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石山縣癿藏清真大寺

積石山縣癿藏清真大寺

從積石山之大力加山南麓下來,順烏龍溝往東,進入積石山縣小關鄉境內,(小關,即是明朝洪武年間設定的癿藏關,遺址在小關村一公里的風溝口,是從烏龍溝通往老鴉關的主要通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積石山縣癿藏清真大寺
  • 坐標:東經102°57分,北緯35°36分
  • 總人口:11431人
  • 總戶數:2166戶
簡介,建造歷史,被毀,

簡介

再從小關鄉順溝沿癿藏河而下出溝口,就到了癿藏鎮癿藏鎮,東經102°57分,北緯35°36分,轄十個村委會。據1988年統計總戶數為2166戶,總人口為11431人,其中漢族2691人、回族7994人、保全族112人、東鄉族490人、撒拉族107人、土族34人。癿藏鎮位於積石山縣城南27公里,距臨
夏市25公里,臨夏至大河家公路從拉薩坡下山,從癿藏鎮東500米處經過。
癿藏原為吐蕃角廝囉之孫木征所築“踏白城”,東西長270米,南北寬150米,城牆高12米,厚10米,今稱癿藏舊城。木征曾以此城為基地與宋朝政府抗衡。宋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吐蕃首領鬼章與宋軍戰於踏白城;第二年,宋將王韶率兵從河州繞踏白城後,打敗了吐蕃兵,斬千餘級,木征被迫投降。後歷代均在這裡駐兵,遺址尚存。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居住這裡的吐蕃族首領王且祿受鄧愈招撫,安置於癿藏,封為土司,稱為“王土司”,管轄癿藏、紅崖、端言、迭古、回回、仰化六族。到清朝鹹豐八年(公元1858年)時,王土司還管轄著土民480餘戶,2100餘人,直到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土司制度被廢除為止,癿藏土民被編入民籍,王土司破產,業產被馬步芳收買,王土司及藏民融入漢民之中。
清朝同治末年,馬占鰲降清後,馬海晏一門從柴墩嶺搬遷到這裡居住。民國初年,由馬海晏之子馬麒、馬麟籌建集鎮,呈東西一字型小街,當時只有農戶二十餘家,鋪面僅二十餘間。積石山縣成立後,陸續修建鋪面三百多間,個體工商戶二百餘家。

建造歷史

由於這裡原來是吐蕃王土司的轄地,並沒有伊斯蘭教的清真寺。清同治年間後,遷居這裡的穆斯林不斷增多,便開始修建了清真寺,最初的癿藏清真寺規模比較小。民國年以後,馬麒、馬麟兄弟二人在青海發跡,想為家鄉的父老和穆斯林同胞辦些好事,乾一點善功,便籌劃重建癿藏清真大寺。
民國九年(1920年),由時任甘邊寧海鎮守使兼蒙番宣慰使的馬麒支持,由時任寧海軍幫統的馬麟主持出資,當地民眾集資、出工,對癿藏清真大寺進行重建和擴建。同時,馬麟也主持修建了居家集街道,也為自己修建了一進六院的大莊院、小關別墅、癿藏花園、居集公館等。
癿藏清真大寺修建開始後,馬麒從青海派出一個步兵營約二百人,大車二十輛,參加修建。修建用的大木料從青海境內的黃河流放到大河家,再從大河家拉運到癿藏。當時這裡沒有公路,每放一趟木料約需三百人,由士兵和民眾組成拉運隊拉運。從大河家到癿藏,要翻越八座山,七道溝。僅拉運木料就用了三個多月時間。小木料和木板是從甘南運來的,組織了八百多牲口,馱運了一個多月。修建的木匠、鐵匠、泥水匠、畫匠、雕刻匠等,都是從青海、甘肅等各地招來的回、漢、藏、蒙、撒拉、保全、東鄉等各民族的能工巧匠。
經過三年的艱辛施工,到民國十三年(公元1922年)大寺竣工。總投入勞動日約二十萬個,總造價約130萬銀元。大寺竣工後,甘南藏族各部落、青海、甘肅、蘭州等各地的大小官員、鄉紳都紛紛前來祝賀。
重建後的癿藏清真大寺,總計六個套院,兩座彩門,禮拜大殿十間,喚醒樓三層,樓房三間,平房130間。僅禮拜大殿的建築面積為1232平方米,能容納2600多人同時禮拜。其中大殿屋樑共68根,最大的直徑1.7米、長10米,最小的直徑為1米;柱子64根,直徑1米,最高的柱子7米,最低的5米;椽子1840根,直徑均為30厘米,最長的5米,最短的3米;檁子316根,直徑50厘米,長3米;地板和蓋板共266立方米;屋頂全部用綠色琉璃瓦,大殿屋脊大寶瓶一個,直徑1.5米,高3米;小寶瓶三個,直徑1米,高2.5米,四個寶瓶均系高麗銅鑲金。僅禮拜大殿造價為90萬銀元。其中八根最大的屋樑是青海西寧南川漢族土司贈送的;鑲金的四個大寶瓶是夏河拉卜楞寺院的活佛嘉木樣和河南親王饋贈的。整個禮拜大殿金碧輝煌,氣勢磅礴,宏偉壯觀,雕塑精緻,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它是民族團結的結晶,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癿藏這個窮鄉僻壤里的穆斯林建築文化的奇葩。
這座清真寺是當時河州地區是規模最大的清真寺,在甘肅也首屈一指,在西北五省也是數一數二的清真寺,在國內外也享有很高的聲譽,青海西寧東關清真大寺雖然也是由馬麒、馬麟主持修建的,後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與癿藏清真寺比較,大為遜色。該寺落成後,被定為臨夏伊赫瓦尼派的“海乙寺”之一。

被毀

1958年9月,癿藏清真大寺遭到了與其他清真寺同樣的命運而被關閉。1966年10月5日,在“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 中, “造反派”給癿藏清真大寺捏造了許多“罪名”,並寫在大白紙上,作為“布告”貼在禮拜大殿的牆上,然後在“布告”上劃了一個執行死刑的紅色符號,還向“布告”實彈開了兩槍,意味著對癿藏清真大寺宣判了死刑。隨後,將清真大寺的建築全部拆毀,寺內建築、雕塑文物、樹木花草,全部洗劫一空。清真大寺地址由癿藏公社、衛生院和鄉村各路占用。拆下來的大型木料收歸國有(具體由臨夏縣財政局經辦),一般木料用來修建了公社、學校、衛生院、農機站、郵電所等單位。極為珍貴的四個寶瓶被公社拿去當作廢銅爛鐵處理掉了。被拆下的價值十幾萬元的大批財產,被公社變價處理,作為氂牛場基金。小型木料、地板、磚瓦等分給了130多個生產隊。一個歷史悠久,馳名中外的清真大寺,就這樣被徹底毀掉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