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舅氏文

《祭舅氏文》是清代文學家劉大櫆創作的一篇祭文。這篇祭文遵循一般祭文的格式,開頭交代祭奠的時間、致祭者,中間用簡捷的語言概括出舅父的品性、為人,感嘆蒼天“絕其嗣續”,在品行端方與身後淒涼的對比中,寄寓了作者對舅父逝世的悲痛情愫,篇末則用“尚饗”表示希望死者來享用祭品。這篇祭文立意別致,層層遞進,如泣如訴,悲愴之情充溢於字裡行間,讀來感人肺腑。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祭舅氏文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劉海峰詩文集
  • 文學體裁:祭文
  • 作者:劉大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祭舅氏
維年月日,劉氏甥大櫆,謹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於舅氏楊君稚棠先生之靈。嗚呼舅氏!以君之毅然直方長者,而天乃絕其嗣續,使煢煢之孤魂,依於月山之址。櫆不肖,未嘗學問,然君獨顧之而喜,謂“能光劉氏之業者,其在斯人。吾未老耄,庶幾猶及之見矣。”嗚呼!孰知君之忽焉以歿,而不肖之零落無狀,今猶若此。尚饗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舅氏:劉大櫆的舅父楊稚棠,生平事跡不詳。
⑵維:發語詞。
⑶清酌:清酒。庶羞:多種菜餚。
⑷毅然:剛強的樣子。直方:正直。長者:有德行者,多指性情謹厚的人。
⑸嗣(sì)續:後代。
⑹煢煢(qióng):孤獨無依貌。
⑺不肖:不似,原指兒子不像父親那樣賢能。猶言“沒出息”。也用作自稱的謙詞。
⑻其:猶“將”,將要。
⑼老耄(mào):年老。耄,老。
⑽庶幾:也許可以。表示希望。
⑾無狀:無善狀,無成績。
⑿尚饗(xiǎng):亦作“尚享”,希望死者來享用祭品。祭文常作結語。

白話譯文

某年某月某日,劉氏外甥劉大櫆,謹用清酒佳肴的祭品,獻祭在舅舅楊君稚棠先生的靈前:唉呀,舅舅!因您具有那樣堅強果敢,忠直方正的美德,上天竟然斷絕了您的後嗣,使得您孤獨無靠的孤魂,依託在月山的腳下。大櫆我不賢,不曾有學習和叩問,但是唯獨有您照顧我而內心歡喜,說:“能夠光大劉氏一門的事業的,大概就在這個人!我還沒有到太老的年齡,或許還可以趕得上看見他功成名就的日子。”唉呀!誰能知道您突然地去世!而不賢的我衰敗而沒有功名,到今日還是這樣。希望您享用祭品。

創作背景

劉大櫆與楊稚棠雖為甥舅,實同子父。楊稚棠性格剛直,終生不得志,因患癰病而卒於康熙六十年(1721年)六月廿七日。這篇祭文就作於康熙六十年(1721年)六月廿七日之後,是劉大櫆為其舅父楊稚棠所作的祭文。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是劉大櫆為其舅父楊稚棠所作的一篇祭文。其舅父生平事跡不詳,但從本文及有關的資料推斷,他大概是個品行端正、性情耿直、生前不遇、身後淒涼的人。
這篇祭文遵循一般祭文的格式,開頭交代祭奠的時間、致祭者,篇末則用“尚饗”表示希望死者來享用祭品,但中間部分卻別出心裁,一脫傳統祭文追述、頌揚死者生前事跡與功業的窠臼,先用簡捷的語言概括出舅父的品性、為人,感嘆蒼天“絕其嗣續”,在品行端方與身後淒涼的對比中,寄寓了作者對舅父逝世的悲痛情愫。然後,文章立足於自我,回憶了舅父生前對自己的賞識與期望,這裡既包含有長者對晚輩的關切之情,又有一種超越輩分關係的知遇之感,而舅父的“忽焉以歿”,對作者來說,不僅僅是失去了一位親近的長輩,更是失去了一位知己,這真是令作者長號痛哭。尤其是作者聯想到自己至今“零落無狀”的境遇,更覺得無顏以對親人的地下之靈。這裡作者雖然沒有直言自己的心境,但從行文中我們完全可以感悟到他的落魄之悲及對舅父感恩之深。
文章於“而不肖之零落無狀,今猶若此”後戛然而止,猶如哭訴於靈前的孝子因過度悲傷而泣不成聲一樣,其內心的巨大悲痛是可以想知的。悼人而傷己,乃是古代祭文的傳統手法之一,而像《祭舅氏文》這樣言簡意豐、真情畢見、含蓄優美、淡極妙極的祭文卻實不多見。

名家點評

南昌大學教授段曉華《續古文觀止譯註》:“這篇短章,只有一句生平,一句贊語,重點在借舅氏的生前期望,抒發自己‘零落無狀’的人生感慨。未嘗不情事兼備,簡潔而有餘味。”

作者簡介

劉大櫆(1698~1780年),清安徽桐城(今樅陽)人,桐城文派領軍人物。早年抱明經致用之志,但屢試不中,遂“退而強學棲遲山隴間”。劉大櫆好工文辭,以才氣著稱。他的文學活動,主要在乾隆時期,創作了大量詩歌、散文,他的文章既少歌功頌德、妝點“盛世”,也不多指斥時政、揭露現實黑暗,代表著下層正統知識分子的一般思想狀況。他論文強調“義事、書卷、經濟”,主張在藝術形式上模仿古人的“神氣”、“音節”、“字句”,是繼方苞之後桐城派的中堅人物。著作有《歷朝詩約選》93卷、《論文偶記》1卷,纂修《歙縣誌》20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