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

秉(拼音:bǐng)是現代漢語常用字。秉字的本義指手拿著的一把莊稼。又由手拿一把莊稼引申為拿著,如秉持、秉燭。又引申為主持,如秉公辦事。又引申為承受、接受,如秉承。

(基本信息欄主要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秉
  • 拼音:bǐng
  • 注音:ㄅㄧㄥˇ
  • 部首:丿、禾
  • 總筆畫:8
  • 筆順:ノ一㇕一一丨ノ㇏
  • 五筆:TGVI(86);TVD(98)
  • 倉頡:HDL
  • 統一碼:79C9
  • 平水韻:上二十三梗 
  • 字級:次常用字;一級字 
  • 異體:㨀𣏲𥝐𦱮𥟱棅
  • 鄭碼:MFXB
  • 四角碼:20907
字源解說,詳細解釋,古籍解釋,說文解字,說文解字注,康熙字典,廣韻,字形書法,字形對比,書寫演示,書法欣賞,音韻參考,

字源解說

演變流程圖演變流程圖
會意字,最早見於甲骨文。甲骨文(圖1)的左邊是一顆禾苗,有葉子和禾穗,禾穗彎垂;右下方是一個又(手)。兩相會意,表示用手拿禾。手拿一把莊稼是農人的經常動作,也是一個實在動作。古人們按照描實的手法,用禾、手會意,創造了秉字。金文(圖2、3)中禾與手的位置相互穿插,手伸於禾中,手拿禾的意思更為明確。小篆(圖4)與金文基本相似。在以上幾種文字中手形都有手腕的部分,隸書(圖7)中人們規範地把手寫成了一個“彐”字,形成今天的“秉”。

詳細解釋

詞性釋義英譯例句例詞
動詞
〈文言〉拿住,握。
grasp;hold
《詩經·邶風·簡兮》:左手執籥,右手秉翟。
〈文言〉掌握,主持。
preside over
《詩經·鄘風·定之方中》:匪直也人,秉心塞淵。
秉持;秉教;秉政
〈文言〉保持;堅持。
keep;persist in;persevere in
《晉書·李含傳》:實有史魚秉直之風。
秉心;秉志
〈文言〉順;遵循。
《管子·勢》:不亂民功,秉時養人。
秉承;秉公;秉賦
〈文言〉通“謗”(bàng)。
《管子·小匡》:其稱秉言,則足以補官之不善政。戴望校正:“秉與謗古同部字,音相近。”
名詞
〈文言〉禾束;禾把。
《詩經·小雅·大田》:彼有遺秉,此有滯穗。
〈文言〉依據;準則。
翁方綱《志言集序》:理者,民之秉也,物之則也。
〈文言〉同“柄”。器物的把兒。
handle
《史記·天官書》:二十八舍主十二州,斗秉兼之。
〈文言〉同“柄”。權柄。
power
《管子·小匡》:治國不失秉。"尹知章註:“秉,柄也。柄之所操以作事。國柄者,賞罰之紀要也。
量詞
古代容量單位,十六斛為一秉。
《論語·雍也》:冉子與之粟五秉。
參考資料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禾束也。從又持禾。兵永切(bǐng)【譯:秉,禾一把。由“又”(手)持握著“禾”表意。】

說文解字注

禾束也。
《小雅》彼有遺秉。毛云:秉,把也。聘禮記四秉曰筥注。此秉謂刈禾盈手之秉也。《左傳》:或取一秉稈焉。按經傳假秉為柄字。
從又持禾。
兵永切。古音在十部。

康熙字典

《唐韻》兵永切。《集韻》《韻會》《正韻》補永切,並音丙。禾盈把也。《詩·小雅》:彼有遺秉。疏:秉,把也。《禮·聘禮》:四秉曰筥。註:此秉謂刈禾盈手之秉,筥穧名,今萊易閒刈稻聚把有名為筥者。
又米數。《禮·聘禮》:十斗曰斛,十六斗曰籔,十籔曰秉。
又《小爾雅》:鐘二謂之秉,秉十六斛。○按《儀禮》:禾米之秉,字同𢿘(數)異。惟徐氏《韻譜》:二石為秉,又是一說。蓋石即斛也。冉子與粟五秉。據《儀禮》:為八十石,據徐氏止十石,多寡迥別,俟考正。
又執持也。《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地秉隂竅於山川。《詩·大雅》:民之秉彝。《書·君奭》:秉德明恤。
又去聲,陂病切。與柄同。《史記·天官書》:二十八舍主十二州,斗秉兼之。《絳侯世家》:許負相周亞夫曰:君後三歲而侯,侯八歲為將相,持國秉。
又姓。○按《說文》:秉,從又持禾,《正字通》:兼載鐘鼎文𥝐字重出。𢿘(數)字原從𡝤(婁)從殳。

廣韻

執持。又十六斗曰藪,十藪曰秉。又姓,《漢書》有秉漢。
【校釋】《漢書》無秉漢,《兩龔傳》有琅邪人邴漢為中大夫。《元和姓纂》卷七:“漢有秉寬。”
《說文解字》書影《說文解字》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廣韻》書影《廣韻》書影
《說文解字》書影
《說文解字注》書影
《康熙字典》書影
《廣韻》書影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秉
❶首筆撇居上居中。
❷“彐”在田字格中心部位,中間一橫在橫中線。
❸中間一豎在豎中線。
❹撇、捺收筆持平,高於豎筆底部。

書法欣賞

(書法圖來源)

音韻參考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韻目韻部聲調四呼韻系韻攝
廣韻
兵永
庚三開
上三十八梗
上聲
三等
開口
中原音韻
庚青齊
庚青
上聲
齊齒呼
洪武正韻
補永
十八梗
上聲
陂病
十八敬
去聲
(音韻資料來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