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通信技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書籍)

移動通信技術(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書籍)

《移動通信技術》是2015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余曉玫、高飛。

基本介紹

  • 書名:移動通信技術
  • 作者:余曉玫、高飛
  • ISBN:978-7-5606-3707-5
  • 定價:19.55元
  • 出版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7月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移動通信技術》本書介紹了移動通信的基本概念、 基本理論、 基本技術及幾代移動通信的典型系統與套用,具體內容包括移動通信概述,移動信道電波傳播理論,編碼及調製技術,組網技術,抗信道衰落技術,第二代至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移動通信發展展望等。
本書緊隨移動通信發展的時代步伐,注重通信基礎概念,精選細節,突出套用實踐,可作為套用型本科教材或參考書。

目錄

第1章 移動通信概述 1
1.1 移動通信的概念及特點 1
1.1.1 移動通信的概念 1
1.1.2 移動通信的特點 1
1.2 移動通信發展概況 2
1.3 移動通信的分類及工作方式 5
1.3.1 移動通信的分類 5
1.3.2 移動通信的工作方式 5
1.4 移動通信採用的基本技術 7
1.4.1 調製技術 7
1.4.2 移動信道中電波傳播特性的研究 7
1.4.3 多址方式 8
1.4.4 抗干擾措施 8
1.4.5 組網技術 8
1.5 移動通信的套用系統 10
習題1 12
第2章 移動信道電波傳播理論 13
2.1 無線電波傳播的基本特性 13
2.1.1 概況 13
2.1.2 電波傳播方式 14
2.1.3 直射波傳播 14
2.1.4 反射波傳播 15
2.1.5 大氣折射 16
2.1.6 障礙物的影響及繞射損耗 18
2.2 移動無線信道的多徑傳播衰落特性 20
2.2.1 移動信道的時變特性 20
2.2.2 移動環境的多徑傳播 21
2.2.3 都卜勒頻移 22
2.3 描述多徑信道的主要參數 22
2.3.1 時延擴展 22
2.3.2 相關頻寬 23
2.4 多徑信道電波傳播損耗模型 24
2.4.1 奧村模型 24
2.4.2 IMT2000模型 27
2.4.3 Hata模型 28
2.4.4 Hata模型的擴展 28
習題2 28
第3章 編碼及調製技術 30
3.1 信源編碼概述 30
3.1.1 語音編碼 31
3.1.2 語音編碼技術的套用及發展 32
3.1.3 脈衝編碼調製(PCM) 32
3.1.4 線性預測編碼(LPC) 33
3.1.5 IS95語音編碼(CELP) 34
3.2 信道編碼概述 34
3.2.1 分組碼 35
3.2.2 卷積碼 36
3.2.3 交織編碼 37
3.2.4 Turbo碼 38
3.3 調製技術概述 40
3.3.1 移動通信對數字調製的要求 40
3.3.2 移動通信實用的調製技術 41
3.4 線性調製技術 41
3.4.1 四相相移鍵控(QPSK) 41
3.4.2 交錯四相相移鍵控(OQPSK) 43
3.4.3 π4 QPSK 44
3.5 恆定包絡調製技術 47
3.5.1 最小頻移鍵控(MSK) 47
3.5.2 高斯濾波最小頻移鍵控(GMSK) 49
3.6 擴頻調製技術 51
3.6.1 擴頻調製技術概述 51
3.6.2 PN碼序列 52
3.6.3 直接序列擴頻(DSSS) 52
3.6.4 跳頻擴頻(FHSS) 53
習題3 54
第4章 組網技術 56
4.1 移動通信網的基本概念 56
4.2 移動通信環境下的干擾 57
4.2.1 鄰道干擾 57
4.2.2 同頻干擾 57
4.2.3 互調干擾 59
4.2.4 阻塞干擾 60
4.2.5 近端對遠端的干擾 60
4.3 區域覆蓋與信道配置 60
4.3.1 區域覆蓋 60
4.3.2 信道配置 67
4.4 多址接入技術 70
4.4.1 頻分多址(FDMA) 70
