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貫村

竹貫村

竹貫村位於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西北,是新羅區萬安鎮下屬的一個行政村,北西與連城縣的賴源、莒溪兩鄉鎮接壤。由於區域的特殊性,竹貫村居民通用由連城、龍巖方言演變而來的萬安話。竹貫村地處國家A級自然保護區梅花山南麓,四周群山環抱,森林茂盛,保存著較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村內有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溫氏家廟),4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觀音庵、關公庵、浪門金鎖橋、節孝坊)。村莊人文典故豐富,文化底蘊深厚,是古時鄉鎮的要道和驛站,方圓1公里內,元代溫氏家廟、明代觀音宮、清初關帝廟、積靈宮、雙合橋、廊橋、節孝坊、清代澎湖總督溫兆鳳的故居以及蔡廷鍇將軍率部駐留的遺蹟10多處古蹟保存完好,是目前福建省古蹟群保存最完好的村莊之一。

2017年11月,竹貫村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村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竹貫村
  • 外文名:Bamboo village of penetration
  • 位置: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西北
  • 村民:136戶
  • 全村耕地:1795畝
  • 山林面積:3萬多畝
村史面貌,地理概況,位置,氣候,歷史文化,古文化遺存,古村落格局,古建築,涉台文物,古代造紙作坊,古樹名木,民居特點,非物質文化遺產,革命遺蹟,保護現狀,

村史面貌

竹貫村歷史上又是龍巖縣通往永安、閩中的交通要道,也是古代萬安社重要驛站。現萬安集鎮通往該村長25公里、寬8米的水泥公路已經竣工,極大地改變竹貫村交通不便的落後面貌。竹貫村是一個以農業為主,林業和農副產品加工為輔的山村。在萬安鎮黨委、鎮政府的支持下和村兩委的領導下,2007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486萬元,村民人均純收入5230,村財年收入也由2003年不足1萬元提高到2.8萬元,但與其他臨村相比,村財收入仍然偏低。

地理概況

位置

竹貫村距萬安集鎮25公里,現有村民136戶,688人,全村耕地1795畝,山林面積3萬多畝(其中毛竹林面積7226畝)。竹貫村為丘陵盆地,竹貫溪由北向南從盆地穿過,經梅村、梧宅,華坑注入霍溪(即萬安溪、九龍江上游)。竹貫盆地海拔800米,竹貫溪源於竹貫與連城賴源交界的、海拔1503.9米的蜈蚣山,河道蜿蜒,水流平緩,水質清沏,哺育著這千年山村,竹貫村原有陳、李、滕、賴、黃、郭、廖、溫、鄧9個不同姓氏,由於歷史的變遷,現只存溫、鄧兩姓,其中溫姓稍多於鄧姓。村民住宅、街道主要分布在河道兩側。

氣候

竹貫村屬北回歸線亞熱帶氣候區域,自然資源豐富,境內主要植被有馬尾松、雲杉、柯樹、油桐、榛樹、楠木、毛竹、紅豆杉、蘆枝等;主要動物有雲豹、彌猴,山獐(又稱麂)、野山羊、蒼鷹、野豬及蛇類等。華南虎曾稱霸竹貫山林,1958年後逐漸消失。竹貫村歷史上盛產松香、土紙、藥材、香菇、茶葉、筍乾和竹木製品等。
竹貫村

歷史文化

竹貫村歷史悠久,人文典故豐富,文化底蘊深厚,它雖然屬於邊遠落後的山區村莊,同時又屬於山水環境良好、村落格局獨特、文化特徵明顯的古民居村落,具體展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古文化遺存

1988年11月,在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在竹貫村東北800米的崩頭山發現古文化遺存3處,採集到方格紋、繩紋、網紋等陶片20餘件和有段石錛2件。陶片為夾砂灰硬陶,火候較高,可辨器型有盆、罐、釜等。經福建博物院專家鑑定,屬商周至秦漢時期閩越族印陶文化遺存。崩頭山遺址的發現,將竹貫村的歷史推前到二千年前。

