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第三中學校志(1892-1992)

福清第三中學校志(1892-1992)

《福清第三中學校志(1892-1992)》是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學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清第三中學校志(1892-1992)
  • 作者: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學
  • 出版時間:1992年10月
  • 出版社: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 出版地:北京
  • 頁數:346 頁
  • 字數:650千字
  • ISBN:7-5078-0731-2/Z·162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人員:王欽法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福清第三中學校志》的出版,是奉獻給母校建校一百周年校慶的一份厚禮!福清第探煉三中學是一所歷史悠久的學校。她自1892年創辦以來,走過了艱難曲折的道路。百年間,她同中華民族同呼吸、共命運,有著許多既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經歷。在舊中國,她只是一所規模很小的學校,經費很困難,但有賴於老師們無私奉獻的精神,與校友的支持,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特色,造就了許多人才。新中國建立後,在黨和國家的關懷下,母校發生了歷史性巨變,繼往開來,譜寫出更加燦爛的歷史篇章。

作品目錄

  • 封面
  • 獻給一百年來為福清第三中學及其前身的創建、發展、進步而做出貢獻的先哲、朋友和師生
  • 福清第三中學校志
  • 題詞
  • 全國政協副主席盧嘉錫題辭
  • 中國科協副主席、原農業部部長何康題詞
  •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程式校友題詞
  • 校友余乃焜題、施孟宏書
  • 校徽
  • 校訓
  • 校慶日
  • 福清融美初級中學校歌
  • 福清第三中學校歌乘舟罪
  • 福清龍田中學校歌
  • 人才的搖籃 溫暖的懷抱
  • 圖片
  • 福建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程式校友(前左三)視察母校。套剃樂原中共福清縣委書記陳元春(前左四)等陪同。
  • 中共福清市委副書記陳維忠(前左二)、福清教育局副局長林學情(前左一)視察我校。
  • 福建省教育委員會副主任葉品樵(前中)視察我校。
  • 福建省教委中教處副處長鄭玉森(前中)率全省各地市中教科長來校複查定級達標。
  • 中共福州市教委副書記郭孔濤(前左四)率全市各縣(市)中教股長來我校驗收定級達標。
  • 力亨利
  • 薛永香
  • 楊昌棟
  • 曾煥樞
  • 陳舉鳴
  • 林貞瑞
  • 施聯惠
  • 唐超
  • 朱玉墀
  • 陳道垠
  • 林長賢
  • 葉倫柳
  • 施祖振
  • 接辦一周年校慶暨首屆體育大會
  • 1982年1 1月28日永香樓奠基典禮
  • 九十周年校慶典禮盛況
  • 1984年9月30日永香樓竣工剪彩
  • 百年校慶籌備會議及籌(顧)委會部分成員
  • 福清私立融美初級中學。後左及右分別為石厝樓和南洋樓。
  • 福清第二初級中學
  • “文革”前的福清第三中學
  • 北洋樓
  • 南洋樓
  • 石厝樓
  • 校友樓
  • 教工住宅樓一隅
  • 福清第三中學
  • 元洪大樓
  • 五星紅旗迎風飄揚
  • 永香樓
  • 校園之春
  • 先鋒樓
  • 一九九一年十月二十一日,林紹良先生欣然接受名譽校友證書並出任百年校慶籌委會名譽主席。
  • 右起一、三、五分別為余孔水、林紹良、張鳴琴
  • 一九九二年二月十九日,王福祥(左二)、張鳴琴(左一)先生率世界福清同鄉聯誼會秘書處訪問團來訪我校。
  • 五十年代的學生會幹部
  • 我們年輕人,有顆火熱的心……
  • 法制報告大會
  • 新時期的校訓
  • 語音室里
  • 承前啟後
  • 誨人不倦
  • 聚精會神
  • 方寸世界
  • 學海無邊
  • 向更強、更快、更好邁進
  • 古榕新枝的舒展
  • 衝刺
  • 早期的籃、排球隊
  • 凌空上籃
  • 能文能武
  • 腰鼓咚咚
  • 文娛演出
  • 教師民樂隊
  • 英姿煥發
  • 載歌載舞藝術節
  • 學生民樂隊
