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

《福建省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是2022年9月福建省財政廳發布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省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
  • 發布單位:福建省財政廳
發布信息,內容全文,

發布信息

2022年9月,福建省財政廳關於印發《福建省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

內容全文

為科學規劃、全面指導我省“十四五”時期會計改革與發展,根據財政部《會計改革與發展“十四五”規劃綱要》和《福建財政“十四五”規劃》有關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規劃綱要。
一、面臨的形勢與挑戰
(一)“十三五”時期會計改革與發展回顧
“十三五”時期,我省會計工作緊緊圍繞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財政中心工作,以制度建設為基礎、以開拓創新為引擎、以強化服務為抓手,較好地完成了《福建省會計改革與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的各項任務,會計工作水平不斷提升,轉型升級成效顯著,為福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了有力支撐。
——會計法律法規有效貫徹落實。積極做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會計師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貫徹,通過政策宣講、業務培訓、普法宣傳周等形式,線上線下協同發力,擴寬宣傳渠道,增強普法工作針對性實效性。修訂《福建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辦法》,完善會計法治環境,推進會計基礎工作更加規範化。廣泛收集相關意見建議,跟蹤法律法規執行效果,為財政部法律法規修訂完善提供有益參考。
——政府會計改革全面推進。加強政府會計改革、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的宣傳培訓和貫徹落實,開展調研、深入了解行政事業單位在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實施中面臨的問題和情況,成立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諮詢專家組,跟蹤指導並提供諮詢答疑服務,制定《福建省財政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貫徹實施工作的意見》,推動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在全省各級各類行政事業單位全面有效實施。
一—會計職能轉型實現突破。著眼於服務各類單位提高內部管理水平和風險防範能力,貫徹落實管理會計指引體系,積極推動會計工作轉型升級。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及實施工作,實現內部控制報告系統網路化升級,完成全省近2萬家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報告編報,針對性開展現場檢查,內部控制建設防風險、防舞弊的作用日益顯現。積極引導、發揮會計工作在戰略管理、預算管理、風險管理等方面的職能作用,推動會計職能實現從傳統的算賬、記賬、核賬、報賬向價值管理、資本運營、戰略決策輔助等職能持續轉型升級。
一一會計領域“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以無紙化、“零跑路”為重點,推行“告知承諾”改革,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以財政部門行政審批的“減法”換取會計中介機構市場活力的“加法”,打造更友好的營商環境。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推動部門間監管信息共享,實現動態、精準監管。大力倡導質量優先,通過全覆蓋核查、“雙隨機、一公開”日常檢查、重點專項檢查等方式,加大會計審計業監管力度,規範行業健康發展。
一—會計人才隊伍建設得到加強。深化會計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完善高級和正高級會計師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制度,最佳化流程,增強評審科學性、公正性。深入推進高端會計人才培養,出台《福建省“會計名家培養工程”建設方案》,組建會計人才庫、會計專家池和會計名家工作室,發揮高端會計人才輻射引領作用,促進我省會計人才隊伍做優做大。截至2020年底,全省共有18.39萬人取得初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7.45萬人取得中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0.57萬人取得高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71人取得正高級會計專業技術資格;選拔培養省級會計領軍人才290人,已畢業235 人;3人獲得財政部“會計名家”稱號,56人分別入選財政部各類高端會計人才培養工程。
