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玄衍

祝玄衍,元朝道士,號丹陽,貴溪人。在《書史會要》中有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祝玄衍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中國
簡介,書卷,記載,自題重勒天冠山詩石本後,主要人物,

簡介

能大字。見《書史會要》。
翁方綱於〈跋天冠山題詠卷後〉〈自題重勒天冠山詩石本後〉二文提及丹陽,今錄於此,以備參考:
跋天冠山題詠卷後

書卷

元趙松雪、袁清容、虞道園、王繼學四家天冠山詩各二十八首,合寫為一卷。虞跋云:「三公先後同賦。」而郁氏《書畫記》、汪氏《珊瑚網》皆詳於趙而略於三家者,趙書名尤重也。然陝西碑林趙書天冠山廿四詩之石則名著於世久矣,其後有文衡山癸丑秋跋云:「天冠山在丹陽郡。」丹陽郡固無此山,且文衡山時亦不當稱丹陽郡。癸丑是明嘉靖三十二年,衡山年八十四矣,斷無此媚弱之書,且欲髣髴圖之而不敢,衡山亦不出此語也。予疑此石刻之偽非一日,而未有以斷之。今得此四賢手跡卷,則文敏詩較石刻多四首,皆集中所有,而陝刻失之。丹陽則道士之號,而傅會為郡者又失之。且其詩是題天冠山圖而作,故目曰「題詠」,而陝刻趙自跋云:「余昨游天冠山,見佳境興發,偶詠鄙句」,是何語也!惟以其書論之,則陝刻書法未嘗不佳,第以今所得真跡比之,則真跡出自正鋒,而陝刻側削,為少異耳。《一統志》:「天冠山在廣信府貴溪縣南三里,脈與三峯山相連,其巔方正兩頭如垂旒,故名也。三峯下有長廊巖,又與五面山相接。」皆與此詩題相合。

記載

《廣信府志》亦具載趙題諸作,不知作偽者何以有丹陽郡之說也。此陝石之刻在國朝康熙二十一年壬戌,至今財百年而石理盡泐,文跋小字皆已磨滅不可見,後人更無憑而驗其作偽之端矣。若非予今來江西,恰得遘此希有之跡,為之考證明白,將使靈山誣冒隔省之郡名,而文敏徒留一偽跡於世耳。脩廣信志者既不知駁陝西石刻之誣,而刻陝石者復不知此山在何處,天壤之大,古賢名跡湮沒而不白者何限?始嘆人見書不多之可憾也!然趙文敏之書自元明以來千臨百摹,偽者殆遍天下,雖善鑒者亦未有以定之。今得是跡以斷陝刻之偽,然後知凡行世之趙書其近於側削者雖工弗信矣。必如此卷精腴圓潤,得〈蘭亭〉、〈聖教〉之神髓者,然後信其直接右軍而超出前後諸家耳。是固刻陝石者之有以發我也。然予於此又別有感焉:古今詩人派別不同而其理則一,如右丞輞川之詠,必著其孟城華岡;少陵巴山之作,亦指其漢廟花溪,推而上之,則檜楫松舟而必言淇水,川訏鱮甫而必言韓土也。今以四先生之詩百十有二章,而使讀者不能確識其為何地,毋乃與古之立言者不相揆歟?則何怪乎作偽者妄目為丹陽郡也。此亦學人所宜鑑古而深思者也。方綱於役西江,日以山谷、道園詩法自矢,且以勖學人。而今年夏六月十有二日山谷先生生日,是日按行至臨江,與通守徐君論古今書道源流,君出諸名跡屬余題識,而以此卷見貽,即以道園詩二十八首為在朝諸集及類藁、遺藁之所不載者,且正書遒勁,得〈黃庭〉、〈化度〉神理,清容、繼學書詩俱古雅可愛,將與趙跡並勒石而傳之。江山名勝、文字精靈一旦大白於世,四百七十餘年真氣如對幾席,又豈特區區與陝西刻較得失而已乎?

自題重勒天冠山詩石本後

康熙壬戌冬建武鄧霖以所藏趙書天冠山詩刻於陝西,有文衡山癸丑秋跋:「天冠山在丹陽郡云云」。丹陽郡固實無此山,愚疑之非一日矣。今得此四賢手跡,則文敏詩較多四首,皆集所有而陝刻失之。丹陽則道士之號,而傅會郡名者又失之。且其詩是題天冠山圖而作,故目雲「題詠」,而陝刻趙跋云:「昨游天冠山,見佳境興發,偶詠鄙句。」是何語也!延祐二年乙卯,文敏年六十二,為集賢學士,正清容、道園、繼學同官京邸唱酬之時,安得有游天冠山之事乎?天冠山在江西廣信府貴溪縣南三里,邑志具載趙詩,道士祝元衍,號丹陽,貴溪人,亦善書。袁清容集題雲「信州招真觀二十八詠」,尤與《志》合也。而偽趙帖乃妄以丹陽為郡名,不知此真跡尚在人間,遇余而發之。且趙書深厚精腴,純乎〈蘭亭〉、〈聖教〉神髓,自今可懸此為審定趙書之玉尺,而其近於側削者雖工弗信矣。袁、虞、王三先生墨跡精絕,虞詩又可補《學古錄》諸藁所無,而楷法尤入晉人之室。江山勝跡、文字精靈,五百年得一考定,良非偶然,亟勒石以傳之。(復初齋文集,卷30)

主要人物

按:松雪、文敏乃趙孟頫,清容袁桷,道園虞集,繼學王士熙.郁氏郁逢慶,汪氏汪砢玉,衡山文徵明,右軍王義之.右丞王維,少陵杜甫.山谷黃庭堅.○祝元衍則因翁氏諱康熙帝玄燁諱而改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