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臂城遺址

神臂城遺址

神臂城(老瀘州城)遺址位於四川省瀘州市市區東30公里合江縣神臂城鎮老瀘村,亦稱鐵瀘城。是長江經濟帶上游地區重要的歷史文化節點和唯一經歷戰爭時間最長的宋元古戰場遺址。

遺存有1100餘米的石砌宋城城垣,兩道保存較完整的石砌拱形城門,以及炮台、護城池、較場壩、地下坑道、一字城、練兵教場、蓄水池、舂米足碓、炮台、烽火等遺址。還有無數當年軍事及生活設施遺蹟。獨特的山形孕育了豐富的人文景觀和佳話,如劉整降元和許彪孫託孤摩崖石刻和迄今為止國內最大的玄武圓雕石刻等都極具現實的科學研究價值,也是珍貴的愛國主義教育文物教材。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神臂城遺址
  • 地理位置: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神臂城鎮老瀘村
  • 占地面積:東西長25公里,南北長1公里
  • 開放時間:24小時
  • 門票價格:無
  • 著名景點:一字城·“蛇盤龜”圓雕·“劉整降元”·“許彪孫託孤保子”石像等
  • 時代:南宋
  • 所在地區:四川省瀘州市
  • 級別批次: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編號:7-0409-1-409
簡介,歷史變遷,主要景觀,價值,旅遊出行,地圖信息,

簡介

四川安撫置制余玠為抗擊蒙軍,構建了重慶合川釣魚城及四川宜賓登高山城等十七座山城。神臂城即是十七座山城中之一。
神臂城(老瀘州城)遺址位於四川省瀘州市市區東30公里合江縣焦灘鄉老瀘村神臂岩上,亦稱鐵瀘城。南宋淳祐三年(1243)為避蒙古軍襲擊,知州曹致大按照四川安撫制置使余玠山城防禦計畫修建,同年遷州治於此。
城東西長25公里,南北長1公里,沿神臂岩頂邊緣構築為城。東面設耳城、護城池。從淳佑三年至宋景炎二年(1277),瀘州軍民與入侵蒙軍在神臂城拉鋸爭奪長達35年之久,曾先後5次易手,戰況異常慘烈,直至守城軍民全部戰死,在四川當年近百個抗擊蒙軍入侵的堡壘中,屬於最慘烈的犧牲戰場之一。瀘州神臂城保衛戰,對保護重慶,延緩南宋王朝覆亡起到重要屏障作用,民間因此有“天生的重慶,鐵打的瀘州”之說。聯合申報川渝地區宋末抗元遺址群,有利於研究宋元時期的政治、軍事、建築藝術等各個領域。 

歷史變遷

神臂城坐落長江北岸,三面環水,南北寬800米,東西長1200米。北接太伏鎮,隔江為彌陀鎮、大橋鎮。距合江縣城30.2公里,瀘州城30公里。南宋·淳祐三年(1243年)築城,遷潼川府路、瀘州安撫司和瀘州治所於其上。
宋元交替的戰爭中,蒙古軍計畫從四川順流席捲江浙。南宋則在四川沿江擇險築城,構築“山城戰略防禦體系”。在這個體系中,神臂城與釣魚城分別控扼長江嘉陵江,拱衛重慶,屏障南宋半壁河山,最具戰略價值。
神臂城守將劉整籍瀘州並所領15州、軍,戶口30萬叛降蒙古,蒙宋戰局便急轉直下。劉整建議“攻宋方略宜先從事襄陽”,元軍改從江漢平原突破,滅亡了南宋。“亡宋賊臣,(整)罪居首。”
釣魚城打死蒙哥大汗名揚中外,《元史》記載54起;神臂城五易其手反覆殊死爭奪,《元史》記載67起。
神臂城因山包砌,懸崖峭壁處不築城牆。東面相對平緩,城牆外面加築子城、炮台和護城池。城內城外,有一字城和地下坑道相通。江上建為水寨,構成完整的水陸立體防禦體系。以構築最具特色唯一受到宋理宗皇帝嘉獎。現存宋建城牆1100餘米,以及其他軍事、市政設施,是保存最為完整,最壯觀的蒙宋戰爭長江上游古戰場遺址。
神臂城歷史價值巨大,構築設計和江上灘險通過機制,極具現實的科學研究價值;保護區內人文遺蹟眾多,玄武圓雕全國罕見;劉整降元石像,更是珍貴的愛國主義教育文物教材。

主要景觀

古城垣
整座城池周長3365米,凡懸崖峭壁處,皆因山險為城,沒有城垣。如大岩上、觀音岩等地方,懸崖陡削,沒有築城的痕跡,因為沒有築城的必要。今存城垣1100餘米,高度在5.12—6.50米之間。其中東側569米保存最為完好。
一字城(奪水城)
山體南面,緊靠校場壩之西(上遊方向),與江岸垂直一壘長堤,起自江岸,堤長121米,前端(江邊一端)形如碉堡,高12米,略呈半球形,當地人稱“萬年墳”, 一稱“萬人墳”。保存較為完好。
老瀘州一字城斷頭堡(萬年墳)老瀘州一字城斷頭堡(萬年墳)

