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莊公

秦莊公

秦莊公(公元前856年―公元前778年),嬴姓,趙氏,《史記·卷十四·十二諸侯年表》記載名其(祺)秦仲長子,西周時期諸侯國秦國國君,公元前821年—公元前778年在位。周宣王六年(公元前822年),秦仲被西戎攻殺,其太子即位,是為秦莊公。

基本介紹

  • 本名:趙其
  • 別稱:秦莊公
  • 所處時代:西周
  • 民族族群華夏族(秦人)
  • 去世時間:公元前778年
  • 職業:秦國國君,西垂大夫
  • 在位:44年
人物生平,繼任君位,擊敗西戎,因病去世,歷史評價,史籍記載,家族成員,長輩,兄弟,子孫,相關爭議,

人物生平

繼任君位

秦仲二十三年(公元前822年),秦莊公的父親秦仲在討伐西戎的戰役中陣亡,秦莊公於是繼任國君之位,成為秦國第五任國君。

擊敗西戎

秦莊公元年(公元前821年),周宣王召見秦莊公兄弟五人,派給他們七千士兵,讓他們率領前往討伐西戎,秦莊公一戰擊敗西戎。周宣王於是封秦莊公為西陲大夫,並將原大駱之族所居住的犬丘(甘肅天水市西南禮縣一帶)之地賜給秦莊公。

因病去世

秦莊公居住在先祖故地西犬丘,生下三個兒子,長子名叫世父。世父說:“西戎殺死我祖父秦仲,我不殺死戎王,就不敢進城安居。”,於是率軍攻打西戎,將太子之位讓給弟弟秦襄公
秦莊公四十四年(公元前778年),秦莊公去世,秦襄公繼任國君之位。

歷史評價

左丘明:“及平王之末,而秦、晉、齊、楚代興,秦景、襄(秦莊公、秦襄公)於是乎取周土,晉文侯於是乎定天子,齊莊、僖(齊前莊公齊僖公)於是乎小伯,楚蚠冒(楚蚡冒)於是乎始啟濮。”

史籍記載

《史記·卷五·秦本紀第五》

家族成員

長輩

祖父:秦公伯
祖母:孟姬。
父親:秦仲

兄弟

秦莊公共有兄弟五人,少弟梁康伯公子康)又名嬴慶,其餘三弟,老二名嬴福;老三嬴祿;老四嬴壽。

子孫

  • 兒子
秦莊公生有三子,長子世父,次子秦襄公,三子名不詳。
  • 孫子
秦文公,秦襄公之子。

相關爭議

秦仲死後,周宣王決定與西戎決戰,他將秦仲的五個兒子召集起來,進行伐戎動員。而且此次不再只是精神上的激勵,而是以軍力援助為前提,派給兵力七千人,這在當時可不是個小數目。西周春秋時期,戰爭的主要形式是車戰。當時的戰車上載甲士三人,左主射,右主伐,中主御,而每一乘戰車,配備步卒十人。交戰時,車馳卒奔,互相應合。七千戰士,可配戰車七百乘,可謂軍力雄厚。周懿王時的名器《禹鼎》記述一次伐戎戰爭,兵力僅有“戎車百乘,斯馭百,徒千”。春秋時期戰爭規模已逐漸增大,但轟動一時的城濮之戰晉國也不過才出動戰車七百乘。周宣王派兵七千協助嬴秦伐戎,確係一次空前的投入。對於周宣王初年的周王室來說,這已是很高規格的軍事部署。
跟據李學勤考證,傳世器《不其簋》的銘文,講的就是秦莊公這次伐戎之役。李學勤指出,據《史記·十二諸侯年表》記載,秦莊公名其,先秦行文“不”字常用作無義助詞,僅表語氣,故“不其”即其,也就是秦莊公。秦莊公之稱“公”是後來的追稱。《不其簋》是秦莊公自作器,故直用己名。銘中顯示,這次伐戎行動的總統帥為“伯氏”,他上對周王負責,下可指揮不其。按先秦的親稱習慣說,對伯父和同輩長兄均可稱伯,李學勤認為此伯氏是秦莊公之兄。但《秦本紀》卻有明文,說秦仲的五個兒子中,其年長者是秦莊公。李學勤解釋說,秦莊公也許並不是最年長的,可能秦莊公還有個兄長,但被司馬遷所忽略。也有觀點認為銘中的“伯氏”非秦莊公兄長,而是秦莊公的伯父。秦仲之“仲”,是以排行人名,說明他還有個長兄(或庶長兄),依周王室用人的慣例,關係密切的屬國,國君之伯、叔父或兄長常有在王室供職者。此類事例多不勝舉。此伯氏是秦仲之兄、秦莊公之伯父而為王室重臣者。他就是受周宣王之命帶領七千人馬去秦地作戰的統帥。七千軍隊是前往助秦攻戎,而不是說把這七千軍隊送給秦國。當時的軍隊都是按國人的村社結構與井田配置編制,是決不可能把歸屬權交出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