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家營村(北京市延慶縣大榆樹鎮下轄村)

程家營村(北京市延慶縣大榆樹鎮下轄村)

程家營村在延慶縣大榆樹鎮轄區內,地處延慶縣城南4公里,八達嶺快速路西側,北鄰簸箕營村,東接新寶莊村,南靠八達嶺鎮。耕地面積1314畝, 共180戶,450人。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為629萬元,人均勞動所得11990.5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程家營村
  • 面積:耕地面積1314畝
  • 人口:450人
概述,文明建設,自然環境,村內姓氏,歷史沿革,歷史人物,綜合情況,

概述

程家營村是延慶縣大榆樹鎮下轄的一個自然村、毗連下屯村、簸箕營村、軍營村,新寶莊村,位於延慶縣城南6公里處,全村共180戶,450人。程家營村名由來有兩種說法,一是以程姓的祖先先遷移到村而得名;二是傳說劉姓祖先先到程姓祖先後到,但程家勢力大而得名。
程家營村

文明建設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大力開展,程家營村加大環境整治力度,倡導文明生活,全村165戶被評為縣級“衛生文明戶”,占總戶數的90%以上,開闢了一條環境整潔、和諧文明的新農村之路。

自然環境

村處山前洪積平原上,岩石為花崗石,土壤為石灰性褐土,屬洪積物。植被以荊條、白草、酸棗等灌草從為主。

村內姓氏

據村里年齡最大的田自旺老人推算,程家營村大概有350年的歷史,有劉姓、程姓、三個張姓、馬姓、段姓和田姓。劉姓,大約明永樂年間從山西遷至昌平南口丈頭村(音譯)後遷至程家營村,據老人回憶劉家人曾回丈頭村上過墳。程姓,從山東東阿縣斑鳩村遷至程家營村。張姓一是從延慶城西張疙瘩營招婿至程家,張姓二是從高廟屯村招婿至劉家,張姓三是從王莊遷至程家營村。馬姓無後人。段姓,據傳從延慶西屯村遷至程家營村(段家人少但墳院墳頭多,具體無從考證)。田姓,田自旺老人的祖父從本村劉家過繼給懷來田莊田家後有遷回。

歷史沿革

程家營村因修建官廳水庫遷至現址,老村在如今的官廳水庫邊太平莊正北2.5公里,當年雖然靠近媯水河但封建迷信認為打漁吃魚缺德,所以村內無人打漁。當時的老村有龍王廟、觀音廟、老爺廟、貞武廟,村內還有三十畝土地歸廟宇供奉僧人,老人記事的時候已經沒有僧人,這些土地後歸集體用來招待打點村內的事情。大約1937年日本人轟炸康莊,好多村民逃至程家營村及周邊村莊。1956年,程家營村遷址現址,屬下屯鄉,後合併到大榆樹鎮

歷史人物

村民劉鳳岐,十八九歲在北京販豬,後回村。當時社會動盪,經常有土匪光顧程家營村,後結識容身土匪處的地下黨員蔡平,為蔡平送情報,在送情報中認識楊成武,成為交通員,與蔡平等人聯絡收編孫元紅等土匪500餘人。在解放戰爭中秘密為解放軍採購東西蒐集情報。解放後回到程家營村,他的事跡在村內流傳。其孫劉向雲,現任程家營村黨支部書記。

綜合情況

2008年村中有了一些資金,村兩委幹部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積極引導村民改變傳統種植模式,聘請專家講課,解放民眾思想,調整了農業產業結構,引進了綠蘆筍的種植技術,把以前的玉米地大部分用來種植綠蘆筍,共投入50萬元種植301畝,爭取在三年內讓農民們得到收益,使本村農業可持續發展。除此之外,2008年村平整土地30畝,墊土方8萬方,給農業發展提供更多的空間,在水利方面,新建水井房兩間,為澆水灌田發展農業提供了便利。
程家營村
2008年通過本村在外籌資和上級撥款兩種方式,投入140萬元修進村公路311米,田間路1300米,新修水井房一座,使村民出行和種田都更加的便利。為加強精神文明建設,豐富村民的文化娛樂生活,村內在建公園10畝,老年活動中心及影視廳200平方米也將投入使用。除公共服務設施外,村莊環境建設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新建垃圾房兩間80平方米,村內各街道兩旁種花3000平方米,種棗樹500餘株,既美化了環境,棗樹結出的果實,還可以供村民食用,可謂以人為本,一舉兩得。同時,為方便村民入廁,村黨支部統一給村民改廁160套,在開展“淨庭院,靚居室”活動的基礎上,使幾乎每戶的衛生情況都得到了改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