4.4.2 時分多址(TDMA) 72
4.4.3 碼分多址(CDMA) 75
4.4.4 空分多址(SDMA) 77
4.5 蜂窩移動通信系統的容量分析 78
4.5.1 FDMA和TDMA蜂窩系統容量 79
4.5.2 CDMA蜂窩系統容量 80
4.6 系統移動性管理 81
4.6.1 位置登記 82
4.6.2 越區切換 84
習題4 86
第5章 抗信道衰落技術 87
5.1 抗衰落技術概況 87
5.2 分集技術 87
5.2.1 分集的概念 87
5.2.2 分集的分類 88
5.2.3 分集的合併方式及性能 89
5.2.4 Rake接收機 92
5.3 均衡技術及套用 93
5.3.1 均衡原理 93
5.3.2 均衡分類 94
5.3.3 線性均衡技術 95
5.3.4 非線性均衡技術 96
5.3.5 自適應均衡技術 97
5.3.6 均衡技術的套用 98
5.4 智慧型天線技術 99
5.4.1 智慧型天線技術概況 99
5.4.2 智慧型天線原理 100
5.4.3 移動通信中的智慧型天線 102
習題5 103
第6章 第二代(2G)移動通信技術 104
6.1 GSM概述 104
6.1.1 GSM的特點 105
6.1.2 GSM的網路結構 105
6.2 GSM移動通信網路接口 109
6.2.1 GSM的主要接口 109
6.2.2 GSM與其他公用電信網的接口 111
6.3 無線接口 112
6.3.1 信道的定義 112
6.3.2 邏輯信道的分類 112
6.3.3 突發脈衝序列 113
6.3.4 邏輯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 115
6.4 GSM的主要業務 118
6.4.1 GSM的基本業務 118
6.4.2 GSM的補充業務 119
6.5 GSM無線網路規劃 120
6.6 窄帶CDMA移動通信系統 122
6.6.1 IS95 CDMA簡介 123
6.6.2 CDMA系統的無線傳輸方式 124
6.6.3 CDMA正向傳輸信道 124
6.6.4 CDMA反向傳輸信道 130
6.6.5 呼叫處理 132
習題6 134
第7章 第三代(3G)移動通信技術 135
7.1 概述 135
7.2 實現3G的關鍵技術 137
7.3 WCDMA移動通信系統 138
7.3.1 WCDMA技術概述 138
7.3.2 無線接口的分層 138
7.3.3 信道結構 140
7.3.4 信道編碼和復用 141
7.3.5 隨機接入與同步 142
7.3.6 功率控制 144
7.3.7 切換 146
7.4 CDMA2000移動通信系統 146
7.4.1 CDMA2000的演進 146
7.4.2 CDMA2000的信道結構 148
7.4.3 CDMA2000的基本工作過程 151
7.5 TDSCDMA移動通信系統 152
7.5.1 採用的多址方式 152
7.5.2 時隙幀結構 153
7.5.3 物理層程式 154
習題7 157
第8章 第四代(4G)移動通信技術 158
8.1 4G概況 158
8.1.1 4G的兩種制式 158
8.1.2 LTETDD與LTEFDD設計中的不同 159
8.1.3 4G的優勢 160
8.2 LTETDD和LTEFDD的關鍵過程差異 160
8.2.1 HARQ過程 160
8.2.2 半持續調度過程 163
8.2.3 隨機接入與尋呼過程 163
8.3 正交頻分復用(OFDM)技術 164
8.3.1 OFDM技術的原理 165
8.3.2 OFDM技術的優缺點 165
8.4 OFDM關鍵技術 166
8.4.1 保護間隔和循環前綴 166
8.4.2 同步技術 167
8.4.3 信道估計 169
8.4.4 降峰均比技術 170
8.5 MIMO與智慧型天線 171
8.5.1 MIMO的原理 171
8.5.2 MIMO的核心技術 171
8.5.3 智慧型天線 173
8.6 軟體無線電技術 174
8.7 4G的無線網路規劃 175
8.7.1 LTE無線網路規劃要點 176
8.7.2 LTE無線網路最佳化要點 177
習題8 179
第9章 移動通信發展展望 180
9.1 5G概況 180
9.2 5G關鍵技術 182
9.2.1 無線傳輸技術 183
9.2.2 無線網路技術 185
9.3 我國5G移動通信推進及研發進程 188
習題9 189
參考文獻 19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