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倡導差異化教育

積極倡導差異化教育使每個孩子各得其所的發展,社會各界應盡所能司所職,形成多元優勢組合,合力打造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事例分析
一、對A生的印象
A生是五年級轉來我校的一名特殊學生。入學前曾被某大報作為“神童”報導,上學前已認識3萬多漢字,還學了國小數學。後因種種原因,智力水平、行為表現堪憂,又被該報報導為“神童的夭折”。
班主任評價,該生運動能力差,成績中下等;上課從不舉手 發言,但不該說時隨便發言,影響課堂紀律和教學秩序;喜歡惡作劇;不誠實,在老師、家長間製造矛盾。
專家考察後認為,該生早期智力開發較好,有一定觀察和思辨能力。但數學思維和計算能力一般,語言、社交和運動能力較差,性格內向、封閉。
同學反映:該生不太守紀律,上課不聽講;語文還可以,數學和英語不行;不合群;有時會做常人意想不到的事。
家長評價:孩子4歲熟背五年級語文課本,一個月輕鬆學完一冊數學。在家裡特鬧,大人管不了。原來學校的教育環境不利於孩子成長,老師水平太低。
二、對A生情況的分析
為什麼神童在國小階段就“夭折”了呢?經研究發現:這是由於一些矛盾長期得不到解決,使發展陷入困境的結果。
當年該生作為超常兒童進入普通國小,所學知識遠遠超過同齡人,但他不得不和他們一樣,規矩地坐在同一教室,接受已學過的知識。這使他滿足不了求知慾和表現欲,逐漸對學習沒了興趣,導致不願聽課、不守紀律等一系列問題。
該生雖然學習智力高,但其他方面發展是未知數。尤其運動和交往能力與同齡人比,可能處於劣勢。同時,家長和原來學校未能良好溝通和配合,及時解決該生學習和交流中的問題。自我認識不足,加之現實環境的反差,打擊了該生學習積極性;傳統權威型教育阻礙了師生間有效交流,家長對學校教育的全盤否定,使該生學習和交流更趨消極,形成封閉性格。
三、關於超常兒童教育的幾點思考
孩子成長的環境是家庭、學校和社會三因素緊密關聯的。關於超常兒童的教育,需要社會、學校、家庭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形成多元優勢組合,才能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和才能培養。
(一)社會要設定足夠的特殊教育機構。我國超常兒童的教育,遠未得到科學認識和合理重視。相應的研究機構屈指可數,無法滿足社會需要。大量超常兒童沒有機會接受所需的超常教育。學校教育的終極目標是發揮所有學生的最大潛能,作為其中一部分的超常兒童,卻未能因其特殊性獲得應有關注。
為此,必須借鑑國內外經驗,從國家層面加大對超常兒童的培養力度,在教育體系中設立足夠的超常教育機構。在學校大力發展差異化教育,發掘各類學生的潛能,讓他們各得其所的發展。一刀切的傳統教學方法,使困難學生得不到切實幫助,優秀學生缺乏挑戰,導致兩者學習興趣和能力都受到影響。
(二)學校需要重視差異化教育。教育的目標旨在使全體學生都得到良好發展,教學應致力於尊重學生個性,發掘學生潛能。
每個學生是不同的個體,為超常兒童提供適合其發展的條件,當屬義不容辭。面臨大量超常兒童而相應教育機構嚴重不足的客觀現實,我國的普通學校、普通班級必須實施差異化教育。在普通課堂中進行差異化教育,是創新和挑戰,對培養學生的才能和全面素質意義重大。
在教學理念上,差異化教育要求樹立新的學生觀、教學觀、教師觀。在教學實踐上,差異化教育要求師生成為合作學習的共同體。教師必須不斷用教育心理學理論充實和完善自己,根據學生個性實施差異化教學。
(三)家長要樹立全面、科學、可持續的教育觀。從A生心理教育個案看,家長對兒童發展規律認識不足,教育思路不明確。在早期教育中,該生語文學習僅停留在識字量和簡單背誦上,沒有注重思維、表達和寫作能力訓練。數學學習僅停留在數學課本和奧數題上,沒有培養孩子用數學思維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事實上,超常兒童不是“神童”,其發展遵循所有兒童成長的規律,同樣需要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條件。人才培養是長期的過程,一旦放棄就使孩子發展趨於平庸。
四、教育策略
(一)學校對智力超常兒童從智力、性格和行為方面進行幫助。智力上鼓勵,性格上欣賞,行為上鞭策。以聊天等方式使其認識不足,並提出期望和要求。與家庭加強聯繫,定期組織家長會等活動,幫助家長了解科學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提高親職教育質量。
(二)學校對智力超常兒童家長的建議:努力建立學習型家庭。把民主的教育方式作為培養孩子能力和性格的關鍵。既給孩子充分的自由,更要有合理規範和適當的挑戰。積極與學校配合。及時發現孩子的問題,客觀公正地評判孩子,和學校形成教育共識。
五、轉化效果及跟蹤研究
通過專家、班主任和學校領導一年多的語言和思維訓練,A生各方面有了明顯進步。平時和大家有了交流,偶爾能主動給同學們講小故事。課堂上發現他不專注,老師只要稍加提醒,他就立即改正投入學習,畢業考試取得了良好成績。畢業典禮上,他動情地送上精心挑選的蠟燭,以感謝學校和老師兩年來的關愛。
通過近兩年摸索,我們認為:家長應客觀公正評價智力超常孩子,注意培養的科學性和可持續性。教師要考慮他們學習的深度和廣度,既看到他們在學習能力、表現欲望、競爭意識、創新意識等方面明顯強於常態學生,也要看到他們交往、耐挫和社會適應等能力明顯不及常態學生,從而給予適宜引導。不能只重視智力因素,而忽視非智力因素的開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