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姓

竭姓

竭姓,讀音作“jié”(ㄐㄧㄝ)【註:尚無可靠起源依據,為區分其它姓氏,避免混淆。】為葛揭姓或謁姓所改,或字誤所致,其後代子孫自以為氏。【以上論斷需要竭家人或相關專家權威論證】

竭 <動>

(形聲。字從立,從曷,曷亦聲。“曷”意為“胸部”、“胸部起伏”。“立”指“站起來”。“立”與“曷”聯合起來表示“身負重物站立起來”。本義:舉重、負重。引申義:用力到達極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竭姓
  • 外文名:JIE
  • 讀音:jié
  • 注音:ㄐㄧㄝ
  • 時間:春秋時期
  • 釋義:(形聲。字從立,從曷,曷亦聲。
  • 引申義:用力到達極限。
  • 本義:舉重、負重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第三個淵源,第四個淵源,第五個淵源,第六個淵源,得姓始祖,遷徙分布,揭氏郡望堂號,郡望,堂號,竭姓宗祠通用聯,七言通用聯,二十七言通用聯,涵義,

基本介紹

竭【竭、葛,揭、謁】
竭姓

姓氏淵源

竭(jié)姓源出有:

第一個淵源

源於改姓,出唐朝末期兵部尚書葛氏,屬於帝王賜改姓為氏。
今福建省的龍巖市所轄的漳平市有一支竭氏家族。【後有分支至:漳州南靖縣,屬於同宗親】
據該支竭氏的家譜自述:此支竭家族的祖先本為葛氏,原籍濮州鄄城(今山東菏澤鄄城),在晚唐任
兵部尚書,龐勛之亂、黃巢起義時,葛氏惹惱國舅,遭到誣陷,結果被皇帝下令斬首,其族家姓也被貶
去“草”頭,罰站不休,即“去草之曷立著”,由此改稱竭氏,世代相傳至今。
有關該支竭氏的源流,還有待進一步考證。
本書按:
黃巢(公元820~884年)發動農民大起義時的李唐王朝,唐皇為僖宗李儇(公元873~888年在位),國
舅為殿中省殿中監兼邕州經略使段文楚(公元?~878年待考,後被沙陀部副兵馬使李克用擒殺),兵部
尚書為葛遇賢。葛遇賢因在桂林戍卒起義軍領袖龐勛發動的兵亂(公元868~869年)中處置不利,被唐僖
宗處死。
葛遇賢的兒子,即著名的唐末勇將葛從周,公元?~915年待考,字美通,他曾試圖法場救父,失
敗後先入黃巢起義軍為一名軍校,以作戰兇猛著稱,後歸順當時的宣武軍節度使朱溫(朱全忠,公元852
~912年,滅唐建後梁政權者,稱帝後改名朱晃),一生為朱溫征戰沙場,全勝無敗績,時河北地區有諺
語說葛從周:“山東一條葛,無事莫撩撥。”
到了後梁時期,葛從周得授右衛上將軍、檢校太師兼侍中、進封陳留郡王,兼領潞州節度使,逝世
後追贈太尉。葛從周因官任之故,舉家遷至今河南省的洛陽市偃師縣落居,其後代皆稱葛氏,未聞有改
稱竭氏者。
宋代姓氏學家鄧名世、鄧椿哀父子所撰《古今姓氏書辯證》稱:今江西省臨川縣有此姓氏,不知其所自
出。清朝張澍姓氏五書註:當即揭氏所改,或傳寫之誤,子孫自以為氏焉。(此結論尚需竭氏人自已考
目前我們所知的東北一支竭姓先祖從山東登州府遷錦州府綏中縣(今遼寧省綏中縣)葛家屯。
其中於清嘉慶拾七年(1812年)遷居遼寧省朝陽縣一支,現居住朝陽縣黑牛營子鄉田丈子村。
另外從綏中、朝陽老家遷居東北黑龍江、吉林、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等地,現主要分布在東北地
區。
另外據查,福建龍巖有竭姓人居住,河北省撫寧竭家溝有竭姓人居住。遼寧瀋陽、本溪、遼陽、錦
州。雲南,吉林延邊、松原、農安、長春。黑龍江巴彥、林甸
遼寧朝陽、綏中一支竭姓人情況
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
先祖竭成章(于山東遷至遼寧綏中)
長房竭達 二房竭舜(184年前遷至遼寧朝陽)
三房竭廷 四房竭玉(200多年前定居綏中葛家屯)
我們那輩份是這么排的:舜、升、萬、仲、廷、海、永相、繼、榮
浽中 輩份“ 萬、仲、廷”這三代都與朝陽竭姓能排上。
說明浽中和朝陽一支竭氏人同屬一族,至今僅傳十代。
【註:南北方竭姓是否同源,不排除少數民族漢化竭姓可能,需要竭家人或專家權威論證。】

