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人

站人

顧名思義,“站人”也就是“生活在驛站上的人”的簡稱。(圖中婆婆手裡拿的這件單衣,在站人中已是不多見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站人
  • 全稱:生活在驛站上的人
  • 亦稱:驛丁、站丁
  • 出自:《清史稿·德宗本紀》
站人的起源,站人的習俗,站人的按制,站人的服裝,站人的飲食,站人的抽菸文化,站人過年,站人的婚嫁,站人的家庭分工,站人的房屋,站人的灶房,站人節,

站人的起源

站人,亦稱站丁。《清史稿·德宗本紀》記載:“乙卯,免奉天旗民站丁地課抵例賑
口糧。”也就說,站丁到了清光緒年間,已然成規模存在。
清史記載,清兵入關,吳三桂投降有功,被封為平西王,
帶領部將鎮守雲南。在雲南,吳三桂招兵買馬,又吸收了不少苗族人入伍。
叛亂被平息後,一部分人員被發配到了遼寧、吉林,一部分奉諭旨進京甄別後予以安置,一部分安插於山東、河南、湖廣、江西四省,當時吳三桂舊部連同家屬分別接受了處罰。1685年雅克薩戰役之後,清政府出於對駐防及軍事供給等方面的考慮,在黑龍江境內設立了從璦琿到吉林的驛站,驛站路線及選派駐驛人員幾經變更,最終確定設立25個驛站,駐驛人員從“吳藩”奉諭旨進京甄別投誠官兵中受抄沒牽連的閒散男丁里選派駐驛,這一群體是站人中的主流群體。而部分被發配到遼寧、吉林的吳三桂舊部的884戶里也有個別人在其前後被調撥至黑龍江充當站丁,這條驛路稱為“大站道”,雍正、乾隆兩朝又相繼建立了‘“呼蘭站道”。站丁久居站上,其氏族又是外地遷入,習俗、口音有別於當地居民,久而久之就通稱叫“站人”了。為解決驛站中男多女少的問題,清政府又統一登記後,按每人30兩銀標準給無妻男丁買妻。
站丁作為特殊的軍人,在科考和晉升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在婚配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使得站丁及其後人在很短的時間裡就靠世世代代的姻親形成了一個特殊族群。直到本世紀初,清朝末年實行站人還籍於民政策,站人才擺脫了束縛。
站人的先祖絕大多數都是來自同一個群體,他們從東北到幾千里以外的西南,把遼東、膠東文化帶到了雲南,和當地的苗族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一種新的文化。從雲南到黑龍江後,他們又在這種新文化里融入了黑龍江境內的滿、蒙、達斡爾等民族文化,形成了“站人文化”。“文革”時期,站人文化受到一些破壞;而今天,站人文化正逐步走向瓦解,但許多傳統仍然保留著。

站人的習俗

站人的按制

站人按制是從軍,是軍籍,因此他們把周圍的人稱為“民人”。

站人的服裝

站人無論男女老少,冬天穿蒙古人服裝,夏天穿雲貴服裝。出門時都穿戴整齊,哪怕是上了補丁的衣褲也要洗的乾乾淨淨。尤其是婦女,就是上田間勞動,也不能穿髒衣服,總要穿戴整潔,頭髮梳得光亮美觀。老年婦女一般穿黑色的衣褲,扎白色腿帶,黑鞋配白色布襪,黑白分明,挺起胸脯走路,帶有一股英氣。因此,她們有‘修頭不修腳’之說。
站人的服裝站人的服裝
站人的規矩
站人的規矩很大,事事都得講究。紅白喜事時坐席,輩份是絕對不能亂的。家裡來了客人,要請到上座——炕里靠桌角的位子。飯盆不能放在裡屋,客人吃一碗,守候在一旁的兒媳婦要負責添一碗。吃完了飯,要送上漱口水。

站人的飲食

站人的飲食頗有特點。在站人圈裡,醃製的酸菜是最流行的,而站人最著名的食物是“豬油小餑餑”、“飛火旗”和“汁油餅”。“豬油小餑餑”是用麥面切成方塊,用手捻成指甲大小的貓耳狀,煮熟後加糖和豬油。“飛火旗”大同小異,是麥面切成菱形方塊,煮熟後加糖和豬油的麵食。“汁油餅”是將豬肥肉切丁,加白糖作餡,麥面烙成的餡餅。當年北方奇寒,站丁為抵禦寒冷,才想出了這些高熱量而又製作方便的食物。

站人的抽菸文化

站人抽菸者甚多,各家的炕上成年每日都放著以紙漿糊制的煙笸籮,裡面裝著旱菸面、抽菸紙、火柴以及小菸袋。每當來人,一進屋便邊寒暄、邊讓煙,捧遞煙笸籮。來者也不拒,無事可做便是捲菸捲兒、擰菸袋、抽菸、賞煙、品煙,說煙話、嘮煙嗑兒。煙笸籮成為站人待客應酬、情感交流的常用紐帶。與此相適應,站人的棚頂下邊總好吊著一根用艾蒿搓成的繩子,為之“煙火繩”,這種煙火繩一旦被點燃後可24小時都不熄滅,一是點菸方便,也節約了火柴。二是艾蒿煙還有驅蟲作用。艾蒿被點燃後不但蚊蟲不敢入室,淡淡的青煙還給居室帶來了陣陣清香,使人感到溫馨。