古村落格局

明末清初,由於萬安土紙生產業的發展和外銷量的不斷增加,給當地的經濟帶來空前的繁榮。當時常駐萬安經營土紙和各種土特產生意的商人有數千人,使萬安集鎮人口達到1萬多人,萬安也因此由溪口鎮改稱為“萬安社”。萬安,有“萬民安康”之意,清末曾在此設立縣佐。梅村、梧宅、竹貫等是萬安土紙的主要產地,據調查,從清代乾隆中期至道光初期的100多年間,竹貫村每年外銷的各類土紙,如毛邊紙、玉扣紙和草紙等約6000多擔,最高時達8000擔,加上其它土特產如松香、茶葉、藥材、桐油、竹編等的出口,給竹貫村帶來豐厚的收入,也為著名的連城四堡雕版印刷提供了優質的紙張。每年土紙和土特產外銷時的繁忙季節,來自漳州、泉州、廈門等地的商賈和當地被僱請的挑夫雲集梅村、梧宅、竹貫等地,將土紙和其它土特產由陸路絡繹不絕地挑往萬安集鎮,再從水路用船沿霍溪-漳平九龍江運到漳州、石碼,然後從海路由石碼運往廈門、泉州等地。沿河道兩岸所建的數十座高二層、土木結構民居就是這段時間形成的,竹貫村當時為了接待來往的商賈,沿河兩岸開闢了長約1200米的長街,並在村公所附近設定了2座公館,供商賈歇息。公館附近還設有6條街坊小巷,各種商號的土紙和土特產紛紛掛牌行銷。長街和小巷還設有酒店、菜館,供來往商賈和挑夫消費。竹貫村目前保存的30多座古民居,其建築沿襲了明清以來的建築特點,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建築格局。

古建築

在竹貫村口,依山傍水,錯落有致地分布著5座古建築。其中:
1、保定橋
又稱浪門金鎖橋,石砌單孔廊橋,南北向橫跨村口竹貫溪之上,長30.16米,寬4.62米,兩邊橋欄各寬0.30米。該橋始建於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高約25米,單孔孔徑跨度25米。橋面原有廊亭,後毀,1997年竹貫村投資3萬元按原樣重修。橋拱券上方嵌有“浪門金鎖”陰刻碑文。當時,該村溫萬盛等以竹貫溪流象徵鄉間財富,為不使財富外流,特建“浪門金鎖”橋,以鎖住財富。橋頭殘存1717年“溫萬盛戶建橋記”碑一方。保存基本完整。
2、十二公王庵
又稱積靈宮,始建於宋末,元至順元年(1330)重修。單體樓閣式二層,重檐歇山式葫蘆攢尖頂,坐西朝東,建築全部用木料建成。占地面積57平方米,通高8.6米。一層供奉溫姓先祖及幕僚追隨唐太宗在征戰中有功的12位將軍神位,是竹貫村最古老的建築。保存基本完整。
3、觀音庵
位於村口竹貫溪中,建在三層用三合土夯築的台基上。塔式庵堂,坐南朝北,占地面積300平方米。外觀三層,內為二層,重檐歇山式葫蘆剎,通高10米,該庵全部用木料建成。一層四邊為柵欄式通廊,內天花頂為斗拱式隼卯盤旋而上,每層均有類似飛天的橫槓支撐重量,結構精巧。一層正廳內供觀音、善財童子塑像,三層外壁彩繪八仙緣。正廳面闊三間,進深6米。通廊寬2米,周長40米。該庵建於明萬曆年間,正廳懸掛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信士捐贈鐵鐘1口,重120斤,是考證觀音庵年代的重要依據。保存基本完好。
4、關公庵
位於觀音庵西側50米,始建於清嘉慶年間。樓閣式庵堂,坐南朝北,占地面積65平方米,建築全部用木料建成。外觀三層,重檐歇山式葫蘆攢尖頂,通高9米。二、三層外斗拱結構細密,工藝高超。庵內一層正廳供奉關羽和周倉塑像,梁架上懸掛清嘉慶十六年(1811)信士捐贈的鐵鐘1口,重16斤。保存基本完好。
5、旌表故儒士妻曾氏節孝坊
位於竹貫村口田邊,排坊式建築。坐北朝南,大理石質地,寬8米,高8米,三門。清嘉慶十六年(1811),清帝顒琰頒旨,為表彰竹貫村已故儒士溫大紹妻曾氏節孝有方而建。正門頂部刻有“聖旨”,中為“節孝”兩字。邊聯:“貞白矢鋒年九月孤兒勤鞠育 榮褒來艾歲千秋崇祀立馨香”,是新羅區現存最完整的古代節孝坊。保存基本完整。

