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聽效應

竊聽效應

出自電影《竊聽風雲》系列,指的是從2009年《竊聽風雲》第一部上映開始,每當有《竊聽風雲》系列的電影上映,在電影上映的前後,社會上便會出現與電影劇情相關的“社會事件”的現象。從第一部《竊聽風雲》劇本出來之後,香港股市就由牛市轉為熊市,電影開拍時候,就爆發了全球金融危機,並持續至電影上映。《竊聽風雲2》上映前夕,全球股市一日暴跌,引發“股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竊聽效應
  • 類型:效應
  • 出處:《竊聽風雲》
  • 特點:上映前夕,全球股市一日暴跌
基本概念,概念由來,

基本概念

出自電影《竊聽風雲》系列,指的是從2009年《竊聽風雲》第一部上映開始,每當有《竊聽風雲》系列的電影上映,在電影上映的前後,社會上便會出現與電影劇情相關的“社會事件”的現象。從第一部《竊聽風雲》劇本出來之後,香港股市就由牛市轉為熊市,電影開拍時候,就爆發了全球金融危機,並持續至電影上映。《竊聽風雲2》上映前夕,全球股市一日暴跌,引發“股災”。《竊聽風雲3》講述的是房地產交易,電影上映前,曾在北京舉行過“IPO發布會”,北京樓市就首先出現“跳水”現象,接著,全國一線城市均出現了樓市降價風暴。因此,該現象就被網友們戲稱“竊聽效應”。

概念由來

最初是網友針對《竊聽風雲3》4月28日在北京舉行“IPO發布會”後,5月3日就爆出北京樓市“跳水”的訊息,有網友就把《竊聽風雲》第1、2部上映前後出現的“社會事件”也挖出來,形成“系列效應”的信息盤點,並在網上發起“竊聽效應”的話題討論,話題大熱,“竊聽效應”一詞便由此誕生。
“竊聽效應”演變過程:
《竊聽風雲1》,講述的是三名警察因抓捕罪犯無意竊聽到了股市的內幕,在利益的誘惑下走上犯罪道的故事。在電影劇本出現之前,香港股市正值牛市,漲勢大好,這也是導演莊文強編寫劇本的一個創意來源。但是,當劇本寫好後,香港股市就由牛市轉入了熊市,電影開拍之時,2008年就爆發了全球性的金融風暴,全球股市暴跌,美國股市跌回10年前水平,道瓊斯和標準普爾指數一年內跌幅分別在35%和40%左右,是1931年大蕭條時期以來最差表現;而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以41%創下有史以來最大的年度跌幅。香港股市2008全年下跌48.27%,位列亞洲股市跌幅榜第九位。
(2007年前半年香港股市)
關於該故事的創作背景,電影導演莊文強稱:“最早誕生出創作該部電影的想法是在2007年,那時和劉偉強剛剛結束合作,其實那時也是創作的一個低潮期,寫的劇本總是找不到投資。與創作環境相反的是,當時香港股市已經飆升到了32000點,那時仿佛不炒股的人都少,只要是進入股市就好像可以賺到大錢。但電影的生意卻是那樣艱難,想賺到一點錢都要挖空心思,有一次坐在一家咖啡廳里談劇本,無意中聽到鄰座的人大談股票生意,他們眉飛色舞,我們卻是沒精打采,這種強烈的反差,激發了我要創作出一個關於經濟犯罪的劇本”。果不其然,劇本寫出來之後,香港股市就出現了萎靡狀態。
《竊聽風雲2》揭露的是股票交易背後的黑幕。電影定檔於8月18日,而在上映的前十天,8月8日,並爆發了“全球股災”,在這一天,美股開盤即跌,一天當中美股三大指數跌幅超5%,國際權威評級機構歷史上首次下調美國政府的AAA信用評級,由AAA下降至AA+。全球股市同時暴跌。受美股影響,A股開盤低迷,滬指盤中一度跌至2497.92點。香港股市大挫近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