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楊慰農先生文

《祭楊慰農先生文》是清代張裕釗創作的駢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祭楊慰農先生文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者張裕釗
  • 作品體裁駢文
  • 性質:祭文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維某年月日,門下士張裕釗、裕鍇,謹以酒醪牲體魚臘之儀(1),致祭於慰農先生之靈。
烏乎!在昔我聞,師及先子(2),總角斷金(3),至於沒齒(4)。維鍇與釗,甫童而鬌(5),俶從師游(6),先子命我。我實不材,瓦礫樗薪(7),師一見之,如途獲珍。加我於膝,飫以聖文(8),欲落其實(9),日糞傾碕(10)。琯釗敞罔(11),或羈或馳,樊山嵽嵲(12),漾水渺彌(13)。風豗雲霾(14),望師千里。中師假歸,先子逝矣。辱師親吊,室未皇入(15),問所臧地(16),往睇而泣(17)。誠結於中,匪世所及。惟師遇物,斯厚有倍,尤於舊故,終始不怠。骨肉之愛,延於兩世。
立今追往,—一可涕。自先子歿,怛焉靡恃(18),豈知今日,師又逝只(19)。煢煢藐孤(20),如籜斯委(21)。學既不進,行復不植。百靡一成,孤公盛德(22)。奠此醪羞,以誌哀惻。尚饗!

作品注釋

(1)醪(láo):本指汁滓混合的酒,即酒釀。引申為濁酒。魚臘(xī):乾魚。臘,曬乾。
(2)先子:對已故父親的稱呼。
(3)總角:兒童的髮髻。代指童年時代。斷金:喻十分牢固的友誼。《易經·繫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4)沒齒:終身,一輩子。
(5)鬌(duǒ):嬰兒留而不剪的一部分頭髮。此言年齡幼小。
(6)俶(chù):開始。
(7)樗(chū):木名,即臭椿。樗木質地鬆散,喻不中用之材,常稱樗材。
(8)飫(yù):飽食。引申為飽足,充分。
(9)落:得到。
(10)糞:施肥。喻培養。傾碕(qí):傾斜的堤岸。
(11)敞罔:同“悵惘”,失意貌。
(12)樊山:山名。在湖北鄂城縣西北。又名袁山。嵽嵲(diéniè):山高貌。
(13)漾水:古水名。泛指漢水上源。
(14)豗(huī):撞擊,轟響。霾(mái):陰沉。
(15)皇:通“遑”,暇。
(16)臧:通“藏”,埋。
(17)睇(dì):原意是目光流盼。此處猶“看望”。
(18)怛(dá):痛苦,悲傷。
(19)只:表感嘆語氣。
(20)藐孤:年幼的孤兒。藐,小,幼稚。
(21)籜(tuò):筍衣,竹筍的殼皮。委:卸落,喻拋棄。
(22)孤:負,辜負。

作品賞析

亡者是張裕釗兄弟的老師,又是他父親的摯友。這篇祭文不涉及亡師生平中的其他品行和事跡,扼要集中地敘述兩世友誼,這樣更利於表達情感的趨勢,突出作者記憶中最深刻的印象。

作者簡介

張裕釗(1823—1894),字廉卿,湖北武昌人,桐城派後期重要作家之一。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舉人,官至內閣中書,在南京、武昌、保定等地主持過書院。曾師事曾國藩,與黎庶昌薛福成吳汝綸並稱“曾門四弟子”。他有較強的愛國思想,希望在不觸動帝制的前提下改良政治,使國家富強起來。著有《張廉卿先生文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