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梅

端梅

“端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出富陽雙溪山,紹人金小龍所掘,杭州邵芝岩、吳恩元植。赤蕙梅。葉性挺拔,葉片2/3以上處開始半垂,葉片寬闊,葉脈細而白亮。赤殼包衣有綠鋒尖,花梗綠底,有微紫紅雲,花柄淡紫。一梗著花8-13朵,小花柄短,花形十分端正,花序緊擠。外三瓣收根放角、緊邊,瓣端增厚,俗稱“有厚頭”。分窠蠶蛾兜捧心,端圓光潔,劉海舌圓大而下宕,呈台幃形,紅點呈塊狀,顏色鮮明。花形端正,花色翠綠。目前流傳少,有人以“崔梅”或“端蕙梅”冒充之。

據《蘭蕙小史》介紹:於民國二年(1913年),由杭州盧長壽選出,售於吳恩元養育,到1919年復花,開10朵,花容端正,江南蘭王親自為之命名“端梅”。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端梅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葉植物綱
  • :蘭科
  • 分布區域:浙江杭州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對比,

形態特徵

三瓣頭圓、邊緊色綠,肩平,分窠或分頭合背,蠶蛾兜捧心,舌大。花朵排列較密。被列入新八種之一,為蕙蘭中名種。
葉長40-50cm,寬1-1.4cm,葉質厚,葉幅寬闊,近似程梅,葉姿半垂,相當優美。
花葶細長挺拔,超出葉架。外三瓣短腳圓頭,瓣緣緊邊,兩側萼平伸呈一字肩。內輪花瓣為蠶蛾兜捧心,國整光潔,掩護著散發幽香的蕊柱。唇瓣為短而旦大的如意舌,舌面綴有艷麗的紅色斑塊。花色翠綠,花品端正,可列人“蕙花新八種”之首位,為赤轉綠梅瓣珍稀名貴品種。

分布範圍

產於中國浙江杭州。

主要價值

主要用於盆栽觀賞

對比

1,“端梅”的花苞圓大,紫紋細一些,鋒頭為紫紅色;“崔梅”的花苞尖長,紫紋略粗些,鋒頭也見紫色,乳白色更多些。
2,花苞開始小排鈴時,“端梅”的苞殼顯得偏綠,紫紋略淡一些,“崔梅”的苞殼顏色顯淡黃綠,紫紋重些。
3,“端梅”的轉色很好,花苞排鈴後,只在花莖與小簪根部微見紫暈(有的小簪也偏紫一些,這與栽培條件和方法有關),應該說“端梅”是赤轉綠中轉色較好的一個品種;“崔梅”的轉色差一些,往往顯出淺紫紅味來。
4,“端梅”與“崔梅”的排簪,“端梅”更緊密一些。
5“端梅”單莛的著花率較高,基本都在14朵以上;“崔梅”的著花率都在9朵以下,少有達到14朵的。
6,“端梅”的小籜圓厚,“崔梅”的小籜通常尖長。
7,“端梅”的外瓣里外轉色較好,主瓣的瓣中根部有時能見到細紫紅斑,兩萼全都轉為綠色;“崔梅”的外瓣瓣背中間可見紫紅筋紋,三瓣內的瓣根部分可見紫紅色細斑。
8,“端梅”的捧頭扁軟一些,呈扁平的三角狀相對(大壯之草放花時捧頭三角形相對很緊,弱一些的草放花時,捧頭圓三角形相對,略能見到柱頭),捧背相貼很緊,但不合背,中間露出一條細線般的縫隙,不見蕊柱,捧靠根部分離;“崔梅”的捧頭厚重,為圓頭凸起形,捧背縫隙較大,可見蕊柱體。
9,“端梅”的捧瓣黃化主要集中在捧頭的內側,黃化的面積小,黃化部分與綠色的捧背分界與對比度強烈;“崔梅”的捧頭黃化面積比較大,捧背多呈淺黃綠色,分界與對比度不明顯。
10,“端梅”如意舌初開僅見舌尖,開足後舌端兩側放寬,寬大平出而短,舌端不出捧頭,口舌緊湊(舌與蕊柱頭相距很近),舌上布滿紅苔;“崔梅”的龍吞舌,舌尖上翹,舌內呈小兜狀,舌中紅斑多呈三點狀,大壯之株的“崔梅”舌瓣也能放宕,口舌略大一些,舌斑也能增多,但不如“端梅”的舌寬短和中窠的緊湊。
11,“端梅”的側裂片的外部有一塊明顯的紅斑塊;“崔梅”的側裂片外部沒有明顯的紅斑塊。這個特徵非常明顯。文中留下這兩品單花彩照特寫進行了對比,一目了然。
12,“端梅”一莛中無論著花多少,每朵花均為一致,單花沒有形態與質的變化,我們通過最頂一朵可以看出,放足後花形花品非常穩定;“崔梅”大壯草的花形,在同一莛中可以看到明顯的變化,下面的舌瓣雖然能出現放宕,越往上面龍吞舌形上翹越明顯,尤其是最頂上一朵,完全是舌尖上翹的龍吞舌。從文中收錄的“端梅”與“崔梅”的盆花對比中完全可以看清楚。
13,從草形上看,“端梅”的葉質厚硬寬長,比“崔梅”格外粗獷。
14,“端梅”與“崔梅”的葉芽雖同為綠色,但“崔梅”的葉芽綠色略淺淡一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