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東晉民間傳說人物)

祝英台(東晉民間傳說人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祝英台,會稽上虞(今浙江上虞縣豐惠鎮)祝家莊人。東晉時期女性歷史人物。

祖籍山西太原,美麗聰穎,自幼隨習詩文,深慕班昭、蔡文姬的才學,恨家無良師,一心想往杭州訪師求學,遭到祝員外拒絕。祝英台求學心切,便女扮男裝,遠去杭州求學。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學的書生梁山伯,一見如故,相讀甚歡,在草橋亭上撮土為香,義結金蘭。不一日,二人來到杭州城的萬松書院,拜師入學。從此,同窗共讀,形影不離。祝父思女,催歸甚急,祝英台只得倉促回鄉,被迫許配給太守之子馬文才。美滿姻緣,已成滄影。

後來,梁山伯成為鄞縣令,憂鬱成疾,不治身亡,遺命葬於鄮城九龍墟。祝英台聞聽噩耗,誓以身殉。出嫁之時,繞道前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慟感應下,風雨雷電大作,炸開墳墓,祝英台翩然躍入墳中。墓壤合攏,風停雨霽,彩虹高懸。梁祝化為蝴蝶,在人間蹁躚飛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祝英台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紹興
  • 出生日期:公元377年
  • 職業:祝家莊千金
  • 典故:梁祝化蝶與山佰訪友
人物設定,其他版本,考據,遺蹟,戲劇藝術,歌仔戲,越劇,川劇,粵劇,電影,動畫,螢屏版本,

