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陽街道(竹陽鎮)

竹陽街道

竹陽鎮一般指本詞條

竹陽街道,位於四川省達州大竹縣境華鎣山之東、銅鑼山以西的“大竹山前”谷地中段。居北緯30°44",東經107°12"處,海拔318-405米。是大竹縣人民政府駐地,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交通樞紐。

2015年6月行政區劃調整,撤銷竹陽鎮建制。同年7月1日,掛牌成立大竹縣人民政府竹陽街道,駐地解放街50號。東連東柳街道,南與烏木鎮接壤,西臨城西鄉、蓮印鄉,北靠竹北鄉、白塔街道。下轄新華、大同、和平、南城、大眾、竹陽、雲台、檀木橋8個社區和雙碑、高峰寺2個村,幅員面積約20.55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5.95萬人。

2020年6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達州市調整萬源市、宣漢縣、大竹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民政〔2020〕8號):將中華鎮黃荊社區和白塔街道幸福社區部分居民組(一環路北段54—168號雙號)、新華路居民組、東電居民組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竹陽街道管轄,竹陽街道辦事處駐大同社區解放街50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竹陽街道
  • 別名:竹陽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四川省達州市大竹縣
  • 地理位置西南地區
  • 政府駐地:竹陽街道解放街50號
  • 電話區號:0818
  • 機場達州金埡機場
  • 火車站達州站 
  • 車牌代碼:川S
  • 方言:西南官話——達州話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形地貌,人口,交通,區劃調整,

建制沿革

元至元二十年(1283)大竹縣治設此,時名木門鎮。
清為城廂鎮,
民國為城區鎮,
1935年第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駐地,
1950年為城關鎮,大竹專署駐地,
1961年改公社,
1980年改城關鎮,
1981年更名竹陽鎮。
1996年轄1個蔬菜農場行政村和大眾街、民生街、大同街、解放街、勝利街、和平街、新農街、自由街、新華街、民主街、幸福街、新生街、東大街、蓮印路、青年路、紫金橋16個居委會。
2004年原城東鄉併入竹陽鎮。
2019年,撤銷蓮印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竹陽街道管轄,竹陽街道辦事處駐解放街50號。
2020年,將中華鎮黃荊社區和白塔街道幸福社區部分居民組(一環路北段54—168號雙號)、新華路居民組、東電居民組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竹陽街道管轄;將竹陽街道新華社區部分居民組(一環路北段1—73號單號)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白塔街道管轄。

行政區劃

竹陽街道轄18個居委會、1個村委會。竹陽街道辦事處駐解放街50號。
一、居民委員會
·大同社區·新華社區·大眾社區·和平社區·南城社區·竹陽社區·蓮印龍潭社區·天生社區·雙碑社區·高峰寺社區
·雲台社區·檀木橋社區·竹海社區·學府社區·荷花池社區·文昌閣社區·東湖社區·黃荊社區
二、村民委員會
·新家村
竹陽街道

地形地貌

竹陽街道區域地形多為平原淺丘,極少深丘,城區較為平坦,東南地勢略高。屬四川盆地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熱量豐富,雨量充沛,雨熱同季,日照適宜。年均降雨量為1178毫米,集中在5-6月和9月,呈雙峰型。平均日照1337小時,相對濕度年平均為84%,無霜期284天。

人口

總人口約15.95萬人。

交通

竹陽街道交通有318、210國道交會過境。

區劃調整

根據《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大竹縣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精神,大竹縣竹北鄉的雲台村、白塔村和雙馬村(不含4、5、6、7、8村民小組)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大竹縣竹陽鎮管轄。撤銷竹陽鎮和東柳鄉,設立竹陽、東柳、白塔3個街道辦事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