——閩台會計交流與合作進一步深化。積極發揮地域優勢,舉辦閩台會計師學術研討會,搭建兩岸會計合作與交流的紐帶橋樑,充分整合資源,實現優勢互補,服務兩岸經貿往來和經濟發展。與省人社廳、省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務辦公室聯合印發《關於直接采認台灣地區記賬士、會計師職業資格有關事項的通知》,推動兩岸會計專業技術職業資格互認,為台灣同胞在閩就業、創業提供更為便利的條件。
在肯定我省會計改革與發展取得成績的同時,應當正視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會計法治建設仍需加強、會計服務行業監管仍需增強、會計審計工作質量仍需提升、高端人才供給仍顯不足、數位化轉型仍需加快、會計職能仍有待拓展,這些問題需要在“十四五”時期通過制度創新、體制最佳化、機制變革切實加以解決。
(二)“十四五”時期會計改革與發展面臨的形勢與挑戰“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會計作為巨觀經濟管理和市場資源配置的基礎性工作,在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進程中,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著臨諸多挑戰。
一—從國際看,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影響廣泛深遠,世界經濟結構、產業結構、國際分工等深刻變革,將對國際會計秩序產生較大影響。同時,世界經濟穩定復甦需要各國加強經貿往來和政策協同,跨境資本流動規模增加,對跨境會計、審計合作及監管提出新要求,同時也提供了制度創新動力。
——從國內看,經濟成長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逐步加快,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顯著增強,會計信息在經濟發展、營商環境最佳化和巨觀經濟決策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經濟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中新的商業模式層出不窮,將深刻影響會計政策的發展與走向,會計工作在職能職責、組織方式、處理流程、工具手段等方面發生著重大而深刻的變化,挑戰與機遇並存。
一—從省內看,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的一系列重要理念和重大實踐,親自擘畫的新福建建設宏偉藍圖,為福建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黨中央明確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多區疊加的政策優勢持續顯現,為會計行業的繁榮發展提供了廣闊舞台。我省正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湧現出大量新型業務和商業模式,會計工作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面臨重大挑戰,也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性機遇。
面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新機遇,要求會計法律法規制度有效實施,會計行業秩序全面規範,會計人員素質持續提升、加速轉型,要求會計管理部門繼續轉變觀念、創新管理、改進方法,在認真總結過去五年會計工作成績經驗基礎上,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助推會計工作運用新技術、融入新時代、實現新突破,紮實推進會計改革與發展各項工作,不斷提升會計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財政中心工作水平。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以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緊緊圍繞服務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財政管理工作全局,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和公眾利益為根本目的,紮實推進會計審計準則制度貫徹實施,切實抓好行業和人才隊伍“兩個管理”、持續強化法治化和數位化“兩個支撐”、努力實現會計職能對內對外“兩個拓展”,積極推動我省會計事業取得新成績、實現新跨越,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積極貢獻會計力量。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對會計改革與發展的全面領導,完善黨領導下會計管理工作的制度機制,提高會計工作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為實現會計改革與發展目標任務提供根本政治保證。
——堅持依法治理。堅持強化會計法治建設,積極做好會計普法工作,加強會計監督、加大違法懲處力度、加快推進職業道德建設,有效發揮法治固根本、強根基、利長遠的保障作用。
——堅持創新引領。貫徹新發展理念,不斷推進會計管理制度創新,推動會計管理體制機制變革,破解會計管理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破除會計改革與發展中的制度性障礙,持續推動會計事業健康有序發展。