人物設定

晉室南遷,士人平民紛紛相隨,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漢族南遷和多民族融合,影響漢晉政治格局,占據經濟文化舞台的士族,僑姓有王、謝、司馬、殷、何、庾、桓、郗、許、曹、 江以及阮籍的後裔,江南士族有周、賀、顧、紀、孔、戴、袁、虞、乾、葛等,其中多數游止或世居會稽(紹興),史稱“今之會稽,昔之關中”的第一大都市。會稽多諸豪右、民物殷阜,王公妃主、邸舍相望。
祝家的上兩代曾經數度為朝廷效力,追隨祖逖陶侃桓溫等大軍北伐中原,並且收復了原來西晉洛陽,一度進軍陝南。祝英台的童年時期,經常聽到長輩們敘述征戰的故事,小小的心靈中便立下了志願,要成為一個效命疆場的巾幗英雄
383年,淝水之戰,前秦苻堅以投鞭止流之勢,動員百萬人馬,大舉攻晉,東晉宰相謝安邊下圍棋邊指揮晉軍反擊,區區八萬之師,竟然在他的侄兒謝玄的巧妙運用下,把來犯之敵打得落花流水,也留下許多美好的故事,如“八公山上,草木皆兵”“風聲鶴唳”。祝英台當時正度過她多彩多姿的童年,巾幗英雄沒有當成,卻熟讀經史,成為了遐邇皆知的才女。有學者認為祝英台原型是會稽內史夫人謝道韞。
晉代經濟中心會稽郡祝英台晉代經濟中心會稽郡祝英台
祝英台不是屬於那種雲鬢花顏,嬌婉柔麗的女子,相反地卻是一位活潑爽朗而略帶幾分男性氣概的閨閣人物,為了滿足她不能馳騁疆場的遺憾,遂降格以求地說服了父母,女扮男裝,到會稽城負笈遊學,這時她只不過是剛滿十四歲而已。
正值陽春三月,一路上桃李芬芳,江南草長。祝英台與服侍她的家人緩緩前行,在一處風光明媚,雜花生樹的路旁小亭中,邂逅了由鄮縣梁山伯(一說紹興人),雙方一見如故,相談甚歡,於是結為異姓兄弟,結伴同行,不日到了會稽大都市(紹興)的“崇綺書院”,拜師入學,朝夕勤苦攻讀詩書。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三年時間,彈指一揮,略嫌木訥而且長祝英台一歲的梁山伯,竟然沒有發覺祝英台是個女孩。
三年時間不算短,耳鬢廝磨,日久生情。祝英台多次顯示愛戀之意,又恐怕稍有不慎便會弄得不可收拾;而梁山伯一本兄弟之情,並沒有特別的感受。恰好祝英台的母親生病,祝英台倉促回鄉,梁山伯依依不捨地送了一程又一程。
不久,梁山伯便風聞到祝英台居然是個紅粉佳人,而且回鄉後便許配給了鄮縣姓馬的人家。人非草木,梁山伯迫不及待地趕到祝家,豈奈木已成舟,只有淚眼相向,悽然而別。真是相見莫如不見,多情還似無情。
三年的同窗,一同切磋學問,相互照顧扶持;風嫠展書讀,挑燈寫文章;春來花叢溫步,秋夜暢談理想;關懷疾病,分享歡樂。點點滴滴的往事都化作刻骨的相思,一點相思,萬種柔情,從記憶的深處如春蠶吐絲,綿綿不絕。
怪只怪梁山伯太不解風情,怪只怪祝英台沒有把自己對梁山伯的情意,適時地告訴父母,在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情況下,答應了門當戶對的馬家求婚。既然有了婚約,便不能隨意更改,當時是士族之風盛行,重門第,講閥閱。祝、馬兩家都是由北方遷來的體面人家,祝家是不可能因照顧小女兒的情意而丟掉臉面的。
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以生死相許……。祝英台明白自己是深深愛著梁山伯的,她以為梁山伯並不愛她才答應馬家求婚,梁山伯向她一吐衷腸,她可是肝腸寸斷。人世事,幾圓缺。婚約!婚約是不能廢的,怎么辦呢?痴情的女子用上了“拖延戰術”,希望借時間來改變一切。主意既定,祝英台私下派人送信給梁山伯,希望他暫時隱忍一切,努力求取功名,以圖借垣赫的聲勢來扭轉一切,並表示對梁山伯海枯不爛,此情不渝。
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祝英台已經是年近二十歲的人了,過去十四歲出嫁的閨女多的是,十七八歲更是公認的適婚年齡,雖然馬家一再催促,父母也心急如焚,祝英台就是不肯點頭答應.甚至不惜以死相脅,終於得到雙方家庭的允許,婚事等到祝英台過了二十歲生日再說。
