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國家制度

社會福利的內容 社會福利,包括由私人企業、團體和國家舉辦的各種福利。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由各級政府實施的社會福利,名目繁多,大體上可以歸為兩類﹕1、社會保險。按規定繳納有關社會保險金者才能享有的福利,它的主要項目有老年退休保險、失業保險、醫療保險、殘廢保險等。2、福利補貼。不論是否參加社會保險,凡符合規定條件的公民都可以得到的補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利國家制度
  • 外文名:welfare state system
  • 漢語拼音:fuli guojia zhidu
  • 分類:公共福利補貼和救濟性質的補貼
基本資料,具體資料,分類,形成和發展,項目壓力,發展原因,經歷階段,實質,費用的來源,社會評價,

基本資料

【漢語拼音】fuli guojia zhidu
【中文詞條】福利國家制度
【外文詞條】welfare state system
所謂福利國家制度,就是由國家立法而建立起來的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現代資產階級為了緩和階級矛盾並維護其統治地位,通過政府所推行的各種社會福利措施。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這一制度廣泛流行,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紛紛宣稱本國已經成為“福利國家”。

具體資料

分類

它一般有兩種,一種是帶有普遍性的公共福利補貼,如西歐某些國家實行的公費醫療、對中小學生在校免費供應午餐等;另一種是只給一部分貧困者(包括部分沒有參加社會保險的失業者)和貧困家庭提供救濟性質的補貼的帶有。公共教育。包括普通義務教育、專業教育、職業技術教育和業餘教育等多種形式的教育。它對於培養現代化生產所需要的各種勞動力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

形成和發展

社會福利的萌芽形式,即帶有臨時救濟性質的社會福利的個別因素,在資本主義歷史上早已產生。“福利主義”作為一種思潮,在19世紀末期就開始流行。進入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資產階級統治集團在加緊鎮壓工人運動的同時,還力圖用局部的改良,其中包括由國家實施某些社會福利來削弱工人運動。20世紀30年代資本主義的經濟大危機曾導致深刻的政治和社會動盪,迫使一些國家進一步採取了若干社會福利措施。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前,各國政府所實施的社會福利,項目不多,範圍較狹,並且主要是一些救濟性措施,尚未形成一套體系。資產階級宣揚的所謂“福利國家制度”的最終形成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

項目壓力

近40年來,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各級政府所實施的社會福利項目日益增多,範圍已涉及生、老、病、死、傷、殘、孤、寡、失業和教育等各個方面,政府的社會福利開支及其在政府總開支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許多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福利開支(包括公共教育開支),有的已占本國政府總開支的1/2至2/3,約占本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5以上。

發展原因

戰後這種“福利國家制度”的發展,歸根結柢,是為了在現代經濟政治條件下保證社會資本、主要是壟斷資本積累的需要。這種需要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要求國家保證社會勞動力再生產正常進行所必要的條件。其中包括維持在勞動者新陳代謝過程中退出生產的老工人的生存,為那些處於失業、生病、工傷狀態的工人和“貧困線”以下的工人及其家庭提供必要的生存條件,教育和培訓出適合現代化生產所要求的勞動力等。凡是私人資本家無力舉辦或不願舉辦的上述這類社會福利,就要求由國家來承擔。要求國家調節社會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實現過程。戰後,由於工人工資的增長落後於生產的迅速增長,個人消費品的實現遇到越來越大的困難,從而使社會資本擴大再生產的實現條件更加頻繁地遭到破壞。這就要求國家通過增加社會福利開支,來加強對社會總產品實現過程的調節。這種調節的主要目的,一是擴大民眾對個人消費品的需求,以緩和資本主義生產同消費之間的尖銳矛盾;二是影響社會資本再生產的周期進程,以減輕其周期波動的劇烈程度。要求國家維護社會資本再生產所必需的共同的外部條件。生產越是社會化,階級衝突給資本家階級造成的損失就越大。戰後,壟斷資產階級及其國家力圖通過推行福利國家制度,使工人階級的貧困狀況趨於“分散化”,以防止和控制因許多人無法生活下去而發生社會動亂。因此,他們把“福利國家制度”作為階級對抗的一種緩衝器,用來削弱工人運動以維護社會資本再生產所要求的共同的外部條件。同時,戰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生產力在一定時期的迅速發展,也為“福利國家制度”的推行提供了物質基礎。所以,“福利國家制度”是現代資本主義條件下階級矛盾趨於激化、戰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的產物。