  • 1917年前後的全體教職員工
  • 六十年代初期全體教職員工
  • 功高望重的老教師
  • 五十年代前期的教職員工
  • 一九九一年教職員工
  • 教代會主席團
  • 五屆三次教職工代表大會和全體代表
  • 一九四三年國中畢業生
  • 一九四七年融美毓德聯小畢業生
  • 一九五一年國中畢業生
  • 一九五四年國中畢業生
  • 一九六五年高三年(一)班畢業生
  • 一九七四年高中畢業班教師和班幹部
  • 一九八四年高二年(4)班畢業生
  • 一九九二年高三年(1)班畢業生
  • 翁獨健
  • 程式
  • 陳元暉(右一)與陳國安
  • 高由禧
  • 曾融辯洪晚生(左一)
  • 薛攀皋
  • 吳緒彬(右一)隨同胡耀邦在訪兀途中
  • 右起三、一、五、七分別為張鐃、張鈸、張鈴、張鍛
  • 魏可英(左一)
  • 薛爾國(左一)
  • 陳春光(前右三)
  • 李雲華(左一)與賈慶林省長在國外考察途中
  • 在廈門的部分校友
  • 翁同香(左一)、余孔琳(右一)在美國
  • 在上海的部分校友
  • 校友余乃焜(右一殃拜戀茅)與施孟宏。
  • 余乃焜獨資捐建的“藹如嚷促遙晚堂”正在施工中。
  • 余美貴、余秀明捐建的「美貴樓」正在施工中
  • 印尼校友捐建的“圖書館樓”正在施工之中
  • “美貴樓”奠基典禮
  • 余美貴
  • 福州校友會成立之日
  • 1966屆部分高中畢業生在母校
  • 美國明友來訪生長於斯的融美校園
  • 思念之情老而彌篤
  • 福清第三中學校園平面圖
  • 《福清第三中學校志》編輯委員會
  • 前言
  • 目錄
  • 第一章 校史概述
  • 第二章 大事記
  • 第三章 民主革命時期師生的革命活動
  • 第一節 辛亥革命前後
  • 第二節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 第三節 抗日戰爭時期
  • 第四節 解放戰戶腿煉爭時期
  • 第四章 領導與管理
  • 第一節 機構設定
  • 一、行政機構和職能部門設定與變化
  • 二、各歷史時期學校機構一覽表
  • 第二節 黨組織
  • 一、黨組織建立發展概況
  • 二、歷任黨組織負責同志一覽表
  • 三、黨組織的工作重點和作用
  • 四、組織建設和思想建設
  • 第三節 行政領導與學校管理
  • 一、歷任校長一覽表
  • 二、歷任中層幹部一覽表
  • 三、決策管理
  • 四、民主管理
  • 五、制度管理
  • 六、目標管理
  • 第五章 德育
  • 第一節 教育目的與內容
  • 第二節 教育途徑與機構
  • 第三節 德育常規管理
  • 第四節 優秀學生
  • 第六章 教學
  • 第一節 教學計畫與教學內容
  • 第二節 教學常規管理
  • 第三節 各學科教學概況
  • 第四節 第二課堂教育與活動
  • 第五節 教學主要設備
  • 第七章 體育 文娛 衛生
  • 第一節 體育
  • 第二節 音樂文娛
  • 第三節 衛生保健
  • 第八章 總務工作與勤工儉學
  • 第一節 總務工作
  • 一、總務機構
  • 二、經費收支
  • 三、校園校舍
  • 第二節 勤工儉學發展狀況
  • 第九章 教職員工
  • 第一節 教工中的組織
  • 一、教育工會
  • 二、民盟支部
  • 第二節 師資情況
  • 一、概況
  • 二、教職工構成情況
  • 三、建校以來教職工人數
  • 第三節 政治地位與經濟待遇
  • 一、概況
  • 二、落實知識分子政策
  • 三、教師職務評聘
  • 四、教職工工資
  • 五、教職工津貼與獎金
  • 第十章 學生
  • 第一節 學生中的組織
  • 一、團隊組織
  • 二、學生會、班委會
  • 第二節 招生
  • 一、學制與招生
  • 二、學生人數發展一覽表
  • 第三節 畢業生
  • 一、歷屆畢業生人數
  • 二、高中畢業生升學情況
  • 三、畢業生跟蹤調查
  • 第十一章 人物誌
  • 第一節 傳略
  • 方鮑參
  • 余修意
  • 柯志仁
  • 黃治基
  • 力亨利
  • 馬爾庚
  • 柯琳·詹森
  • 薛永香
  • 楊昌棟
  • 曾煥樞
  • 施祖鏞
  • 施聯惠
  • 翁獨健
  • 陳仁棟
  • 陳振先
  • 余美貴
  • 第二節 教職員工名錄與簡介
  • 一、教職員工名錄
  • 二、部分教職員工簡介
  • 第三節 部分校友簡介
  • 陳元暉
  • 程式
  • 高由禧
  • 曾融生
  • 薛德英
  • 郭世康
  • 施聯朱
  • 余乃述
  • 林學洪
  • 余乃梅
  • 薛攀皋
  • 方敬斗
  • 陳世蓉
  • 郭源華
  • 王耀光
  • 聶宗慶
  • 王耀明
  • 翁同香
  • 施福恩
  • 張鈸
  • 張鈴
  • 余美祺
  • 吳求亮
  • 陳仁恩
  • 吳緒彬