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在愛情這一偉大動力的驅使下,梁山伯終於獲取了功名,又恰好被皇帝任命為貿城縣令,鄮縣就是今日的浙江寧波。寧波在甬江姚江匯流的地方,距海約四十里,江水清澈深泓,無灘險淤沙,便於舟船航行,到了唐代,這裡成為日本人入貢和貿易的要道。東晉的時候雖然還沒有與海外來往,然而商衢繁榮,舟揖輻輳,已經頗具大商埠的氣勢了。
梁山伯到任以後,忙著施政聽訟,暫時還不便專注自己的私人事務,等到一切都就緒以後,衡情度理又不便貿然行事。貿城馬家世代為官,宗族繁盛,梁山伯實在想不出什麼充分的理由來橫刀奪愛。因愛故生憂,因愛故生怖。憂心如焚,悶悶不樂的梁山伯終至於一病不起,溘然而逝。
就像是晴天霹靂,祝英台先是目瞪口呆,繼而放聲大哭,既哭梁郎的可憐,也哭自己的可悲,更哭梁郎的無能。這邊是愁雲慘霧,了無生趣;那邊是催婚使者不斷。祝英台的父母用盡了方法,一面好言相勸,一面苦苦哀求,祝英台萬念俱灰,而且也再沒有理由加以搪塞,於是心思一橫,答應了擇吉出嫁馬家。
梁山伯死後,他的親友遵照他的遺願將他葬在鄮城西郊邵家渡山麓,意思是要一睹祝英台出嫁時喜船路過的風采。祝英台自然是為了情郎,非要在出嫁時經過邵家渡不可了。更提出要到昔日的同窗好友梁山伯的墓上去祭拜一番的要求。篤念舊誼,益見多情,雙方家長自然也不便峻拒。
北方人結婚時,新郎騎馬,新娘坐轎;南方人,特別在江南水鄉,結婚時多乘舟船。祝英台的喜船經過邵家渡時,馬家迎親執事人等,原想順風急駛,讓船來不及靠岸就駛過邵家渡,如果要拜墓,等三朝過後與新郎雙雙前往也不為遲。誰料船至邵家渡時,忽然狂風大作,江面波濤洶湧,喜船連忙靠岸避風,祝英台也就從容上岸.前往梁山伯墳前祭拜。一聲哀號,傷心欲絕,剎那間天搖地動,飛砂走石,白晝灰瞑,就在迎親和送親的執事人員大驚失色時,忽見墳前裂開一條一尺多寬的隙縫,說時遲那時快,祝英台一躍而入.轉瞬風停地平,一切恢復正常。
其實,祝英台在答應出嫁的時候,便抱定了以身殉情的決心,她想過投江,自縊,總覺得不及親到梁山伯的墳前撞碑為佳,本來是打算祭拜以後,一頭向墓碑上撞去以結束自己的生命,不料卻天從人意,省去了許多周折。當時的人都認為是天意,連朝廷都嘖嘖稱奇,如果仔細探究起來,那天大約是龍捲風加上地震湊巧與祝英台拜墓的事湊在一塊而已。
不管怎么說,這事是很感人,宰相謝安奏請孝武帝,敕封該地為“義婦墳”,並立廟祀奉。
晉安帝時,國家多難,梁山伯又屢顯靈異為國效勞,為地方消災,於是被敕封為“忠義王”。後來邵家渡的山坡上,時有大蝶雙飛翩翩,據說黃色的蝴蝶就是祝英台,而褐色的蝴蝶就是梁山伯。
被人稱之為:“三生慧業,不耐浮塵,寄思無端,抑鬱不釋,韻淡疑仙,思幽近鬼。”“騷情古調,俠腸雋骨,隱隱奕奕,流露子豪楮間。”著名的清代大詞人,相國公子納蘭容若寫了一首題為《蝶戀花》的情詞:
“辛苦最憐天上月,一昔如環,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輪終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無那塵緣容易絕。燕子依然,軟踏簾鈞說。唱罷秋墳愁未歇.春叢認取雙棲蝶。”結語把永恆的愛情寄托在化蝶上,就是用祝英台與梁山伯的事跡來抒寫胸中的塊壘。
至今寧波城西十五里的高橋鄉,倚山面水的山坡上,尚有一座構築精緻的廟宇,門題:“敕封忠義王廟”,廟內即供奉著官服的梁山伯和穿新娘子衣服的祝英台,廟前有一段雕著大荷花的石板路,盡頭有一座精巧的石拱橋,叫“夫妻橋”。廟右就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墳。廟後有兩人的寢殿,仿照臥室布置,寶帳繡榻,明鏡香櫥,榻前放有男女繡花拖鞋;櫥中懸掛梁山伯的袍服冠帶和祝英台的羅衣繡裙。廟前的楹聯寫著:“精忠不二昭千古,大義無雙冠五洲。”
相傳農曆八月二十一日是祝英台殉情的日子,從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東晉末年開始,直到現在,每年從八月初開始直到月底,四面八方的水陸香客,絡繹不絕地前往忠義王廟進香,尤其是青年男女更是成群結隊燒香許願,並在墓地繞行一周。以符合長久以來的古老相傳的一句俗諺:“若要夫妻同到老,梁山伯,祝英台墳上繞一繞。”寧波在宋代以後,成為對外通商的四大口岸之一,歷代古蹟甚多,如天童寺霞嶼寺等,而遊人最多,名氣最大的仍是忠義王廟。

