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頓效應

科頓效應

科頓Cotton)效應 是當直線偏振光透過旋光性物質時產生偏轉的現象。

光學活性(見旋光異構)介質在其吸收峰附近表現出來的特徵的旋光色散(ORD) (見旋光譜)和(或)圓二色性(CD)現象。每個躍遷都對應一個科頓效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科頓效應
  • 外文名:Cotton
  • 光學活性:見旋光異構
  • 公式:φl=2πd/λl=2πdn1/λ
科學原理,科頓,人物生平,成就及榮譽,

科學原理

旋光性物質又稱為光學活性物質。當由左、右旋圓偏振光合成的直線偏振光進入旋光性物質(如芳香族化合物)時,由於旋光性物質能使左旋與右旋圓偏振光的傳輸速度改變,形成不同折射率,故此左、右旋偏振光透過厚度為d的旋光性物質後形成偏轉角α,它可表達為:
(φl-φr)=
φl=2πd/λl=2πdnl
φr=2πd/λr=2πdnr
式中:φl、φr—左、右旋偏振光透過旋光性物質時的旋轉角度;
nl、nr—左、右旋偏振光在旋光性物質中的折射率;
λ—入射光的波長。
又稱卡滕效應。光學活性物質在其吸收最大值附近表現出特徵的旋光色散和圓二色性現象。科頓效應分正、負兩種,可由圓二色性譜帶的符號或根據旋光色散曲線的峰位來確定:當圓二色性譜帶的符號為正值或者正的旋光色散峰在較長波長方向時,稱為正的科頓的效應;當圓二色性譜帶的符號為負值或者正的旋光色散峰在較短波長方向時,稱為負的科頓效應。理論上可以證明:當生色團的躍遷電偶極矩與磁偶極矩方向相同(即躍遷時電荷沿右手螺旋途徑運動)時,出現正的科頓效應,反之則出現負的科頓效應。

科頓

人物生平

科頓(Frank A. Cotton) 無機化學家。美國國籍。生於美國費城。美國德克薩斯州農業與機械大學化學系教授、分子結構和化學鍵實驗室主任。1951年畢業於美國費城Temple大學,1955年獲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學位。1961年至1971年擔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他是美國科學院院士、美國科學與藝術科學院院士,也是多個國家科學院的外籍院士。

成就及榮譽

科頓教授是金屬原子簇化合物體系的發現者、過渡金屬原子簇化學的奠基人,也是酶結構化學研究的先驅。他發現了Re2Cl82-離子中的Re原子之間存在的金屬-金屬鍵,並綜合大量實驗結果建立了其成鍵理論,證明了金屬-金屬鍵比金屬-配體鍵在決定過渡金屬簇化合物的物理化學性質上更為重要,由此揭示了一大類新的化合物——金屬原子簇化合物,形成了一個全新的過渡金屬化學領域。他還解出了套用廣泛的蛋白質-葡萄球菌核酸酶的結構,該結構為利用定位誘變法開展酶催化機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礎。此外,他在金屬有機化學、金屬羥基化學、電子結構和化學鍵理論以及結構化學等方面也作出了基礎性的貢獻。已發表研究論文1470篇,專著30部。曾榮獲1982年美國國家科學獎章和2000年Wolf獎等多項殊榮。
科頓教授十分關注中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先後訪問過我國多所大學和研究所,作學術報告,進行學術交流,並分別與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和南京大學配位化學研究所進行科研合作,幫助培養高級科研人才。他還無償轉讓了數本學術專著的中譯本版稅,為中國化學教育和科研的發展做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