  • 鄭文祥
  • 何義朝
  • 薛行彪
  • 陳春光
  • 薛章慶
  • 李雲華
  • 王文貴
  • 余險峰
  • 方炎斌
  • 方敬軒
  • 王淵其
  • 王命夔
  • 王長安
  • 王欽泉
  • 王良琦
  • 王征培
  • 王長仁
  • 王昆登
  • 王煒
  • 王明茂
  • 王強
  • 劉美煒
  • 劉家彬
  • 劉宗園
  • 葉永平
  • 張端機
  • 張鐃
  • 張宏
  • 張名光
  • 張在棟
  • 張在琨
  • 張在桂
  • 張鉦
  • 張在炎
  • 張鍛
  • 張在通
  • 張敦整
  • 張端濱
  • 張昌炎
  • 余乃焜
  • 余達鈞
  • 余孔水
  • 余乃全
  • 余敷霖
  • 余孔琳
  • 余美耀
  • 余學茂
  • 余學亮
  • 余毅
  • 余代發
  • 余美炎
  • 余乃棠
  • 余美雄
  • 余孔華
  • 余學義
  • 余美琴
  • 余學林
  • 余乃順
  • 余美和
  • 余乃魁
  • 余兆祿
  • 余美堅
  • 余輪
  • 余賢虎
  • 余舫
  • 何敦朝
  • 何孚
  • 何文泉
  • 何傳秋
  • 何敦廷
  • 何㳴基
  • 何培禎
  • 何爾才
  • 何可金
  • 何可忠
  • 何爾和
  • 何經
  • 何源偉
  • 何桂春
  • 何昌祥
  • 何修善
  • 何可貴
  • 何天雄
  • 何世水
  • 何增經
  • 何希雲
  • 何美玉
  • 何敦玉
  • 何華瑞
  • 李振坤
  • 李宗明
  • 吳起鏘
  • 李宗明
  • 李邦賢
  • 吳秉瑜
  • 吳起鏘
  • 吳章培
  • 吳季林
  • 吳緒玉
  • 林相如
  • 林文彬
  • 林澤琛
  • 林厚泰
  • 林聖富
  • 林國錚
  • 林大晃
  • 林泰興
  • 林紫宇
  • 林能俊
  • 林期忠
  • 林學球
  • 林斯華
  • 林學明
  • 林正國
  • 林德清
  • 林忍彩
  • 林同珠
  • 林盛燈
  • 林謀榮
  • 林愛梅
  • 林永經
  • 林才金
  • 林厚新
  • 林斯
  • 林長祥
  • 林維俊
  • 林美珍
  • 林普
  • 林誠
  • 陳舉登
  • 陳道紀
  • 陳舉鳳
  • 陳東嵐
  • 陳代朝
  • 陳元錟
  • 陳稚生
  • 陳遠樂
  • 陳國瑞
  • 陳惠華
  • 陳良寶
  • 陳雄東
  • 陳遠德
  • 陳枝發
  • 陳仁善
  • 陳謀洪
  • 陳金法
  • 陳謀瑞
  • 陳應登
  • 陳宏水
  • 陳傳平
  • 陳行良
  • 陳承輝
  • 陳安全
  • 陳新華
  • 陳新雲
  • 陳桂朝
  • 陳芸聲
  • 陳子梅
  • 鄭時錕
  • 鄭為禮
  • 鄭應煥
  • 鄭壽美
  • 鄭孝金
  • 鄭幼佑
  • 鄭春回
  • 鄭欽鏞
  • 鄭誠輝
  • 鄭克興
  • 鄭壽平
  • 施孝仁
  • 施友鏗
  • 施聯義
  • 施孟宏
  • 施磐基
  • 施傳福
  • 施傳文
  • 施家康
  • 施孟貴
  • 施修香
  • 施群
  • 施祖瑞
  • 施修明
  • 施惠瑞
  • 施恭欽
  • 施孟雄
  • 施修清
  • 施祖美
  • 俞道順
  • 俞雲彬
  • 俞雲瑞
  • 俞涌
  • 高金國
  • 高金德
  • 高由松
  • 高由柏
  • 高方誠
  • 高誠龍
  • 高又霖
  • 高統朱
  • 翁其康
  • 翁其瑞
  • 翁玉清
  • 翁雪鴻
  • 翁祖官
  • 郭祥雲
  • 郭有龍
  • 郭永華
  • 薛攀星
  • 薛章鎬
  • 薛德茪
  • 薛天錦
  • 薛來粥
  • 薛偕順
  • 薛香泉
  • 薛貞文
  • 薛命汀
  • 薛由懋
  • 薛聿華
  • 薛命盛
  • 薛統福
  • 薛爾國
  • 薛由鈿
  • 薛統茂
  • 薛守貴
  • 薛守瓊
  • 薛偕星
  • 薛從發
  • 薛朝光
  • 薛國強
  • 薛興旺
  • 薛章嚴
  • 莊德恩
  • 安康
  • 鄒志銘
  • 倪朝爍
  • 邱存平
  • 曹典壽
  • 魏可英
  • 魏顯術
  • 韓國龍
  • 游振經
  • 歐秀玉
  • 洪長平
  • 曹德淦
  • 任平
  • 杜芬英
  • 孫肇穎
  • 周繼光
  • 許發順
  • 楊聖雲
  • 鄢秉基
  • 第十二章 校友錄
  • 第十三章 文獻選錄
  • 一、沿革史料
  • 二、回憶文章
  • 三、制度總結
  • 四、雜記文存
  • 編後記
  • 責任編輯
  • 封面設計
  • 版面設計
  •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