東門外護城堤(耳城)
兩道。在東門外150米處,與東門平行。一道長396米,一道長160米,高2.5左右。左右兩端築為炮台,已毀,只余余台基猶可辯識。護城堤的左端臨崖,右端有條寬約1米的青石板路蜿蜒通向山下。保存較差。
紅菱池、白菱池(護城池)
布局在通向山下石板路的兩側,護城堤前方200米處。左名紅菱池,右名白菱池。面積各約30畝。保存較好。紅菱池今日仍然蓄水灌田;白菱池的三分之二已改為農田。附近的一些坡地,可以看到有若干“丁”字形石條砌成的石坎。城外築城(耳城),城下鑿池,層層設防,只有一條獨路進城。
大中壩宋軍水寨遺址
在山南江心的大中壩(江心島)。長約2000米,闊約600米。水寨已毀,遺址猶存。與合江石盤寨、瀘州余甘渡並為當時南宋瀘州的水軍基地。分別載在《宋史》和《永樂大典》。
府、州衙門遺址
黃氏壩古代合江縣城“濟民市”遺址
神臂城長江南岸合江縣大橋鎮江邊的黃氏壩,當地人稱 “華陽縣”。地面舊有古城城門、望柱和官衙遺存,收集到一批出土文物。其中的數枚陶丸,經碳—14同位素測定其年代為距今800年±80年,大約相當於蒙宋戰爭時期。地下約1米深處,有排列整齊的古城街道石板。壩上及附近有朝元寺、王爺廟、官防寺、城隍廟等廟宇遺址,南面山岩上摩崖造像十有餘龕,其中一龕立佛高約4米有奇。專家勘察查明,這裡是當年宋將呂文德反攻神臂城時隔江砌石為壘的處所,也就是元代的合江縣縣城。
宋代古井
現存7口,分別是鐘鼓樓井、寨門口井、海螺井、大岩上井、西門井、苗嘴上井、木魚山井。清澈見底,水質上乘,湧水量大,足夠保護區內700人和大牲畜飲用。其中海螺井井深7米,井口呈半弧形,長2.5米,最寬處1.7米,井底有一海螺狀凹洞石板。天旱,這塊海螺狀的岩石,可以用口吹響發音。
蛇盤龜”(玄武)圓雕
玄武(蛇盤烏龜)石刻玄武(蛇盤烏龜)石刻

在山北麓的江邊,就石元雕刻為龜、蛇。刻於明代,大而壯觀,全國罕見。龜高1.88米,周長20米,蹲在地下,挺胸昂首,直望北方,龜的腹背被粗如大碗的蟒蛇纏繞,蛇長21.5米。逼真生動,栩栩如生。雕刻工藝精湛,迄今保存完整,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近旁舊有明建真武廟,已毀。玄武象屬北方。真武為北方之神。此元雕應亦明代之物。北方壬祭水。就其功能而論,當為鎮伏凶灘水怪。
“大土地”石像
刻在校場壩西北角巨石上,保存完好。背東向西,半身,高1.8米,寬1.2米,方頭大耳,身著朝服,身材魁偉,儀表堂堂。
陳世松等《宋元之際的瀘州》:“它很可能塑造的是一位有如許彪孫那樣的南宋官員,在老瀘州城陷之際,身著朝報,從容赴難;也可能塑造的是一位不知姓名的戶曹那樣的南宋官員,在劉整的屠刀之下,獨自‘立東廡’,向東(向南宋臨安朝廷所在的長江下游)拜闕,大義凜然地殉節。包含著後人對於不屈獻身的忠義之士的緬懷和紀念。”
“劉整降元”石像
“許彪孫託孤保子”石像
刊刻在《劉整降元摩崖》右側4米處石壁上的元代摩崖。石像雙肩並垂,左臂伸出。戟指劉整,貌若甚怒。當地人云:臂上原托有一“小孩”。現已脫落。
《宋史》卷449《許彪孫傳》:“許彪孫,顯謨閣學士奕之子也。為四川制置司參謀官。景定二年,劉整叛,召彪孫草降文以潼川一道為獻。彪孫辭使者曰:‘此腕可斷,此筆不可書也。’即閉門,與家人俱仰藥死。”
杭州西湖岳飛墓前,有秦檜四奸綰鎖長跪、遺臭萬年醜像。神臂城(老瀘州)這兩龕石像,與秦松四奸比醜東西,異曲同工,警惕百代。是極其珍貴的愛國主義教育文物教材。風雨侵蝕,保護刻不容緩!
“放船依近西流”題刻
“節婦漕”碑
“利濟群生”題刻
“公實生我”題刻
“賢良世濟”題刻
合江縣神臂城遺址上,我們還可以看到南門外直貫江渚的"一字城"和斷頭堡、練兵教場、蓄水池、舂米足碓、炮台、烽火等遺址。解放後,隨著基礎設施的建設,神臂城出土了一些地下文物,如銅鏡、銅壺、銅印和一些宋代的陶瓷器。

價值

神臂城遺址的價值是凝結在歷史文化中的一般人類勞動,當時所建的神臂城遺址是軍事史上憑險而守的經典建築和川渝軍民智慧與勤勞的結晶,它具有明顯的雙重特徵,神臂城遺址的原貌已蕩然無存,昔日的雄偉壯觀已看不到了。給我們留下來的不僅是有形的文化遺存,而且還留給我們精神層面上的文化遺產。如今的神臂城作為古戰場雖已成為歷史,也沒有了昔日的軍事作用,但它可歌可泣的歷史,仍然能夠鼓舞人們的堅強意志,激勵人們的愛國情感,它讓我們感受到古人在忠義為國的信念下所鑄成的眾志成城的抗敵精神。

旅遊出行

 
門票:無
開放時間:全天
主要景點:東西長25公里,南北長1公里,沿神臂岩頂邊緣構築為城。東面設耳城、護城池。東北和東南兩角有炮台。現存有東門、神臂門和南門外直貫江渚的一字城和斷頭堡、練兵教場、蓄水池、舂米足碓、炮台、烽火等遺址。

地圖信息

地址: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