涉台文物

1、溫氏家廟
位於竹貫村牛肚山麓,始建於明初,坐西朝東,兩廳兩廂房又兩側屋土木結構單層建築,占地面積1200平方米。中軸線自東向西依次為:灰坪、台階、大門、前廳、天井、後廳、後龍(即牛肚山),前廳與後廳以兩側廊相連。後廳面闊三間,進深6米,後廳兩邊為左右廂房,大門頂懸掛“溫氏家廟”匾,後廳懸樑掛有“太原堂”匾,匾下為祖堂神龕,供奉溫姓歷代先祖牌位。溫,姬姓,唐叔虞之後,郤至為溫大夫,號溫季,望出清河。竹貫溫姓先祖於南宋末年由連城遷此,太原堂為溫姓的一個分支。1840年前後,竹貫溫姓有一部分人在台灣、澎湖、金門等地經商,現有部分後裔分布在澎湖、台北、花蓮等地,舊址保存完好。
2、溫兆鳳故居
溫兆鳳,乳名文源,生卒年月不詳,竹貫村人。清嘉慶年間(1796~1820),以薦辟官至澎湖副將,欽賜花領授國將軍,授澎湖協鎮都督府信官,台澎副總督等職,晚年定居廈門。他曾為台灣的穩定、兩岸間的經貿往來作出重要的歷史貢獻。其後裔有部分子孫定居在澎湖、台灣等地。
溫兆鳳故居位於溫氏家廟東南側30米,建於清康熙的間,故居坐南朝北,為兩廳兩廂房,土木結構,二層建築,占地面積900平方米。故居大廳兩邊木質牆上,貼有溫兆鳳考取功名和歷次升職時的捷報,是考證其生平的重要依據。溫兆鳳為官期間所用 的12塊牌匾,陳列在祖堂兩側。故居保存完整。
3、旗桿
溫氏家廟灰坪左側,立有溫兆鳳任福建台灣水師澎湖副將時的旗桿,是考證其歷任官職的重要佐證,旗桿高約10米,可惜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破壞,現僅存1.5米,另外斷掉的一節置放於家廟對面的前屋溝邊,可以修復。
4、鄧氏南陽堂
位於竹貫村東北,始建於清同治年間。坐東朝西,兩廳兩廂房帶庭院土木結構平房式建築,通高6.5米,占地面積800平方米。中軸線自西向東依次為大門、台階、前院、台階、內大門、前廳、天井、後廳。前後兩廳以廊道相連。後廳兩邊設左右廂房。大門為青磚砌築,條石門框,後廳設祖堂牌位,上樑懸掛南陽堂木質題匾,是為竹貫鄧氏祖堂。鄧,南陽郡曼姓,商之侯國,春秋時,鄧侯滅於楚。竹貫村鄧氏先祖於宋代由中原遷至福建永安,並於明初遷竹貫村,是為南陽堂鄧氏的一個分支。清同治年間,竹貫鄧姓有一部到澎湖、台灣等地經商,現有部分後裔分布在澎湖、台北、高雄等地,已傳至第5代,目前保存完整。

