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體形態設計

立體形態設計

《立體形態設計》是2003年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立體形態設計
  • 頁數:130頁
  • 出版社: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3年1月1日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媒體評論,目錄,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第1版 (2003年1月1日)
叢書名: 中國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系列教材
平裝: 130頁
開本: 16開
ISBN: 7532233715
條形碼: 9787532233717
尺寸: 25.6 x 18.6 x 0.4 cm
重量: 458 g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自然形態的分類、特徵和組合,立體構成形態的各種設計、產品形態、建築形態和其它立體形態的設計和套用等,包括POP設計和標識系統的立體設計以及展示設計中的立體形態套用。
作為服務於社會物質發展與文化需求的設計師應當具備兩方面的素質:設計思維能力和設計技能。設計思維能力是指創造能力、感性判斷力、形態把握能力和設計方法把握能力;設計技能是指;設計意圖的表現能力、實現能力和對形態基本要素組合方法的套用能力。在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各種設計製作軟體、設備使得設計的想法更容易得到很好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工手段、豐富了設計技能,並將在以後的生活中對設計表現和設計實施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都能較熟練地掌握設計的專業軟體,這便促使我們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今後的社會中設計師最應當具備的是怎樣綜合素質?毫無疑問,設計的思維能力和對造形的把握能力顯得日益重要,這是設計的靈魂所在,也是設計師立足於社會、創造出豐富多彩的設計之根本。
在培養設計師的設計教育領域,也面臨著同樣思考。由於設計手段的改變,設計教育的觀念亦在不斷轉變,由原來注重學生設計技能的訓練轉移到重視他們對事物內在關係的思辨和對文化、哲學等綜合素質的培養。

媒體評論

前言
作為服務於社會物質發展與文化需求的設計師應當具備兩方面的素質設計思維能力和設計技能。設計思維能力是指創造能力、感性判斷力、形態把握能力和設計方法把握能力,設計技能是指設計意圖的表現能力、實現能力和對形態基本要素組合方法的套用能力。在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各種設計製作軟體、設備使得設計的想法更容易得到很好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工手段、豐富了設計技能,並將在以後的生活中對設計表現和設計實施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目前,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都能較熟練地掌握設計的專業軟體,這便促使我們思考這樣個問題:在今後的社會中設計師最應當具備的是怎樣的綜合素質7毫無疑問,設計的思維能力和對造形的把握能力顯得日益重要,這是設計的靈魂所在,也是設計師立足於社會、創造出豐富多彩的設計之根本。
在培養設計師的設計教育領域,也面臨著同樣思考。由於設計手段的改變,設計教育的觀念亦在不斷轉變,由原來注重學生設計技能的訓練轉移到重視他們對事物內在關係的思辨和對文化、哲學等綜合素質的培養。
長期以來,“立體構成”課程作為設計專業學生的專業基礎課程與“平面構成、色彩構成”一樣,形成了相對完整的課程與教材體系。在“立體構成”教材方面,主要注重研究創造立體空間形態的法則和表現手段,讓學生通過理性和感性的結合去發現與創造“美的空間形態”。由於多種原因,過去的“立體構成”教材大多偏重於純粹的構成形態的研究與分析,較少地運用綜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形態解析與指導。但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學生對“美”的構成形態的認知程度普遍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也不清楚“構成”的最終目的,如果單純地對他們進行立體形態要素的構成訓練,恐難以全面地表述清楚“美”的概念和“構成”之目的,也難以加深對“美”和設計的理解,以至於造成“為構成而構成”的現象。
英國人羅蘭德(kurt ROWland)編寫的《我們所需要的形態》一書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他從構成、產品、建築、雕塑等諸多方面詳盡闡述了對形態的認識,具有較強的指導性。事實上我們在多年教學實踐中也正是採用這種較為綜合的方法。我們嘗試通過對立體形態的客觀特徵、設計和加工方法的講解,對自然形態和其他立體套用形態的形式規律以及諸多影響造形的歷史、文化因素加以介紹和分析,使學生能較為充分和巨觀地理解到真正意義上的“美的立體形態”和“構成”之目的,以幫助他們領悟形態、提高創造立體造形的能力,並為進八專業設計課程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立體形態設計》正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所作的嘗試,我們希望通過此書,使學生了解與把握形態的特徵與感性知覺的聯繫,從而為培養良好的設計思維能力,為有目的的造形打下基礎。這也是我們寫這本教材的真正動力。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自然形態
第一節 自然形態的分類
第二節 自然形態的特徵
第三節 自然形態的組合
第二章 立體構成形態設計
第一節 立體構成的發展歷史
第二節 立體形態的分類
第三節 基本形態元素與構成方式
第四節 空間物體的基本放置與感知的關係
第五節 材料與視覺感受
第六節 空間美的原則
第三章 產品形態
第一節 人類歷史進程與工具的演變對形態的影響
第二節 材料、加工工藝對形態的影響
第三節 形態與功能的關係
第四節 幾種特徵明確的設計風格、流派及其代表作
第四章 建築形態
第一節 不同歷史時期的建築形態
第二節 建築新材料新工藝的突破與建築造形
第五章 其他立體形態設計套用
第一節 POP設計中的立體形態
第二節 標識系統的立體設計
第三節 展示設計中的立體形態套用
附錄
參考書目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