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岩石景觀:貝爾納·拉絮斯的景觀言說方式

穿越岩石景觀:貝爾納·拉絮斯的景觀言說方式

《穿越岩石景觀:貝爾納·拉絮斯的景觀言說方式》是2006年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米歇爾·柯南。

基本介紹

  • 書名:穿越岩石景觀:貝爾納·拉絮斯的景觀言說方式
  • 作者:(法)米歇爾·柯南
  • 譯者:趙紅梅、李悅盈
  • ISBN:7535744818
  • 頁數:132
  • 定價:24 元
  • 出版社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3-1
  • 開本:小16開
  • 條形碼:9787535744814
內容簡介,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是為數不多的、基於經驗觀察的關於藝術創造方面的評論研究之一,這種研究始於魯道夫·阿恩海姆1962年的著名評論——《繪畫的起源:畢卡索的格爾尼卡》。本書也是第一本把大量的標明現場工程進度的文獻、照片作為整個景觀項目設計過程的研究基礎的書。從純粹設計的觀點來看,這個項目極不尋常,著重強調了景觀中視覺節奏的創造。
本書首先突出的是建築設計與景觀設計之間的區別;其次,促使人們進一步探討各種文化背景下現代景觀設計與創造的特徵。Crazannes採石場的設計是獨特的,它的設計目的是提供一種藝術品,這種藝術品向不同人群訴說,並不存在一種專橫的等級趣味。這是一種情景景觀,城鄉人們對它有不同的興趣,汽車駕駛員也不可能與徒步旅行者分享觀賞的樂趣,那些對地方史、生態學、考古學或攝影感興趣的人面對它時。也會擁有不同的欣賞方法。那些關注現代世界中對自然的文化多樣性的設計者們,可能會對這種方法感興趣。最後,本書介紹了一種新的景觀美學。值得強調的是,這種景觀項目之於現代中國的相關性,高速公路建築與景觀美學的結合。無疑,設計的獨特性和與Crazannes採石場的對話顯示出一種有價值的範例。
本書並不打算提出一種設計模式,它提供的是一種思維方式。當你通過閱讀並反思它展示出來的創造的可能性時,你會更珍視本書。
本書面向不同類型的讀者:最重要的,是那些對環境問題感興趣並且願意換一種方式來思考其意義、困境的讀者。

目錄

1.1中文版序
1.2原文序
Ⅱ導言
2.1景觀不是風景畫
2.2景觀創造之路
Ⅲ伴隨著自由爵士韻律的景觀歷程
3.1突破喀桑採石場
3.1.1浸入歷史
3.1.2“喀桑石”休息站
3.1.3應景觀之約
3.1.4漫步於喀桑採石場
3.1.5體驗視覺和觸覺的分離
3.1.6人類勞作與自然生命的纏繞
3.2變公路為景觀
3.2.1感官實驗,對話之源
3.3.2一個關鍵抉擇:路堤斜坡的清理
3.2.3景觀草圖
3.2.4黑洞玄學
3.2.5岩層的剝離與賦形
1.“針尖山狂想”
2.“塔岩”
3.景觀詩學和考古學
4.“岩石場”
5.為岩石場北部尋找一個背景
3.2.6岩層景觀的美化
3.2.7意外的發現:第二期裸岩的發掘
1.南部風景的顯現
2.19號路碎石層下岩層的發現
3.間斷出現的“望孔”
4.“針谷”
5.“羅什福爾大門”的賦形
6.最後的發現
3.2.8關於構築人工岩層的最後方案
1.1995年晚秋的工程製圖
2.神秘的因素
3.選擇和反思的時期
Ⅳ貝爾納·拉絮斯的景觀創造法
4.1與世界的身體性接觸,以及製圖的作用
4.2景觀創造:theinflexus
4.3走向異質性文化:theHétérodite
注釋和索引

作者簡介

米歇爾·柯南美國哈佛大學敦巴頓橡樹園園林和景觀研究部主任(駐哈佛大學理事)。曾是巴黎住宅建築國家研究中心社會科學部的學科帶頭人、哈佛大學敦巴頓橡樹園景觀建築學研究高級委員會的會長、法國巴黎第十大學教授;曾獲法國科學研究中心(CNRS)頒發的銅製獎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