古代造紙作坊

竹貫村現存古代造紙作坊共有13處,其中最完整的為村東的“福源廠”作坊和村西南溫萬盛作坊。
1、福源廠作坊
該廠創建於清嘉慶年間,現存面積約150平方米。作坊大門上方書“福源廠”。內有烘烤壁,鍋爐房、漂染處、篩漿處、木質壓紙槓和打漿磨等。漚紙坑設在北面小院。該作坊稍加整理和修繕即可恢復土紙生產。
2、溫萬盛作坊
溫萬盛作坊創建於清康熙年間,溫萬盛兄弟為竹貫村世代相傳的紙農。該作坊占地300平方米,分內外二部分:外部設4個大坑,是專門用來漚竹蔴的石灰坑,每個灰坑約12平方米,深2米,一次可漚紙漿約2000斤,可出紙20擔。紙坑根據紙的品種、質地,可分為粗坑和細坑二類。粗坑生產的紙漿只能做草紙(包裝紙),細坑生產的紙漿經過進一步篩選、加工後,可做毛邊紙和玉扣紙。作坊內部比較完整,內設烘烤壁、篩漿處、擠壓台和成品包裝台等。該作坊一直到上世紀50年代初才停止生產,現稍加完整,即可恢復生產。

古樹名木

1、紅心馬尾松
竹貫村村口有20多株馬尾松,其中有5棵紅心馬尾松樹齡300年以上,高大、挺拔,與村口古建築形成古樸幽雅的自然環境,令人留連忘返。
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松科,常綠喬木,高可達40米。葉二針一束,細柔。球果圓錐狀卵形,種子有翅,馬尾松遍布竹貫山林,從樹身上收割的松香,是歷史上竹貫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松木是古代竹貫村架橋、興修水利的原始用料,現代又是加工火車枕木和提煉各種有機藥材的重要材料。竹貫村山林現有5000多株樹齡在50年以上的馬尾松。
2、古柏
在觀音庵西50米,有2棵樹齡達500年以上的垂柏,與臨近的馬尾松形成完美的原始環境氛圍。令人心曠神怡。
垂柏(cupressus funebris),當地又稱柳杉,柏科,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枝細,下垂,葉鱗形,端銳尖。球果球形,種鱗盾形,木質,小而兩側有窄翅。垂柏在竹貫歷史上曾與杉木作為製造家具和修建房屋的主要用材。竹貫村垂柏現已不多見。
3、紅豆杉
在竹貫村3萬多畝原始山林中,現存有近百棵紅豆杉,是極為珍貴而藥用價值很高的珍稀樹種。
紅豆杉(taxus chinensis),紫杉科,常綠喬木。小枝到秋季變黃綠色或淡紅褐色,葉二列式,微彎,鐮形,長1.5~3厘米,邊緣微反曲,花腋生,雌雄異株。種子扁卵形,兩側各有一不明顯的棱脊。保護紅豆杉,並加快其繁殖,以便更好的利用,是當前林業部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

民居特點

竹貫村現存50多座古民居,其大致可分為二類:一為庭院式;一為樓廊式。
1、庭院式
庭院式建築在竹貫村共有20多座,其建築結構精巧玲籠、富有地方特色。庭院式建築大門外一般都有灰坪,中軸線上依次為大門、天井、台階、中門、前廳、天井、後廳。前後廳兩側沒有左右對稱的一護厝,前廳與後廳之間以廊道相連,後廳兩邊;為左右廂房。前廳台階兩側和後廳兩側各設左右側門兩道,可通往左右護厝。大門和前廳中門左右山牆和灰壁、側門裝飾華麗。庭院式建築基本上為一層,承重牆用生土夯築,空間隔以2寸厚的杉木板。後廳一般設祖堂,是氏族公共活動的重要所在。
2、樓廓式
樓廓式建築多為單體結構二層,二樓房門設有公用木質長廊。一層兩側各設有樓梯一部可上二樓。
無論是庭院式或樓廊式民居建築,都保持了與大自然的和諧、統一。建築所用生黃土取自臨近山坡,木材取自山林,三合土灰坪,主要材料石灰用地產石灰石燒成。即使房屋破敗倒塌,其建築材料均可回歸大自然。竹貫村古民居規則保護面積為4公頃。