——堅持融合發展。堅持將會計工作擺到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財政管理工作全局中去布局、去謀劃,以數位化技術為支撐,推動會計工作與地方經濟管理工作、單位經營管理活動深度融合,充分發揮會計工作基礎性服務功能,不斷提高會計工作服務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效能。
(三)總體目標
“十四五”時期,我省會計改革與發展的總體目標是:主動適應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客觀需要,會計法治建設得到持續加強,會計審計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會計人員素質得到全面提升,會計數位化進程取得實質性成果,會計基礎性服務功能得到充分發揮,以實現更高質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更好服務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財政管理工作全局。
——會計法治環境不斷最佳化。《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嚴格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全面貫徹落實,我省相關法規制度更加完善,會計誠信體系、會計監督體系更加健全有效,法律約束力得到充分強化,我省會計法治建設質量和水平有效提升。
——會計審計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會計審計領域“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深化,會計審計秩序進一步規範,執業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服務能力和水平持續提升,行業信譽度不斷增強,跨部門、多維度的行業監管體制機制進一步健全,監管合力進一步增強。打造一批在國內有影響力的大型會計師事務所,支持鼓勵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做專做精,會計服務行業進一步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
一—人才隊伍結構持續最佳化。以我省經濟發展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為導向,持續創新會計人才培養方式方法,持續改進會計人才評價體系和評價手段,持續豐富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內容,推動會計人員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素養全面提升,會計人才結構更加最佳化、會計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一—會計職能實現拓展升級。契合新時代數字福建建設工程,以數位化技術為支撐,以推動會計審計工作數位化轉型為抓手,形成對內提升單位管理水平和風險管控能力、對外服務財政管理和巨觀經濟治理的會計職能拓展新格局。
三、主要任務
(一)全面推進會計法治建設
1.加強會計法治宣傳。深入宣傳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會計師法》及其配套規章制度,動態加強對會計新政策、新標準的解讀分析,創新運用民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引導社會各方廣泛參與會計普法宣傳工作,引導單位負責人和社會各界重視、支持會計審計工作,引導廣大會計工作者學好用好會計法律知識、自覺樹立誠信理念,努力形成學法、用法、守法的良好法治氛圍。
2.貫徹落實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加強對企業會計準則、政府會計準則制度、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等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宣傳、培訓和業務指導,積極發揮政府部門、企業、會計師事務所、理論學者等各方面的作用,建立常態化專家諮詢指導機制,依託我省會計工作聯繫點,拓寬意見建議收集渠道,加強信息共享與溝通,推進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高質量實施。
3.強化會計法治監督。圍繞深化財會監督的要求,採用曰常監管和專項檢查相結合、隨機抽查和重點檢查相結合、日常業務備案和執業質量檢查相結合等方式,依法對會計行業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加強內部控制規範的政策指導和監督檢查,強化上市公司、國有企業、行政事業單位建立並有效實施內部控制的責任。最佳化執法檢查機制,綜合執法力量,加強信息共享,推動財會監督與其他監督有機貫通、相互協調。
4.持續推進會計誠信建設。加強會計誠信教育,將會計職業道德作為會計人才培養、評價、繼續教育的重要內容,不斷提升會計人員誠信素養。積極探索加強會計誠信機制建設,依託會計管理信息平台,實現跨層級、跨部門、跨系統數據互聯互通,健全誠信信息公開披露機制、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加強會計誠信文化建設,把法律規範和道德規範結合起來,營造全行業守法、合規、誠信的向善向上氛圍。
(二)推動會計審計業高質量發展
