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婦女曲裾

秦漢婦女曲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秦漢婦女曲裾
  • 服飾屬性:漢族民族服飾
服飾介紹,歷史記載,

服飾介紹

漢代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形象資料中有很多反映。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且三重衣並非確指三層,而指多層,“三”字自古就是虛指,“三”通“多”,三重衣就是多重衣,就是把衣服穿很多層,領口、袖口露出層層疊疊的效果 ,為了呈現層層疊疊的效果,往往至少要穿三層才能有層次感,但穿多少層都是可以的。裡層可以是中衣中裙、交領襦裙、中單、直裾、曲裾等等,沒有嚴格的規定,只是衣服疊穿要在領口和袖口顯出層層疊疊的層次即可。
漢代有三重衣,但是沒有這個詞,且除三重之外還有多重的穿法,“錦衣九重”,漢代《太平經》也記載多重衣的穿法,三重衣這個詞沒有,但這種穿法確實是存在的,漢代還有六重等多重穿法。《韓非子》中就有商代紂王時穿“錦衣九重”的記述;未必商代衣服就真有九重之多,但商代同周代的貴族層疊多層穿衣是肯定的。楚、漢的重緣袍衣,也有多條鑲邊;男女也多穿二重、三重或多重衣服,每件衣領、袖也有不同顏色,也呈現重疊色階,抑或即古詩詞里寫的“霓袖”之類,有暈色效果,真如仙子華衣翩翩。漢代早期道書《太平經》卷一百二十就寫仙神之衣道:“衣者,隨五行色也。今使母含子,居其內,以色相次也。大重之衣五也,中重之衣四也,小重之衣三也,微重之衣象陰陽,二也。大集之衣亂彩六重也。其中五重衣象徵......”可見三重衣的正式名稱是小重之衣.五重衣即大重之衣,還有中重之衣,微重之衣,大集之衣。
曲裾後片衣襟接長,加長後的衣襟形成三角,經過背後再繞至前襟,然後腰部縛以大帶,可遮住三角衽片的末梢。這一狀況可能就是“續衽鉤邊”。“衽”是衣襟。“續衽”就是將衣襟接長。“鉤邊”應該是形容繞襟的樣式。
曲裾出現,與漢族衣冠最初沒有連襠的罩褲有關,下擺有了這樣幾重保護就符合理併合禮得多,因此,曲裾深衣在未發明袴的先秦至漢代較為流行。開始男女均可穿著。男子曲裾的下擺比較寬大,以便於行走;而女子的則稍顯緊窄,女子曲裾下擺都呈喇叭狀。
續衽並不是一定很長,有的只繞一圈,有的則層層纏,也就是說,曲裾深衣只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具體的造型千變萬化,不可勝數。變化的奧秘在續衽的那塊布料的形狀、大小和長短。有的衣襟展開後是一個倒三角形,有的衣襟展開後是一個半圓扇形,有的展開後是一個不規則的梯形。有的長度拖到地上,有的則剛好遮住大腿。總之一個模式下可以設計出各種各樣感覺的款式來.
製作這種多層次的款式,很難作到一絲一毫的精確。右襟不是直線垂下來,而是斜線,穿的時候向後裹掩,這樣左襟覆蓋在上面就恰好掩飾了餘角。但是更多的曲裾要把左襟提得很高,如果是剪就沒有對稱感,後來不光是右襟了,連左襟也一塊剪,參差地交疊在一起,就成了“交輸割正幅”而且漢代流行三重衣。曲裾的下擺有“電線桿”一樣的直筒型,也有先收緊後變寬的魚尾型。很多人以為曲裾深衣是拖地的,但是兵馬俑大多數兵卒所著的是短曲裾深衣,仔細看甲衣下,膝蓋處露出的尖角即可證明。一般認為至少到膝蓋。

歷史記載

《漢書·江充傳》:“充衣紗谷單衣,曲裾,後垂交輸。”出土的人物俑通常是在前面、兩側或者背後下擺處露出一隻三角形“上廣下狹如刀圭”(楊家灣漢墓彩繪陶俑步卒)。這種“尖角”、“燕尾”是後來魏晉時期的纎髾的鼻祖。為什麼會有這種奇怪的非常有特色的造型呢?很有可能是對右內襟露出來的布料所作的美化處理。因為漢服是平面裁剪,而人體是立體的,從平面到立體的轉化過程中,比如左襟拉緊拉松一點,人體走動的動作影響,必然有一點錯位誤差,造成了右內襟與外面繞過來的左襟長度、寬度不一致,如果不處理的話,就會影響整體的美觀。
但是更多的曲裾要把左襟提得很高,那么把多出來的一截怎么處理呢?如果是剪掉的話,沒有對稱感了,更不好看,只有把多出部分剪成尖角,好像蟬翼又好象燕尾,平添了許多魅力。後來人們發現這種處理可以化腐朽為神奇,因此不光是右襟了,連左襟也一塊剪,參差地交疊在一起,就成了“交輸割正幅”獨有的特色(西漢陶女俑)。而且漢代流行三重衣,裡面也是曲裾深衣,三四層的燕尾從後面露出來,別有一番韻味。本來是為了掩醜的舉動,變成了主動展示的習俗,以致到了後世,將三角形飄帶附加在衣襟上,純粹就是一種裝飾了。唐代根本沒有曲裾了,都還有人把三角形狀的飄帶加在蔽膝上以增添情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