站人過年

每年剛進入臘月,站人就開始忙活了,殺豬、宰羊,包凍餃子、蒸饅頭、蒸黃面饃饃(粘豆包)。十幾戶親朋好友輪流幫忙,今天到你家,明天到他家,每家光包凍餃子就得忙活上3天。餃子餡得事先準備好,切肉、剁餡,一次就得用上一袋子面,然後再四處借面板、擀麵杖,挨家挨戶通知自家明天包餃子。到幹活時,大伙兒齊動手,半天工夫,一大笸籮凍餃子就包好了。活幹完了,好客的“站人”會端上稷子米飯(當地特產,與小米相似,但不黏口)、鯽魚湯,4碟壓桌小菜是必備的,七碟八碗的擺上一桌子,即使家裡沒有錢寧願出去賒賬也要讓客人滿意。女主人再弄上點蘿蔔乾、凍白菜,讓客人們蘸著自家做的盤醬吃(“站人”吃的醬製法不同,要把黃豆乾鍋炒熟,再拿到加工場打磨),別提多香了。把飯菜端到桌上後,婦女便領著孩子到廚房單擺一桌,或是等家裡男人和老人們吃完了才可以吃,這是“站人”的習俗。
到了年三十這天,熱鬧程度更不用說,家家從一大早就開始準備,中午十一二點全家就擠上桌開始吃飯。飯後的節目可就多了,家裡有老人的,老人坐在炕上,一家不論大小,全都跪在地上給老人磕頭拜年,老人也會按自己條件,給孫子拿糖或“壓兜錢”。“站人”自古就有敬老的傳統,老人不管有幾個子女,到老了都會跟著小兒子一起生活,所有生活費都由小兒子負擔。給自家老人拜完年,還要帶著孩子各家串門拜年,可不論走多遠,半夜都要趕回來“接財神”,這頓飯菜一定要新做,餃子也要現包。
愛乾淨的“站人”一天要打掃好幾遍屋子,甚至燒完火,灶坑門都要用白土一天擦一遍,可到了年三十晚上,髒水不潑,垃圾不倒,“站人”說這是為了存財。
俗話說“姑爺進門,小雞掉魂”,初二姑娘、姑爺回門,小雞是桌上必有的菜。對“站人”來說,夫妻間的介紹人責任重大,從介紹雙方見面時開始,這一輩子都脫不了關係,以後夫妻生活中有個小打小鬧的,都不會找雙方父母,而是直接找介紹人評理。即使是自由戀愛的男女雙方,在回家見父母時也會找個熟人做介紹人,如果父母同意女兒和這個小伙的婚事,就會殺只雞宴請準姑爺。
“站人”過年,最有特點的要屬正月十六“抹花臉”了。全家上下,不論男女老少,都從鍋底抹上滿手黑,趁人不備時往別人臉上一塗,之後轉身就跑,被抹的人也不生氣,再往別人臉上抹黑。據說,這樣可以保護人沒災沒難,一年不得病。到了晚上,洗臉水也不可亂倒,潑得越遠越好,如此可以把病災全都送走。
到了立春之日,站人有“打春”的習俗。“打春”時,大人會往小孩額頭上點紅點,以此去病去災。有講究的“站人”家裡,連小狗的腦門上都印上紅點呢!
春節是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日,也是“站人”最喜慶的時刻,從入臘月開始直至過了二月二,才算真正過完年。
在這裡讓我們深深地祝福“站人”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站人的婚嫁

清、民國時期,站上人結婚儀式與普通漢人有所不同。結婚吉日,男方並不迎娶,由女方家送親,並隨同花轎贈送新郎餃子等食物。結婚當天,不酬答客人,新郎率新娘同拜祖墓。返回後,新娘必須在炕上“坐福”一天,第二天下炕,然後設宴款待賓朋。偽滿時期,站上人結婚儀式大體與普通漢族人趨於一致,只有贈餃子、拜祖墓兩項一直延續到解放初期。

站人的家庭分工

站人的家庭內部雖沒有明確分工,但是男站丁除輪番去遞送公文、押送罪犯、迎送官員和運送彈藥、軍糧、貨物外,沒有多少時間從事自己的田間勞動,因而開荒種地和家內日常的一切勞動主要由婦女來擔當。

站人的房屋

初立站時,因為沒有房子,有些驛站的站丁挖洞而居,俗稱“地窨子”,後來才逐步有了房子。有條件的站上人家內外屋間壁用木板拼裝,炕牆也飾以木板。
站人標準的小康之家一般有三間房,房是土牆,房蓋的四角和屋脊兩端用泥土製成翹首狀——這是區分“站人”和“民人”的最基本的標誌。在三間屋中,東屋為大,西屋為小,這兩間屋裡住人,中間屋是廚房,被稱為“外屋地”。東、西屋內有轉圈炕,炕沿的上方是放幔帳的桿子,點燈的時候幔帳要放下來,老人先上炕歇了,晚輩才能躺下。

站人的灶房

站人的灶房和“民人”的也不一樣。站人的灶門小,而且要刷成白色,做完一頓飯,要把燻黑了的灶門刷洗一次,所以站人家的爐門旁邊都有個裝白灰的桶。

站人節

“站人節”為每年的6月11日。根據史料記載:康熙二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戶部就設定驛站各項具體事宜向皇帝具題,得到康熙帝允準,於是正式開始了設定由吉林至茂興,然後沿嫩江北上經墨爾根再至璦琿的驛路。《黑龍江將軍衙門檔案》1681-01-函:康熙二十五年閏四月十一日,欽差輕車都尉瑪拉咨行黑龍江將軍稱:“黑龍江至吉林所設二十五站之驛丁,現正陸續抵達各驛”。
站人駐驛時間在康熙二十五年閏四月二十一日前後,即公曆1686年6月11日。因此,6月11日又為“站人駐驛日”,站人節設立於2017年,每年的6月11日,站人後裔都過“站人駐驛節”,簡稱“站人節”。
節日當天,凡站人後裔,皆祭祖、拜家廟、供族譜、家譜;見面,用站上禮互致問候,說站話;吃站人傳統食品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