1.依法整治行業秩序。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嚴肅財經紀律的決策部署,強化行業監管,規範行業秩序。有序推進我省《關於進一步規範財務審計秩序促進註冊會計師行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相關部署,依託註冊會計師行業年度工作會議和日常聯席會議機制,提升監管水平,形成監管合力。緊抓質量提升主線,守住誠信操守底線,築牢法律法規紅線,依法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與企業串聯違規造假行為的懲戒,對弄虛作假、配合企業矇騙監管部門和投資者的會計師事務所和註冊會計師嚴懲重罰。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並曝光典型案例,著力整頓會計師事務所無證經營、網路售賣審計報告、註冊會計師掛名執業、註冊會計師超出勝任能力執業等行業亂象。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壓實監管責任,綜合運用全覆蓋核查、“雙隨機、一公開”日常檢查、重點專項檢查等方式,加強對會計師事務所和代理記賬機構的監管,堅決依法懲處違法違規行為。
2.強化行業日常管理。持續深化會計領域“放管服”改革,積極推進會計師事務所及其分所和代理記賬機構執業許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切實做好自貿區“證照分離”改革試點工作,進一步簡化業務流程,便利申請手續,提升日常管理服務水平,激發現代會計服務業市場主體活力。落實國家部署,探索實行審計報告數據單一來源制度,推動實現全國範圍“一碼通”,從源頭治理虛假審計報告問題。利用信息化手段,強化財會監督大數據分析,及時蒐集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問題線索,實現對會計中介機構的差異化精準監測,提升監管效能。充分發揮註冊會計師協會、代理記賬行業協會等社會組織自我服務、自律管理作用,加強行業協會管理,加強財政部門對行業協會的監督、指導,促進行業協會健康有序發展,做好相關行業的成長發展與監督約束。完善現代會計服務業政府行政管理、行業自律管理相互協調、相互配合、相互支撐的監管格局。
3.最佳化行業執業環境。引導形成以質量為導向的選聘機制,從源頭有效遏制惡性競爭。引導會計師事務所強化風險意識,嚴把業務承接關和審計質量關。嚴格執行職業風險基金制度規定,加強職業責任保險和職業風險基金計提情況監督,規範職業風險基金管理和使用,督促會計師事務所提升風險防範能力。加強會計師事務所一體化管理,引導會計師事務所在人員調配、財務安排、業務承接、技術標準和信息化建設方面實行統一管理。積極推動註冊會計師行業、代理記賬行業電子證照的套用推廣,實現電子證照跨地區、跨部門共享和互信互認。
4.提升行業服務能力。結合我省大、中、小型會計師事務所特點,從一體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專精特”發展等方面選樹典型示範,推廣先進經驗。鼓勵和支持省內會計師事務所提升品牌化、國際化水平,努力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上有影響力的會計師事務所。創新繼續教育方式,圍繞專業勝任能力、職業技能、職業價值、職業道德等重點,豐富完善教育內容。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切實提高培訓效果,持續保持和強化註冊會計師專業勝任能力和職業道德操守,促進審計質量提升。
(三)加強會計人才隊伍建設
1.抓好高端會計人才培養。配合財政部做好高層次財會人才素質提升工程組織工作,著力加強企業總會計師、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負責人、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等群體及其後備人員的培養工作。深入實施福建省“會計名家培養工程”,加強會計人才庫、會計專家池和會計名家工作室建設。持續開展福建省會計領軍人才培養,創新選拔、培養、考核、使用等機制,加大後續教育力度,推動會計領軍人才更好地發揮輻射引領作用。積極組織開展省級高端會計人才的選拔和培養工作,出台相關經費補助政策,強化對會計人才的培養支持。鼓勵各地區、各部門因地制宜開展高端會計人才培養使用工作,不斷壯大全省高端會計人才隊伍。
2.提高會計人員繼續教育質量。以經濟發展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為導向,以能力框架為指引,繼續完善我省會計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管理辦法,豐富繼續教育內容和方式,建立多層級人才教育培養指導體系,積極推進繼續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設和套用。
3.完善會計人才評價體系。探索建立以誠信評價、專業評價、能力評價為維度的會計人才綜合評價體系,引導和教育廣大會計人員誠信執業、提升能力。認真做好會計技術資格考試和評審工作,繼續深化會計人員職稱制度改革,完善評價標準,充分發揮職稱制度對會計人才培養的導向和引領作用。按照財政部部署,推動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與註冊會計師等職業資格考試科目互認、與會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相互銜接,暢通各類會計人員流動、提升的渠道。
4.建設會計人才培養基地。充分發揮省內知名高校、科研院所、會計行業組織(團體)等在會計人才培養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強會計人才培養基地建設。依託各基地開展高端會計人才培養、會計人才知識更新、會計智庫建設、閩台會計人才交流等,打造高端會計人才培養主陣地。加強對會計行業組織(團體)的指導和監督,支持其加強會員管理,舉辦會計學術交流等活動。鼓勵和引導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參與會計人才培養,共同提高會計人員能力水平。