第二個淵源

源於羋姓,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官制之司揭,屬於以官制稱謂為氏。司揭,為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一種官職,主要執掌和管理君王的旌旗依仗隊,自己則親舉華蓋(王傘)。司揭在楚國是君王的貼身小官,屬於內廷侍從類,不列官籍,但負責歷代君王的威儀以顯示國祚,職責重大。元至元~至正年間,元朝學者范槨在《贈揭景哲茂才別》中說:“司揭本楚官,子孫以官氏,揭陽漢建侯,揭氏突出於史,回源而異流……驅與燕山市,路遇子揭子,為我述其先,本自司揭氏,及乎盱徒洪,著與揭陽通。以茲究其源,瀕海而南東,南東煙濤惡,將身犯蛟鱷。遠拜故侯墳,遺蹤尚如早……”明確指出司揭為楚國官職稱謂,子孫以官名為氏。
“揭”,在這裡是擔、負、舉的意思;而“司”,是掌管、負責之意。在歷代司揭的後裔子孫中,多有以其先人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司揭氏,後省文簡化為揭氏、司氏等,或自改為竭氏,皆世代相傳至今,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三個淵源

源於官稱,出自春秋戰國時期上大夫謁者,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謁者,春秋戰國時期設定此官,為國君掌管禮賓、訊息傳達的職責。秦、漢時期沿襲,負責宮中賓客及拜謁皇帝者傳達通稟。到漢朝初期以後,郎中令係數的官員中就有謁者,在少府下屬官中有中書謁者令,後改稱中謁者令。郎中令的屬員謁者,負責賓贊受事,員額多達七十人。這七十人的首領就叫謁者僕射,俗稱大謁者。到東漢時期,稱作中宮謁者,隸屬大長秋管轄。到了晉朝、南北朝時期,朝廷設定了謁者台,屬員叫通事僕射,負責引見臣下,傳達使命。到後魏、北齊時期,稱作中謁者僕射。隋朝時期設通事謁者,唐朝時期原稱內謁者,後改為通事舍人,由宦官擔任。以後到宋朝時期廢黜,統稱使者。
謁者,其後裔子孫有以其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謁氏。而竭氏,為謁氏所改,或字誤所致,其後代子孫自以為氏,皆世代相傳至今。

第四個淵源

源於地名,出自古邑揭陽縣縣令史定,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嶺南地區的揭氏族人堅持認為,揭氏源於揭陽,是原來以官為姓的史氏,因官於揭陽,遂以揭陽為姓氏,後省改為單姓揭氏。這在中華姓氏史上是遺世獨美,潮汕之光。據史籍《萬姓統譜》中“揭”姓條:“<千家姓>說:古代家族在豫章郡……<漢書·功臣表>文中有安道侯揭陽定”。在史籍《揭陽文史·南康地名與北門關帝廟燈櫥》文中記載:“關帝廟燈櫥,有‘清樽調北海;桃熟獻南康之聯’。根據詞典,南康原為江西地名,古為南康郡,漢屬豫章郡(轄今江西及其南部一帶),揭陽晉時屬南康”。廣東大埔名賢溫廷敬在《潮州福佬民族考》中記載:“潮州自秦朝史祿將率戍揭陽嶺,後皆家焉。南粵為揭陽令降漢之史定,當即祿後,以官為姓者”。在文獻《揭陽縣誌·宦跡》中記載:“史定,秦時人,仕南越為揭陽令。元鼎六年漢兵下番禺,定決屬漢。武帝嘉之,封安道侯,邑六百戶。子當時襲侯爵,子孫遂家於揭陽。祀名宦。”在文獻《辭海·文學分冊》中註明揭斯為著名的元朝文學家(今江西豐城人),官至翰林侍講學士。著名的《豫章叢書》就是其詩文集,揭斯亦稱其祖先因官揭陽,遂以揭為姓。在文獻《辭源》中“揭”詞條註解:“姓,安道侯揭陽定之後,改為單氏,江西建昌府多此姓。”二千多年前的古揭陽縣首任縣令史定,是豫章郡郡令史煥之長子,秦末漢初時已任揭陽縣令。漢武帝劉徹在征服南越時,“史定聞漢兵至,遂降漢。”因史定智勇超群,而被留用,“封為安道侯,仍任揭陽令。”後因史定自嫌“史”和“屎”諧音,而特別奏請漢武帝為其賜姓改名,劉徹遂以其原任官職所處為姓氏,賜其為複姓揭陽氏。上述資料,說明揭氏源出於古揭陽縣,原為複姓揭陽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揭氏,世代相傳至今,代出名賢。
竭氏,為揭氏所改,或字誤所致,其後代子孫自以為氏,亦世代相傳至今。

