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中華通惠總局

秘魯中華通惠總局

秘魯中華通惠總局(SOCIEDAD CENTRAL DE BENEFICENCIA CHINA ,TON HUY CHONG KOC)是秘魯華僑的全國性總機構。1884年開始籌建,1886年正式成立。創始人為清廷駐秘魯公使鄭藻如。取名通惠總局,意在“通商惠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秘魯中華通惠總局
  • 成立時間:1886年
  • 創始人:鄭藻如
秘魯中華通惠總局宗旨是:總理秘魯華僑的慈善公益事業,加強華僑相互扶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維護華僑權益。敬告光緒十年(1884年),清朝政府派出光祿卿鄭藻如(香山人)出使美國、西班牙、秘魯三國。鄭藻如於當年6月抵達秘魯,大力維護被歧視、侵犯的華僑權益。他發現散居在秘的華僑近六七萬人而無一統一組織,亦無具有規模的慈善機構,遂建議組織中華通惠總局。“通惠”之意是通商惠工。華僑反映熱烈積極參加並踴躍資助,至1886年春天籌得款項3萬餘梳(秘幣名稱),購下愛育街811號為會址。同年由鄭藻如通過外交途徑獲得秘魯政府批難成立。
該局曾於清末年間(約1909年)籌捐大宗款項,遣送貧老華僑回國,在廣州市設立秘魯華僑安集所,收容歸國老華僑,併購置產業,以增收益。1889年對會所進行第一次重建;1957年總局舉行全體華人代表大會,同意第二次重建總局。並成立以常務理事葉靜宇為首的15人籌建委員會;1959年10月10日舉行4層會所大廈開幕典禮,由秘魯總統巴拉那親自主持剪彩。
1921年發起組織籌賀秘魯百年慶典委員會,僑胞們踴躍捐輸,在利馬大公園建大噴水池一座及大理石紀念像和鋼質紀念像兩座,作為賀禮。1935年1月,為慶祝利馬建埠400周年,以秘魯華僑名義在利馬共和公園樹立有關秘魯歷史銅像3座。這些舉措提高了華人在當地人民心目中的地位,加強了僑社和秘魯社會之間的聯繫。
1925年總局籌集僑資創辦中華學校,初租南海會館為校址,翌年遷移至通惠總局前樓,校務逐年改善。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爆發後,該局組織對日宣傳籌餉會,並在秘魯各埠設立分會,領導僑胞輸財(共捐款100多萬美元)支持祖國抗戰。
該局初期組織為董事制,1947年起改為理監事制。總局致力維護僑益,近幾十年來,堅持開設免費診所,為貧老華僑和華人服務;每年慰問老人院的老華僑;為新移居的華僑舉辦西班牙語補習班;舉辦醫學講座等公益事業。該會對秘魯經濟的發展貢獻良多,1982年秘魯北部大水災,總局在短時間內籌得災款2800萬索爾,受到秘魯政府與輿論界的好評。從1982年起,配合政府建立傷殘兒童醫療和康復中心,連續4年進行4次全國性電視籌款將所得義款以全體秘魯華人的名義交給籌款委員會。1986年9月舉行成立100周年紀念慶典,編輯出版《秘魯中華通惠總局成立100周年紀念特刊》。中國駐秘魯大使楊邁出席慶祝活動,中國僑界武術氣功代表團前往慶賀和表演。至1986年,總局在利馬共有番禺、古岡州、中山、同升、鶴山、南三順、龍岡親義公所、觀花埠秉正會等10個主要屬會;在秘魯北部、南部和中部則有華拉、華造、華冷架、加益地、氈乍、灣奴古、橫佳玉中華會館等20個屬會。
現任會長:蕭孝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