀海克拉霍克岩系台萊群是一套正常層序的淺變質岩系,地理位置越低,地層層位越下,上為新,下為老。經過考察研究,竺國強則認為,這套岩層化石少,但變質淺,沉積構造特徵保存較明顯,如槽形斜層理、底沖刷等,表明部分地層是正常的層序,部分則是側轉的,其中存在著軸面大致平行於層理面的緊閉平臥褶雛,從而否定了前人所持的位置越下地層越老,位置越上越新的觀點,修正了過去的地層劃分。
1982年12月,克拉達克教授向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匯報該年北極考察成果時指出,伯順岬地區地層總體處於倒轉狀態,可能是加里東期一個大型平臥褶皺的倒轉翼。這個觀點正是竺國強提出的。
1983年4月在美國中北部地區地質年會上,一位四次考察斯匹茨卑爾根群島,已通過碩士、博士論文的研究生,代表大家匯報1982年北極考察成果。由於他持懷疑態度,開初未曾提及伯順岬地區存在的大型平臥褶皺,後來與會者提出疑問,他才不得不用這個構造現象加以解釋和答覆,而這個構造現象,也正是竺國強所提出和堅持的。
竺國強滿載北極考察的成果歸來,向祖國人民匯報,先後撰寫了《北極斯匹茨卑爾根群島伯順岬地區的地質特徵》等多篇論文,發表在學術刊物上,並作了30多次學術交流。近年來,竺國強還經常給大中學生作北極考察報告,極受大家的歡迎。
北極科考歸來的竺國強在講台上屹立了30多年。為培養地質科學大軍的年輕梯隊,他先後主講過《區域地質與地球物理專題》、《變質與變形構造研究》、《地球科學概論》、《構造地質學》、《高等構造地質學》等8門課程。特別是近20年來,他已培養了10多名碩士研究生,現在還帶了五名博士生和十名碩士生。八十年代以來,竺國強先後參加9個國家和省部級科技攻關項目,並獲得地礦部、新疆、浙江省等6項科研和教學成果獎。
作為浙江大學地球科學系的負責人,要給學生講課,指導研究生,要主持和參加重要的學術會議,接待訪問學者,做學術報告,要審閱和撰寫論文,每年還要帶領研究生和他的科研集體到野外考察。他每年的工作量都是超負荷的。他培養的學生中有的已成為地質戰線和教學的骨幹,有的晉升為研究員和教授,有的已擔任科研生產部門的總工程師,有的還成為重點科研項目的負責人,他的“桃李”遍布祖國大地。
“我與地質事業結緣40多年了,我天生對大自然有難解的情結,能與地質結緣,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竺國強說得非常誠摯。作為全國旅遊地學研究會副會長、浙江省地質學會旅遊專委會主任、年已花甲的竺教授躊躇滿志,又開始致力於將地質科學引入到旅遊業中,開發“科學旅遊”這一新項目。他認為,我國有許多千奇百態的特色風景點都是由地殼運動地質作用孕育而成的,但旅遊部門在開發宣傳時偏重於渲染其象形特徵,用神話故事為宣傳藍本,很少挖掘其科學內涵。他說,旅遊景點的介紹既要有象形的趣味性,也要有如何形成的科學性。他考察過美國許多景點,如“魔鬼塔”、“針眼岩”雖也有神話的色彩,但配有科學的說明,告訴遊客,這都是地質作用形成的地貌景觀,增長人們地學見識。他指導學生為臨安瑞晶洞編寫了形象生動的“科學旅遊”解說詞,“石花是怎樣形成的?”、“什麼為音叉效應”等,引起遊客濃厚興趣和對“科考旅遊”的無限遐思,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