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痘的防治

禽痘的防治是對禽類痘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的防治。

禽痘是由禽類痘病毒引起的一種高度接觸性傳染病。以體表無毛處皮膚痘疹或上呼吸道、口腔和食管黏膜的纖維素性壞死形成假膜為特徵。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將其列為B類疫病。  一、流行病學  病雞和帶毒雞是主要傳染源。傳播途徑由脫落和碎散的帶毒痘痂在空氣中散布,經損傷的皮膚和黏膜感染。帶毒的蚊子和體表寄生蟲的叮咬也能傳播,蚊帶毒的時間可達10~20天。  雞、火雞、鴿易感。其中雞最易感,不分年齡、性別和品種均可感染,鵝以及金絲鳥、麻雀等也可感染。雞、火雞和鴿潛伏期為4~10天,金絲雀為4天。  二、臨床症狀  根據侵害部位可分皮膚型、黏膜型、混合型和敗血型。  1、皮膚型又稱痘疹型,此型最常見,以無毛或少毛處如頭部(包括雞冠、肉髯、口角和眼眶)、翅內側、腿、胸腹部及泄殖腔周圍形成一種特殊的痘疹為特徵。  2、黏膜型又稱白喉型,多發生於幼雞。在口腔和咽喉部的黏膜上發生痘疹,最初為灰白色小結節,之後增大融合,形成一層黃白色乾酪樣、不易剝離的假膜(故稱白喉)。嚴重的,眼、鼻和眶下竇也受侵害(眼鼻型雞痘),死亡率較高。  3、混合型皮膚和黏膜均受侵害,病情較嚴重,死亡率高。  4、敗血型極少見,以嚴重的全身症狀開始,繼而發生腸炎,病雞多為迅速死亡或轉為慢性腹瀉死亡。  三、病理變化  病毒侵入皮膚或黏膜後,首先在上皮細胞中繁殖,並引起細胞增生腫脹,而後形成結節。上皮細胞產生空泡變性和水腫。常因細菌的繼發感染引起黏膜上皮細胞化膿和壞死,形成大量含有纖維蛋白複合物的假膜。病毒血症一般發生在感染後2~5天。少數病例的病毒可隨血液循環到達遠處皮膚和黏膜中引起新的皮膚黏膜痘疹或者內臟病變。  四、防治  平時做好衛生防疫工作,新引進的雞應隔離觀察,證實無病後方可混群飼養。加強飼養環境的滅蚊工作,加強雞籠的整修,避免損傷皮膚和黏膜從而造成雞體易感。  對往年發生過本病的地區,應採用雞痘疫苗免疫接種。一般採用兩次免疫(第一次在10~20日齡,第二次加強免疫在3~5周后)。  發現本病後,要採取嚴格控制、撲滅措施,防止擴散。撲殺並無害化處理病雞和同群雞,其他健康雞進行緊急免疫接種。雞舍、場地、用具嚴格消毒,糞便堆積發酵處理,搞好清潔衛生。(李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