第五個淵源

源於蒙古族,出自蒙古族濟喇敏鄂瑪特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八旗滿洲姓氏通譜》記載:蒙古族濟喇敏鄂瑪特氏,原居錫喇塔拉地區(古涼州,今甘肅武威)。元朝時期隨駐廣西地區,元末明初,所部為明軍大帥沐國公沐英擊潰,分散逃逸於嶺南各地,後有以部落名稱首二音諧音漢字“揭”為漢姓者,稱揭氏,後在明朝“改土歸流”過程中逐漸融入壯族,今為廣西壯族揭氏。

第六個淵源

源於滿族,出自女真族濟喇敏鄂瑪特部落,屬於以部落名稱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八旗滿洲姓氏通譜》記載,滿族濟喇敏鄂瑪特氏,襲用蒙古族姓氏,滿語為Gilaminemate Hala,世居錫喇塔拉(今甘肅武威)、上都河(今內蒙古正藍旗)一帶地區。清朝中葉以後,濟喇敏鄂瑪特氏族人中有取原姓氏諧音漢字為單姓揭氏、竭氏、濟氏、吉氏、敏氏、鄂氏、瑪氏者。

得姓始祖

史定(揭陽猛、揭猛)。二千多年前的古揭陽縣首任縣令史定,是豫章郡郡令史煥之長子,秦末漢初時已任揭陽縣令。漢武帝劉徹在征服南越時,“史定聞漢兵至,遂降漢。”因史定智勇超群,而被留用,“封為安道侯,仍任揭陽令。”後因史定自嫌“史”音不雅,而特別奏請漢武帝為其賜姓改名,劉徹遂以其原任官職所處為姓氏,賜其為複姓揭陽氏,賜名猛。史稱揭陽猛,後省改為揭猛。之後,揭氏、竭氏以此為奠,後代代相傳,且歷代名賢輩出,世有今人。

遷徙分布

竭氏有可能為揭氏所訛改,【尚需竭家人或專家權威論證】也是一個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實際上與揭氏族人同源,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兩千位,在台灣省則名列第一千二百九十四位,與揭氏族人一樣,以襄城、廣昌、揭陽為郡望。
當今遍布國內外達數十萬之眾的揭氏人氏,他們的始祖就是秦漢時期的古揭陽縣令。揭氏的始祖揭猛原名史定。西漢時期因屢立戰功受封,被皇帝賜姓改名,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對於史定的來歷,清朝年間《揭陽縣誌》有記載:"史定,秦時人,仕南越,為揭陽令。元鼎六年,漢兵下番禺,定決計屬漢,武帝嘉之,封安道候,邑六百戶,子當時襲侯爵,子孫遂家於揭陽,祀名宦。"史定為何以揭為姓呢?這裡面牽出了二千多年前漢武帝平南越賜姓揭陽令的一段史話。公元前135年,閩越王王郢發兵進攻南越,漢武帝派王恢、史定興師平亂,後收平南越,東越歸漢。史定平亂有功,於公元前111年被漢武帝封為安道候,並以史定任職的揭邑為姓,賜姓"揭",改名猛。這便是揭氏的由來。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揭氏後裔已達六十萬之眾,其中僅廣東省廉江市便有三萬左右人。2004年底,江西省豐城市的揭氏七十一世裔孫還專門攜家藏族譜專程赴揭陽尋根。古揭陽是秦漢時代嶺南地區六個古縣之一,但它究竟始於何時建制,古揭陽縣城又在何處,至今仍是謎。
揭猛後人現分布於廣東、福建、江西、湖南、廣西、湖北、河南、貴州、安徽、浙江、江蘇、內蒙古、台灣等地以及加拿大、新加坡、日本、歐美等國家。千百年來,滄海桑田,世事變遷,揭氏民眾從揭陽舊地播遷各地,但揭氏子孫從不忘其根。後世所有揭氏鄉親的族譜均稱其始祖為猛公,並載明揭陽就是揭氏發源地。