其他版本

關於梁山伯與祝英台這兩個人,有其他版本傳言:梁是明代人,祝是南北朝人,兩者相隔千年。祝本是俠女,劫富濟貧,曾三去馬太守家盜銀,最後中馬之子馬文才埋伏死於亂刀之下。百姓將其厚葬並在墳前立碑,年久,該碑下沉於地下。梁為浙江寧波府鄞縣縣官,清正廉潔,中年喪妻,無子,死後入葬時刨出祝之墓碑,眾惋惜之餘又不忍拆除祝墓,可是,為梁擇地而葬又似不妥,故合葬,立碑,黑者為梁,紅者為祝……從此敷衍出動人的傳說,據查證,此記載最初版本為82年報刊山海經蒐集的浙東民間百姓口頭故事,並非歷史資料記錄,該文作者曾於86年從慈谿給編者來信說:“梁山伯與祝英台是兩個朝代的人,祝英台是女俠,梁山伯是清官,兩者墓穴碰巧在一塊的傳說故事”是年輕時曾做小販的同村的民間醫生講給他聽的,而這位鄉村醫生又是從寧波中山公園聽一位老人講的這個故事。當時公園內有好幾個人在講梁祝愛情故事,這個鄞縣老翁搖搖頭說:‘都是亂話!'這位鄉村醫生便上前動問: ' 老伯,他們講的是亂話,那真話究竟是怎樣的呢?'鄞縣老翁便講了這個故事。”,因此該文作者將這位寧波公園老翁講述的故事刊登在了報刊山海經上,而事實上根據晉代謝安有感於梁祝故事上報朝廷,封祝英台墓為“義婦冢”的歷史事實以及早在唐朝、宋朝、元朝均有眾多權威史籍及名家的文學著作明文記載兩人姓名及生平事跡來看,此“梁祝屬於兩個朝代”的說法並不歷史文獻記載,而是民間百姓的主觀臆想,其可信度有待商榷。 有關梁祝的主要考古發現和史料記載:
祝英台(東晉民間傳說人物)
(1)據魏晉史學家考證,“梁祝”故事發源於河南省駐馬店汝南縣馬鄉鎮,故里遺址現有梁祝墓、梁莊、祝莊、馬莊、紅羅山書院鴛鴦池、十八里相送故道、曹橋(草橋)及梁祝師父葬地鄒佟墓等。
(2)在古鄒邑西鄰微山湖北岸的馬坡村,有一立於明代正德年間的墓碑,墓碑歷經淤積長期深埋,直到1995年才被發掘出來。這是全國現有九處梁祝墓中,唯一的一塊墓碑,全文843個字,與神話傳說戲曲截然不同,不僅載明了二人合葬的地方,還點明了地方官員指令二人合葬的原因。根據碑文記載得知,作為獨生女的祝英台,女扮男裝外出到鄒城嶧山求學讀書,自九曲村過吳橋東遇梁山伯,二人偕同,嶧山授業,晝則同窗,夜則同寢,三年衣不解,可謂篤信好學者。一日英台思鄉回家,山伯得知真相,往其門拜訪,別後不一載,疾終於家,葬於吳橋東(據鄒縣誌載此橋在明隆慶年間被淹沒),英台眼見馬家迎親將至,苦思山伯,情深意切,遂捨身取義,悲傷而死,鄉黨士夫謂其令節,從葬山伯之墓。
根據碑文記載和實地考察,傳說中的梁祝故事原地為濟寧市。其理由是:在時間上馬坡石碑是記錄梁祝故事最早的。不要說該碑根據外紀所記,即便是立於正德十一年,也大大早於晚清時期的《寧波府志》、《宜興志》;從地理方位來看符合實際,梁祝合葬墓位於馬坡村西南,距北面祝英台所在的九曲村約三公里,而距東南梁山伯所在的薄梁村約十公里,如果祝英台到嶧山求學過吳橋與山伯相遇是合情合理的。
(3)江蘇宜興的梁祝文化研究者長路曉農則認為,從歷史記載看,梁祝故事的文字記載最早在宜興。江蘇學術界、史志界、旅遊界的多位專家認為:從宋鹹淳《毗陵志》至明代馮夢龍的傳奇小說中,都有大量文字及其他證據顯示,梁山伯和祝英台系宜興人氏。