(四)加快會計審計數位化轉型步伐
1.積極推動會計工作數位化轉型。認真抓好《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範》等制度的貫徹落實,將會計信息化工作規範的適用範圍從企業擴展至行政事業單位,實現會計信息化對單位會計核算流程和管理的全面覆蓋。落實國家部署,做好我省電子憑證會計數據標準試點單位的對接和服務工作,推動電子會計憑證開具、接收、入賬和歸檔全程數位化和無紙化。藉助信息化手段,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落地和有效實施。推動信息化新技術套用於會計基礎工作、管理會計實踐、財務會計工作和單位財務會計信息系統建設。
2.積極推動審計工作數位化轉型。鼓勵會計師事務所積極探索註冊會計師審計工作數位化轉型,依法依規利用數位化審計技術。按照國家部署,大力推進銀行函證集約化、規範化、數位化進程,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解決函證不實等問題,以提升審計效率效果、防範金融風險。
3.積極推動會計管理工作數位化轉型。最佳化全省會計人員信息管理平台,持續採集更新會計人員信息,完善會計人員信用信息,有效發揮平台社會服務功能,提高會計人員管理效率。積極探索依託財政會計行業管理系統、全國代理記賬機構管理系統,實現對行業發展狀況的實時動態跟蹤,提升事中事後監管效能。強化會計管理大數據運用,為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數據支撐。
(五)大力推動會計職能拓展
1.推動會計職能對內拓展。加強對企業管理會計套用的政策指導、經驗總結和套用推廣,推進管理會計在加速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促進企業有效實施經營戰略、提高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加強管理會計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套用推廣,為行政事業單位提升內部治理水平作出有益探索。加強內部控制規範的政策指導和監督檢查,強化上市公司、國有企業、行政事業單位建立並有效實施內部控制的主體責任,為各類單位加強內部會計監督、有效開展風險防範、確保財務報告真實完整夯實基礎。
2.推動會計職能對外拓展。服務政府預算管理、資產管理、債務管理、績效管理等需要,推動有關各方加強對政府會計信息的分析套用,為提升政府部門財務管理水平和財政可持續性提供信息支撐。服務政府決策和監管需要,支持企業財務數據的有效分析運用,為有關方面評估我省經濟運行效果、做好相關政策決策以及開展財政監督等提供信息支撐。服務企業可持續發展需要,充分發揮會計職能在市場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支撐。
(六)繼續加強閩台會計合作
積極探索海峽兩岸會計融合發展新路,加強閩台會計領域交流合作,持續開展台灣地區記賬士、會計師職業資格采認,支持台灣優秀會計人才來閩就業創業,努力把福建打造成會計行業台胞登入的第一家園。
(七)著力加強會計研究和學術交流
1.組織會計研究攻關。聚焦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立足“十四五”時期我省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配合會計改革與發展重點任務,凝聚我省理論界和實務界的研究力量,充分發揮福建省會計名家工作室、會計領軍人才的輻射引領作用,開展重大項目、重點課題研究。跟蹤研究領域最新進展,切實促進學術成果轉化,為有關政策的制定完善和有效實施提供科學論證和決策參考。
2加強會計學術交流。充分利用廈門大學、廈門國家會計學院等知名高校院所會計學科資源,積極開展學術研討和前沿會計實務交流活動,更好地服務於經貿往來和資本流動。充分發揮福建省會計學會和珠算心算協會的橋樑紐帶作用,加大會計知識宣傳、會計人員服務及珠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推廣,不斷創新完善工作運行機制,改進學(協)會會員服務,進一步提高組織凝聚力,增強社會服務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級財政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要重視和加強會計管理工作,統籌規劃,組織協調,確保規劃綱要的有效落實;指導、督促會計管理機構、會計行業組織、會計學會等加強協作、抓好落實,共同推進會計管理工作,促進本地區(部門)會計管理工作水平不斷邁上新台階。
(二)健全會計管理機構
各級財政部門要高度重視會計管理機構和隊伍建設,進一步健全會計管理機構,充實會計管理隊伍,落實會計管理經費,為會計改革與發展提供重要的組織、人力資源和資金保障。各級會計管理機構要增強服務意識,用好會計工作聯繫點制度,抓好視窗建設,進一步提升會計管理工作效能和服務質量。
(三)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各級財政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應當採取多種形式,廣泛宣傳規劃綱要的基本內容,廣泛宣傳“十四五”時期會計改革與發展的目標任務,爭取社會各界對會計改革與發展的理解、重視、支持,為全面深化會計改革與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四)狠抓規劃落地落實
各級財政部門和有關主管部門要對規劃綱要確定的目標任務進行分解,並督促落實。要定期檢查、評估規劃綱要的落實情況,針對存在問題及時採取有效措施,確保規劃綱要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