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蕊香·和吳見山落桂

秋蕊香·和吳見山落桂》是宋代詞人吳文英的作品。此詞充分運用了聯想的手法,上片從秋日美景聯想到老之將至的人生階段,下片從香繡囊聯想到送囊的伊人,表達了作者對田園隱居生活的嚮往之意。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秋蕊香·和吳見山落桂》
  • 作品別名:《秋蕊香·寶月驚塵墮曉》
  • 創作年代南宋
  • 作品出處:《全宋詞》
  • 文學體裁
  • 作者吳文英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秋蕊香
和吳見山落桂
寶月驚塵墮曉。愁鎖空枝斜照⑶。古苔幾點露螢小。銷減秋光旋少。
佩丸尚憶春酥裊。故人老。斷香忍和淚痕掃。魂返東籬夢窅⑷。

作品注釋

⑴秋蕊香:詞牌名。雙調,四十八字,上下片各四句四仄韻。以《清真詞》為定格。  
⑵和:即和韻,是用他人詩詞所用的韻而作詩詞。分用韻、依韻、次韻三種。陸游說:“古時有唱有和,有雜擬追和之類,而無和韻者。唐始有用韻,謂同用此韻;後有依韻,然不以次;後有次韻。自元(稹)、白(居易)至皮(日休)、陸(龜蒙),其體乃全。”吳見山:吳文英詞友,常有唱酬相和。《夢窗詞》中,題其名的即有六首,而和詞或用其原韻而作的竟有五首之多。
⑶鎖:一本作“瑣”。斜:一本作“殘”。
⑷返:一本作“近”。

作品鑑賞

“寶月”兩句,點題“落桂”。月宮中有桂樹,因此詞人見到地上的落桂,就自然聯想到這可能是月宮中的桂子墜落在塵埃里吧。因見樹上桂花已經落盡,月兒斜照在空枝上,詞人就又聯想到花敗人亦老,而因此牽動愁腸。這正是悲涼景,興哀愁心。“古苔”兩句,實寫秋景。言桂樹上長著幾點蒼老的苔蘚,夜色之中又有幾點螢火在閃爍著,天上的月兒不久又將要由盈轉虧,眼前的秋日美景也將會逐日消退。從秋去冬將來臨的自然現象中,詞人自然而然地想起老之將至的人生必然結果,所以詞中描述的秋景畫面也顯得較為灰暗幽傷,所謂景隨情移也。  
“佩丸”三句,言從眼前的落桂中詞人聞到了一股桂花香味,就自然地伸手去撫摸身上佩帶著的這個香繡囊。從這香囊,詞人進而又必然會憶及到送囊的伊人。詞人想:她那的潔白的酥手,裊娜的體態,經過這么多年想必也同樣衰老了。所以,我哀傷我倆的衰老,和淚清掃這地上的桂子。“斷香”,即滿地落桂也,詞人以此暗示人生的衰敗、淒涼的景況。“魂返”一句作結。“東籬”,用陶潛“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詩意,這是詞人所經常憧憬嚮往著的那種自由自在的田園生活。“窅”,深遠貌。此言詞人在夢魂中尋覓著自己嚮往的田園隱居生活,但是即使在夢境中,他也感到這種美景距離自己真是非常的遙遠,以致無法追尋。更何況現實中的自己正處在窮困潦倒、艱難度日之中啊。從結句中可知,這首詞應是夢窗垂老困頓時之作。

作者簡介

吳文英,宋代詞人。字君特,號夢窗,晚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一生未第,游幕終身。紹定(宋理宗年號,1228—1233)中入蘇州倉幕。曾任吳濳浙東安撫使幕僚,復為榮王府門客。出入賈似道史宅之史彌遠之子)之門。知音律,能自度曲。詞名極重,以綿麗為尚,思深語麗,多從李賀詩中來。有《夢窗甲乙丙丁稿》傳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