(4)梁祝文化研究專家、寧波市鄞州區文聯主席麻承照說,根據他對《鄞州縣誌》的研究,梁山伯應是鄞州人,祝英台應是上虞人。
(5)其實,“梁祝”的故事在寧波與汝南有著不同的版本。汝南傳說:在晉代,梁山伯與祝英台同窗3年,卻未能看出祝英台是女兒身,後來祝英台被許配馬家。梁山伯求婚不成,一病不起,臨死前,要求家人把自己葬在祝英台婚轎經過的路邊,讓自己看到祝英台出嫁,祝英台得知後,身穿孝服出嫁,轎子經過梁山伯墳時,下轎拜祭撞死在柳樹前。寧波傳說:梁山伯是晉代鄞縣令,是個清廉的好官,由於得罪了權貴,被殘害致死,老百姓為他修了一座大墓。而祝英台是明代來自上虞的俠女,劫富濟貧,後來被權貴殺害。當地老百姓為了紀念他們,就把兩個人合葬在一起,結“陰婚”。兩個傳說分別在兩地找到了考古證據。在汝南縣,至今留有梁山伯與祝英台墓,分列於馬莊鄉古官道兩側,出土的墓牆證明兩座均為晉代墓。梁山伯與祝英台並沒有訂婚,二人不可能合葬,這種分葬墓符合當時的風俗習慣。而在寧波,至今留有梁祝二人合葬墓。
董潔版本祝英台董潔版本祝英台
(6)梁祝傳說產生於晉朝。現存最早的文字材料是初唐梁載言所撰的《十道四蕃志》。到了晚唐,張讀所撰的《宣室志》作了文學性渲染,可見其大致輪廓:“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遊學,與會稽(即紹興)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友,方知其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逢裂陷,祝氏遂並葬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
梁小冰版本祝英台梁小冰版本祝英台
(7)現存較早、也較完整的是宋代明州(今寧波)知府李茂誠的《義忠王廟記》,文中說梁山伯生於公元352年農曆三月初一,死於373年農曆八月十六,終年21歲,未曾婚配;祝英台出嫁在374年暮春;梁山伯廟(又名“義忠王廟”)修建於397年。如記載可靠,“梁祝傳說”當產生在公元374年至397年這20多年內,完全形成則在宋代到清末。此後比較重要的文獻記載,還有明代馮夢龍的《李秀卿義結黃貞女》,清代邵金彪的《祝英台小傳》,後者出現了化蝶的結局。
(8)1997年7月,寧波的梁山伯廟出土一座晉代墓葬,墓的位置、規格和隨葬器物與志書記載的梁山伯鄞縣縣令身份和埋葬地相吻合,被認為是可信的實物資料。
(9)20世紀50年代,著名作家張恨水在創作長篇小說《梁山伯與祝英台》時,曾根據民間傳說,考證出10處起源地:浙江寧波、江蘇宜興、山東曲阜、甘肅清水、安徽舒城、河北河間、山東嘉祥、江蘇江都、山西蒲州、江蘇蘇州。
(10)有關梁祝的古蹟,已發現17處包括讀書處6個,墳墓10處,廟1座。專家普遍認為,梁祝讀書處是受梁祝傳說的影響後形成的,不能反證其源頭。

