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大面

福山大面

福山拉麵又稱福山大面,山東煙臺傳統名吃,據傳已有二三百年的歷史,操作技藝複雜,經和面、打條、拉抻而成面坯,細如龍鬚。它以柔滑鮮美、細如銀絲、品種繁多、工藝性強而著稱於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山大面
  • 主要食材:麵粉,各種蔬菜肉
  • 分類:魯菜
  • 口味:鮮香
特點,歷史傳說,

特點

福山拉麵的面坯分圓條和扁條兩種。圓條又有綠豆條、勻條、細勻條、一窩絲、龍鬚條等;
扁條則有帶子條、燈草皮、扁條、韭菜扁、一窩絲韭菜扁等20多種。滷汁分大鹵、溫鹵、炸醬肉絲、蝦仁、三鮮、海味、清湯、乾拌、燴勺等幾十種,並且條與鹵也有一定的配合規格。
福山大面
福山大面有鮮、香、柔、韌、廣的基本特點。”鮮,滷汁原料多採用當地主產的海鮮產品為主。香,無論是炸醬麵、溫滷麵、大滷麵、麻汁面、肉絲麵、海鮮面,都講究烹飪的火候,滷汁求亮,炸醬求香;柔,和面講究先加鹽,後加鹼,揣面有度,醒面有時;韌,經過製作時的摔打、拉抻,下鍋時的沸水燒煮,出鍋時的涼水過抄,麵條筋道有韌;廣,是對食用而言。福山大面是大眾化的經濟小吃,工序繁而不難,人人喜食。
使用的盛器最早是用香油浸泡過的砂陶碗,因此被稱為中國四大麵條之一,但它的來歷卻鮮為人知

歷史傳說

據傳,福山古代有一書生,娶了個美麗而賢惠的妻子,妻子不僅心靈手巧被人稱羨,而且長了一頭人見人愛的飛柔長發,長二三尺,色如墨黛,形似瀑布,煞是好看。兩人恩恩愛愛,男讀女織,小日子過的有滋有味。不想丈夫多次鄉試不第,灰心喪氣,不求上進,整天和一些混混兒在一起,吃喝嫖賭。妻子苦口婆心規勸,丈夫不但不聽,而且反目成仇,將妻子打了出去。不久,丈夫便家道敗落,流落他鄉,沿街乞討。
再說妻子,自被打出走後,便在城裡一麵館打工,擀得一手好麵條。一天,她看到街上一叫花子很像自己的丈夫,便叫店小二把叫花子叫進來,給他一碗熱麵條吃,並叫店小二問叫花子是那個鄉那個村的。問罷,果然是其夫君。古人云,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回想起當年小兩口甜甜蜜蜜的生活,丈夫待她的許多好處,真是又氣又憐,思緒萬千,本想出來相認,但又怕其夫恩斷義絕,把她忘了。在沉思中,妻子下意識地抓了一塊麵團,邊抻邊拉,奇蹟出現了,竟拉出二三尺長、如同髮絲的細麵條來。她突發奇想,何不用拉出的像自己髮絲的一樣長麵條,來喚起丈夫對她的思念呢。第二天,她又看見叫化子來店乞討,便叫店小二安排他坐下,自己拉了一碗細麵條,又叫店小二送了過去。叫化子用筷子挑起又細又長、如同長發的麵條,想起了長著一頭長髮的妻子,悔恨交加,放聲大哭,悔不該不聽妻子的規勸,流落到這般天地。妻子見他有悔過之意,便出來相認。
後來,妻子自己開了一處麵館,經營由她創出來的拉麵,供丈夫讀書。丈夫後來中了進士,被傳為佳話。此後,人們為了紀念這一對破鏡重圓的恩愛夫妻,也學起了拉麵,並不斷改進、提高,形成了流傳至今的福山拉麵
福山拉麵為什麼又叫福山大面呢?說起來又是一個在偶然事件中引出的另一個故事。
由於福山拉麵柔滑鮮美,很快在膠東大地廣為流傳。據傳,在七八十年前,蓬萊一衣性廚師開了一家福山拉麵館,有一天,天已傍晚,快要關門時,忽然來了幾位客人,非要吃福山拉麵不可。衣師傅一看,和好的麵團用完了,現和已來不及,案上僅剩下不多的面坯,還剩下一條蒸過的加吉魚,還有發過的木耳。於是,衣師傅便將面坯分到幾個碗內,將鍋內加入煮魚的鮮湯及花椒、大料燒開,撈出花椒、大料,放入加吉魚肉、鹽、醬油等調料燒開,淋上雞蛋和濕澱粉,澆到面坯上。客人一看,此面鹵多面少,鮮滑味美,無不叫絕。問這叫什麼面?衣師傅想,此面是福山拉麵,但面坯比福山拉麵少,於是順口就說:“這是蓬萊小面。”蓬萊小面從此叫開了,而與它對應的福山拉麵,自然就成了“大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