經歷階段

戰後“福利國家制度”的發展,大體上經歷了三個階段﹕40年代後期到50年代,是它的形成階段。戰後初期,那些遭受戰爭巨大破壞的國家,都處於社會產品嚴重短缺,人民生活十分困難的狀態。這些國家的政府,就以保障每個公民獲得當時條件下的一般生活水平為口號,開始建立起適應當時經濟恢復和發展需要的“福利國家制度”。60年代到70年代初期,是它的發展階段。這時,隨著經濟比較迅速的發展和社會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壟斷資產階級進一步推行所謂“高福利”政策,使政府舉辦的社會福利項目增多,開支空前增長。從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是它日益陷入困境,以致不得不進行調整的階段。在1973~1975年經濟危機以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普遍陷入經濟發展滯緩、財政赤字擴大、通貨膨脹嚴重的困境,龐大的社會福利開支愈益成為國家財政的沉重負擔,“福利國家制度”也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於是,統治階級的代表人物紛紛提出要對福利主義進行“重新估價”。近些年來,許多國家的政府開始對“福利國家制度”進行調整或“改革”,竭力控制和削減社會福利開支。

實質

社會福利和工資,雖然都構成工人的收入,但二者在形式上是有區別的。工資是每個資本家支付給本企業在業工人的勞動力價格的轉化形式,而社會福利是國家在全社會範圍內對國民收入進行再分配的轉化形式。工資造成工人的全部勞動都已經獲得報酬的假象,而社會福利由於已經同每個工人的現實勞動分離,則造成它是工人的一種無償收入或“額外”收入的假象。要揭露後一種假象,必須從以下兩點出發﹕一是把各個工人互相聯繫起來,作為一個總體即整個工人階級來考察它的再生產過程;二是把每個工人一生中的各個時期(如未成年時、就業時、失業時、年老退休時等等)互相聯繫起來考察,即考察他一生的勞動力再生產的全過程。由此就可以找出社會福利費用的真正來源。

費用的來源

國家支出的社會福利費用的來源是﹕大部分來自各種社會保險稅,而社會保險稅一般是由工人和企業主共同負擔的。由工人繳納的那部分社會保險稅,是對工人工資收入的直接扣除。社會福利越多,社會保險的稅率和稅額就越高,對工資的扣除也就越多。因此,無產階級是用自己在業工人工資的一部分,來保障那部分失去工資收入的工人及其家庭的生存﹔每個工人是用自己在業時的工資一部分,來保障自己失去工資收入時的生存。由企業主繳納的那部分社會保險稅,實際上也是由工人階級負擔的。企業主上繳給國家的這種稅,不同於公司利潤稅。它並不計入公司納稅前的利潤中,而是同支付給工人的工資一樣計入商品成本價格的。它是國民收入中可變資本的一部分,即由工人再生產出來的勞動力價值的一部分。只是在形式上,這部分勞動力價值沒有直接支付給工人,而上繳給了國家,由國家根據社會勞動力再生產的一些共同性需要來統一使用。因此,工人階級完全是用自己的必要勞動來保障自己生存的。它還有一部分來自社會保險稅以外的國家財政資金。但是,國家財政資金的主要來源是稅收,而稅收的主要部分是個人所得稅,還有各種各樣的間接稅。這些稅的很大一部分也是由工人繳納的。至於國家財政資金的其他來源,如發行公債,實際上也要依靠增加對人民的稅收來還本付息﹔大量發行紙幣,必然造成通貨膨脹,物價上漲,結果還是加重人民的負擔。所以說,由國家財政負擔的那部分社會福利費用,絕大部分仍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即歸根結柢仍是由工人階級自己負擔的。

社會評價

綜上所述,社會福利是社會勞動力總價值一部分的轉化形式。每個工人,通過納稅後工資而取得的勞動力價格,一般都低於他的勞動力價值。因此,所有個別勞動力價格的總和,小於社會勞動力的總價值。這兩者之間差額的很大一部分,通過稅收等方式集中到國家手中,由國家以社會福利的形式進行再分配。對於整個工人階級來說,社會福利並不是什麼無償收入或“額外”收入。社會福利的發展也同工資的增長一樣,被限制在必須保證而不能損害資本積累的範圍之內,並依據其需要而變動。由此可見,各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推行的所謂“福利國家制度”,並沒有改變社會生產關係的資本主義性質,而只是在新的社會經濟政治條件下,壟斷資產階級通過國家對國民收入的再分配,來保證資本積累和繼續維護其統治的一種方式,從而是整個現代資本主義剝削制度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