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

福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

福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位於福建省福州市,由福州大學、泉港區政府、福建石化集團公司將共同創建,以石化專業為基礎的綜合性學院,以培養石化產業發展急需的人才。福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集本科、研究生和職業培訓為一體,計畫開設化學工程與工藝(石油化工方向)、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石化裝備、化工儀表與自動化控制方向)、新能源與清潔生產、環境與安全管理等4個專業,分設福州大學旗山校區和泉港校區兩個校區。其中,泉港校區一期建設用地約500畝,計畫於2013年秋季正式招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
  • 創辦時間:1958年
  • 屬性:211工程
  • 所屬地區:福建省福州市、泉州市
  • 現任校長付賢智
  • 主管部門:福州大學
  • 現任院長鮑曉軍
學院概況,歷史沿革,學科建設,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合作交流,

學院概況

福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今後將擴大與化工企業相關的專業設定,如電氣工程、機械工程、材料工程、企業管理、物流管理等,還將設立石化研究院,聯合其他高校組建協同創新聯盟,探索校企地等多元化合作培養模式。
福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成立於2014年2月27日,由福州大學、泉州市泉港區政府、福建石化集團公司共同創辦,分設福州大學旗山校區和泉港校區兩個校區。

歷史沿革

學院辦學歷史久遠,其前身可追溯到1958年創校之初的化工系,由著名化學家、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科院院長盧嘉錫先生創建。1961年與化學系合併為化學化工系。1984年根據學科專業發展需要,兩系又分立成化學系和化工系。為適應管理體制改革,2001年5月18日由兩系再次組建為化學化工學院。學校為主動服務地方經濟融入海西發展戰略,2013年9月,決定在原化學化工學院化工系的基礎上組建石油化工學院。

學科建設

學院現有國家“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1個(清潔化工新技術)、1個省高校優勢學科創新平台(節能環保工業催化創新平台),1個省級重點學科(化學工程與技術),1個博士後流動站(化學工程與技術),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化學工程與技術),涵蓋8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點(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工業催化、套用化學、材料化工、環境化工、化工裝備與控制工程);1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化學工程與技術),涵蓋6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化工過程機械、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化工、套用化學、工業催化);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化學工程);2個本科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師資隊伍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76人,教學科研人員62人,其中正高級13人、副高級29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及973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閩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2名和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名;福建省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福建省高校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入選者2人、福建省高校教學名師2人、博士生導師8人。

人才培養

學院現有在校生772人,其中博士、碩士研究生211人,本科生561人。設工業催化系、化學工程與工藝系、材料化學工程系、過程裝備與自動控制系、實驗教學中心等教學機構;擁有1個國家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化學化工)、1個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化學工程與工藝)、1個福建省研究生創新教育研究基地(工業催化)、2門福建省精品課程(化工原理、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實驗)、1個省級教學團隊(福建省化學工程與工藝教學團隊)。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入選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化工原理課程最佳化設計’的教學研究與實踐”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科學研究

學院現有1個化肥催化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十一五”以來,學院獲各類科技項目130項,科研資助經費超過1億元;國家專利授權總量58件;科技論文被三大檢索收錄200餘篇。學院堅持基礎研究和套用開發相結合,與多家企業長期開展產學研合作,積極有效地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為企業創造了顯著經濟效益,對外簽訂技術契約150餘項,實際到校經費近4000萬元。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發明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6項。

合作交流

學院積極拓展與國外及港、澳、台灣地區高校與研究機構的合作與交流,先後與德國、法國、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高校以及中國石油大學、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化學研究所等國內“985”高校和中科院研究所建立長期合作關係,並多次承辦全國性、國際性學術會議。
石油化工學院正按照福州大學確立的走區域特色創業型強校之路、建設高水平211大學的辦學理念,朝著建設“研究型、高水平、國際化”學院的目標而努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