揭氏郡望堂號

郡望

揭陽縣:揭陽縣是廣東潮汕歷史文化的發祥地。從建制沿革上看,揭陽建制早於潮汕。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將任囂、趙佗平定南越,遂置南海、桂林、象三郡,南海郡領四縣:龍川、番禺、揭陽、博羅。今潮汕全境、梅州及福建龍溪、漳浦一帶隸屬揭陽縣。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發兵平南越,復置南海郡,轄揭陽、龍川、番禺、博羅、中宿、四會等六縣,史定任揭陽縣令。以後幾經復廢,至宋紹興十年(公元1140年),又復置揭陽縣。至1991年12月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揭陽撤縣建市(地級)。
襄城郡:南北朝時北魏於縣境置鐘離、襄城、陳陽、石馬諸縣,分別屬南襄州、西淮安郡和襄城郡,今城關鎮為當時的襄城縣治,以後歷為州治、縣治。治所在襄城(今河南襄城)。
廣昌縣:廣昌建縣於南宋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系由南豐縣析出南部的三個鄉而成,迄今已800餘年歷史。因道通閩廣,隸屬建昌,故得名廣昌,盛產通芯白蓮,雅號"蓮鄉"。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農曆2月,改建昌為肇昌府,農曆9月改為建昌府。至整個清朝,廣昌均隸屬建昌府。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廢府,廣昌隸屬江西省。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全省分豫章、潯陽、盧陵、贛南四道,廣昌屬豫章道。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廢道,縣由省轄。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2月,廣昌南豐兩縣合併為南廣縣。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4月復原建縣,同年8月,廣昌析出南部置赤水縣。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9月,廣昌與赤水兩縣合併為廣赤縣,10月,復名廣昌縣。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廣昌隸屬寧都專區,1952年寧都專區併入贛州專區,廣昌改屬撫州專區,1954年7月改屬贛南行政區。1983年8月,廣昌劃入撫州地區。

堂號

襄城堂:以望立堂。
廣昌堂:以望立堂。
揭陽堂:以望立堂。

竭姓宗祠通用聯

七言通用聯

豫章公儲材孔亟;邵武丞抗直有聲:上聯典指元朝時期富州人揭傒斯,字曼碩,早年就以文才出名,大德年間由程鉅夫、盧摯推薦入朝,曾三次人翰林,後官授經郎,教授貴族大臣子弟,深受文宗器重。元統初年官至侍講學士,參與修撰《經世大典》及遼、金、宋三朝史,死後追封為豫章郡公,諡文安。文章嚴整簡潔,詩尤其清麗,有《文安集》。晚年時,丞相曾問他治理國家什麼最關鍵,他回答說:"儲材(人才)最亟。"下聯典指元朝廣昌人揭佑民,後寓居旴江,自號旴里子,晚年又號希韋子。泰定年間官邵武經歷,以正直而有才能聞名。好遊覽,每遇到故都遺蹟,往往徘徊悲歌。著有《旴里子集》。

二十七言通用聯

侯封安道,系朔朝陽,賜氏歷千年,猶想見先代忠誠,手擎國圖歸漢室;地處上淇,派分建邑,族居傳八葉,更深幸後人奮起,重修祖堂報宗功:全聯典指西漢揭猛(史定),是中華揭氏始祖。始祖揭猛,本姓史,名定,史煥公之長子也。漢文帝已卯(公元前162)十一月十六日子時生。司馬遷《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清楚記載:元鼎六年三月乙酉日,史定因功封安道侯,世襲揭陽令。《揭氏族譜》記載:漢武帝發詔書封為安道候,賜姓揭,名猛。蘇軾第三子蘇過於北宋哲宗元符三年庚辰(公元1100年)所撰的《史揭合序》載:史定於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以護駕將軍隨王恢出豫章,未逾令而東越解兵;翌歲便是武帝元光元年,乃隨嚴助赴南越;至漢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史定以素教聚蓄儲者,摯地歸漢,收平兩粵,武帝旌其忠,發詔書封為安道候,世襲揭陽令,賜姓揭,賜名猛。從這個時期起,嶺南地區進入了國家版圖,漢文化直接進入,此區開始有了隸屬於中央政權的縣郡建置。至今已二千一百十八年。揭猛(史定)不僅是揭氏始祖,也是《史記》、《漢書》記載在漢武帝時期為國家統一立下了卓越功勳的一位先賢。
【註:時光易逝,中華一統,同脈相連。竭氏來源源遠流長,讓我們共同尋根問祖,找尋竭氏起源。竭:本義承擔大任,做事全力以赴之意,竭家人謹記遵紀守法,堂堂正正。子孫亦會昌盛平安,人傑輩出。】

涵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