考據

南北朝時期文獻
在現存可考的記載中,最早涉及祝英台籍貫的是江蘇宜興。南齊的《善卷寺記》(作於 483-493 間),記錄了齊武帝收贖祝英台故宅建造善卷寺的事件。《善卷寺記》作於齊武帝在位期間(作於 483-493 間),距梁祝生活的年代僅130年左右,且早於《金樓子》70年左右,是現今發現的最早的關於祝英台的文字記載。。
唐代文獻
中國許多古代典籍中都記載了梁祝的故事。見於初唐梁載言的《十道四蕃志》:“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張讀的《宣室志》中寫道:“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裝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之,方知其為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鄮城西。祝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 在《鄞縣誌》、《寧波府志》、《宜興荊溪新志》中皆有記載梁祝的故事。
宋代文獻
張津《乾道四明圖經》:義婦冢,即梁山伯祝英台同葬之地也。 在縣西十里接待院之後,有廟存焉。舊記謂二人少嘗同學,比及三年,而山伯初不知英台之為女也,其樸質如此。按《十道四蕃志》雲,義婦祝英台與梁山伯同冢,即其事也。
宋《鹹淳毗陵志》載:“祝陵在善卷山,岩前有巨石刻,雲‘祝英台讀書處’,號‘碧鮮庵’。昔有詩云:‘蝴蝶滿園飛不見,碧鮮空有讀書壇’。”
元代文獻
白樸創作“祝英台死嫁梁山伯”的雜劇,不傳於今。
明清文獻
明.徐樹丕識小錄》:梁山伯,祝英台,皆東晉人。梁家會稽,祝家上虞,同學於紹三年,情好甚密。祝先歸。梁後過上虞尋訪,始知為女子。歸告父母,欲娶之。而祝已許馬氏子矣。梁悵然不樂,誓不復娶。後三年,梁為鄞令,病死,遺言葬清道山下。祝為父所逼,適馬氏,累欲求死。會過梁葬處,風波大作,舟不能進。祝乃造梁冢,失聲哀痛。冢忽裂,祝投而死焉,冢復自合。馬氏聞其事於朝,太傅謝安請贈為義婦。
和帝時,梁復顯靈異助戰伐。有司立廟於鄞縣。廟前桔二株合抱,有花蝴蝶,桔蠹所化也,婦孺以梁稱之。按,梁祝事異矣。《金樓子》及《會稽異聞》皆載之。夫女為男飾,乖矣。然始終不亂,終能不變,精神之極,至於神矣,宇宙間何所不有,未可以為證。
化蝶化蝶
明,馮夢龍情天寶鑑》:梁山伯、祝英台皆東晉人。梁家會稽,祝家上虞,嘗同學。祝先歸,梁後過上虞訪之,始知為女。歸乃告父母,欲娶之,而祝已許馬氏子矣。梁悵然若有所失。後三年,梁為鄞令,病且死,遺言葬清道山下。祝適馬氏,過其處,風濤大作,舟不能進。祝乃造梁冢,失聲哀慟。忽地裂,祝投而死。馬氏聞其事於朝,丞相謝安請封為義婦。和帝(502)時,梁得顯靈異效勞,封為忠義。有事立廟於鄞雲。
清,瞿灝《通俗編》:白仁甫祝英台。劇見宣室志,英台上虞祝氏女。偽為男裝遊學,與會稽梁山伯者同肄業。山伯、字處仁。祝先歸二年。山伯訪之,方知其為女子。悵然如有所失,告之其父母求聘。而祝已字馬氏子矣。山伯後為鄞令,病死葬貿阝城西。祝英台適馬氏、舟過墓所,風濤不能進。問知山伯墓,祝登號慟,地忽自裂陷,祝氏遂並埋焉。晉丞相謝安奏表其墓曰“義婦冢“。

遺蹟

1995年山東微山湖畔出土了一塊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梁祝墓記”碑刻。

戲劇藝術

歌仔戲

劇本原名《山伯英台》,亦是歌仔戲名劇。 電視劇《梁山伯與祝英台》,1984年5月30日於台視首播。楊麗花飾演梁山伯、許秀年飾演祝英台、黃香蓮飾演四九、青蓉飾演銀心、小鳳仙飾演馬文才和梁母、林麗安飾演師母、柯玉枝飾演祝父、吳梅芳飾演祝母、洪秀玉飾演祝兄、潘麗麗飾演祝嫂。
祝英台祝英台
 舞台劇《梁山伯與祝英台》(1968年),楊麗花飾演梁山伯。
 舞台劇《梁山伯與祝英台》(1990年),楊麗花飾演梁山伯、許秀年飾演祝英台、陳亞蘭飾演四九、紀麗如飾演銀心、洪秀玉飾演馬文才、吳梅芳飾演梁母、許仙姬飾演師母、林美玲飾演老師。

越劇

《梁山伯與祝英台》是越劇的一出經典劇目。越劇的藝術形式成型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而上虞縣(與越劇發源地嵊縣同屬紹興府)祝英台的傳說在此之前已在浙東地區流傳千載,成為當地民間文化的一部分,早在越劇《梁祝》出現前已被當地多種民間小調所取材,因此很自然地成為早期越劇的必演腳本。這些後來都與越劇《梁祝》一起促成蘇浙地區(包括上海)人民深厚的梁祝情結。在這些地方,即使不會唱越劇的人都對《梁祝》的旋律有印象,可謂家喻戶曉。

川劇

《柳蔭記》

粵劇

廣東粵劇亦喜歡以梁山伯、祝英台的故為題,不少老倌有演出過,例如:
 《梁祝恨史》,任劍輝、芳艷芬。
 《梁山伯祝英台》,林家聲、李寶瑩。
 《梁祝別恨》,文千歲、梁少芯。