非物質文化遺產

1、造紙工藝
竹貫村有著豐富的毛竹資源,為土紙生產提供了重要的原料基礎,竹貫村民在長期實踐中,承襲了獨特的土紙生產工藝。土紙生產工藝一般是農曆3~4月間砍伐竹蔴(竹筍長大後,開叉尚未變成竹子的嫩枝),用生石灰在坑裡將其漚爛,然後將纖維提出,經過打漿、篩選、過濾、裱背、烘焙等數道工藝,才生產出土紙。竹貫村生產的土紙中,有毛邊紙、玉扣紙、草紙、馬糞紙、有色紙等數個品種,這種造紙工藝是繼蔡倫發明紙張後,對中國造紙技術的又一重大改進。因此,這種土紙生產工藝可以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應當受到保護。
2、漢劇
漢劇又稱楚調、漢調,流行於鄂、豫、陝、湘等省的部分地區。原以秦腔經襄陽南下而演變出來的西皮為主要腔調,後來又吸引了安徽傳來的二黃,約有300年歷史。漢劇大約在180年前傳入萬安,成為萬安百姓最受歡迎的劇種。竹貫村在150年前的清代同治年間,就組建了民間漢劇藝班,演出傳統漢劇《打金枝》、《龍鳳對》、《打鐵》等劇目,受到各地商賈和當地百姓的熱烈歡迎。保存在博物館的竹貫漢劇劇目手抄劇本,正是當年竹貫民間漢劇藝班演出漢劇的真實反映。2005年,閩西漢劇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3、紙燈
竹貫村民間製作紙燈,有近200年歷史。紙燈用竹木紮成燈框,然後用各種地產色紙裱糊,圖案有吉祥物、花卉、動物等,文字則大多採用歷代著名格言、警示等。竹貫村現代藝人溫金海等傳承了竹貫紙燈的製作工藝,其製作的紙燈形狀各異,遠近聞名,很受民眾的歡迎。
4、背新娘
竹貫村歷史上有背新娘的風俗,竹貫村嫁、娶女孩時,男方會請其表兄或叔伯兄將新娘在天亮前背到夫家,途中不能觸地,只能在涼亭或自備的竹椅上休息。背新娘不僅是女方對男方體魄、耐力的一種考驗,也是男方對女方尊重的表現。這種習俗在竹貫已沿襲了200多年,對於當時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無疑是一個挑戰。

革命遺蹟

1929年6月,紅四軍第三次攻克龍巖城後,以龍巖、永定、上杭三縣為中心的閩西革命根據地初步形成。為了打破國民黨反動派三省軍隊對閩西革命根據地的“會剿”,毛澤東、朱德等紅四軍領導在龍巖確定了紅四軍七月分兵計畫:由毛澤東、陳毅領導紅四軍一、四縱隊留在閩西,發動民眾,建立蘇維埃政權,開展轟轟烈烈打土豪、分田地運動;由朱德率領紅四軍二、三縱隊出擊閩中,進而進逼南京,以打破國民黨軍的“會剿”。由於竹貫是龍巖通往閩中的重要通道也是最近的通道,7月中旬,朱德率領第二縱隊一部進駐竹貫村。在竹貫休整的二天中,村民們第一次見到這秋毫無犯的軍隊,第一次聽到紅軍關於打土豪、分田地和窮人當家作主人的宣傳,並在村民中引起極大的反響。村民們熱情地歡迎紅四軍,並派出數名嚮導為紅軍帶路。紅四軍在竹貫村得到糧食補給,並留下10多支步槍給竹貫村作為自衛的武器。期間,紅四軍還在竹貫大街小巷寫下了“反對國民党進攻蘇區”、“窮人兄弟參加紅四軍”、“打到南京去,消滅國民狗”等10多條標語。現存在竹貫村的標語,正是當年紅四軍在竹貫村活動的真實反映,竹貫村民更沒想到,20年後,新中國成立,世世代代靠農業和造紙為生的竹貫村民從此翻身作了主人。
2007年5月,區建設局聘請浙江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竹貫村村莊建設規劃》。同年12月29日,竹貫村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歷史文化名村。

保護現狀

2007年,竹貫村入選福建省第三批省級歷史文化名村
2013年,竹貫村入選住建部第二批915箇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014年,竹貫村入選國家住房城鄉建設部 國家文物局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