電影

於1953年被拍成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由范瑞鵑扮演梁山伯,袁雪芬扮演祝英台。1954年,時任國務院總理兼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的周恩來在出席日內瓦會議時曾邀請卓別林等國際知名人士觀看此片,並將其稱作“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
邵氏電影公司亦曾將《梁山伯與祝英台》拍成黃梅調電影作品,導演為李翰祥,凌波飾演(反串)梁山伯,樂蒂飾演祝英台,此劇在1963年上映,獲得第二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最佳導演獎、最佳女主角獎、最佳演員特別獎(凌波)、最佳剪輯獎(姜興隆)、最佳音樂獎(周藍萍),同年獲第十屆亞洲影展最佳彩色攝影獎、最佳音樂獎、最佳錄音獎(王楊華)、最佳美術設計獎(陳志仁)。
1994年八月,電影“梁祝”上映,由徐克導演,吳奇隆楊采妮主演。為了因應時代的風氣,電影中將祝英台塑造成一位天真浪漫不拘禮教的女子,祝母為了讓女兒多學詩書禮儀,命她女扮男裝至她年輕時在會稽城遊學的崇綺書院讀書。電影中的書院重視書本和體育方面的均衡發展,在同學情誼的劇情中,還安排了在男校中“同性情愫”的演出。和各代版本最大的不同處,在於這齣電影讓梁山伯提前知道祝英台的身分,並且有了進一步的男女關係。除了男女情感外,這齣電影也利用人物的化妝,表現強調了東晉時代重視門第的觀念。另外,電影中有不少書生都愛吃五石散,據稱是徐克希望用來反映電影拍攝時香港年青人濫用藥物的問題。電影中用了著名的梁祝小提琴協奏曲作為電影配樂,由黃沾作詞,吳奇隆楊采妮演唱,有國語(國語)與粵語版本。

動畫

《蝴蝶夢-梁山伯與祝英台》,2003年12月31日上映,台灣中央電影公司 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聯合製作。配音演員有歌手蕭亞軒(梁山伯)、藝人劉若英(祝英台)、主持人吳宗憲馬文才)。
動畫版梁祝動畫版梁祝

螢屏版本

楊采妮——英氣勃勃
備受推崇的一個“祝英台”形象。在徐克的巧妙設計下,祝英台變成一個陽光少女,學梁山伯敲鐘的頑皮、補考時的狼狽、雙手被燙時捏著耳朵倒吸冷氣的嬌俏——楊采妮都演得非常到位。有網友說:“這樣的氣氛,這樣的輕快,我幾乎忘記了這是一部悲劇了。”
楊采妮版祝英台楊采妮版祝英台




梁小冰—— 活潑生動
17年前的港姐,上世紀90年代“無線”當紅花旦。《新梁山伯祝英台》當年熱播時,最高收視達到十三點,而梁小冰演繹的“祝英台”形象深入人心淋漓盡致。
梁小冰版祝英台梁小冰版祝英台








董潔——才氣盡現
內地版《梁祝》中董潔飾演的祝英台,活潑靈秀、純真執著、不甘世俗、不讓鬚眉、外柔內剛、敢於抗爭,是吳越文化孕育出來的一朵奇葩。她從女扮男裝去求學,到出嫁途中哭墳跳墓,有太多的精彩故事。在全劇中,董潔是一朵艷麗的紅花,既是古老的、又是全新的祝英台。董潔透露,在男生堆里生活學習了三年,祝英台除了聲音沒有刻意修飾外,騎馬、蹴鞠樣樣都來,儼然一位帥氣的才子。不過她的性別秘密,在這三年里也是一次次險被揭穿,懸念十足,讓人慾罷不能。
董潔版祝英台男裝英姿颯爽,女裝嫵媚動人董潔版祝英台男裝英姿颯爽,女裝嫵媚動人
 
賈靜雯——溫婉多情
於台灣民視八點檔熱播一時的《梁祝》中,女主角賈靜雯以精湛的演技贏得了良好收視率,而她在劇中對“祝英台”這個人物的完美詮釋——無論是對愛情的執著、堅定,還是其本身的靈氣與活潑,都讓人感到非常到位。而這也為她之後的表演奠定一定基礎。


賈靜雯版祝英台賈靜雯版祝英台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