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三公山碑

祀三公山碑

祀三公山碑是名垂書史的極有價值的碑刻之一。漢元初四年(117)刻,篆書,10行,行17—20字。現存於河北省元氏縣封龍山上。

《祀三公山碑》,全稱《漢常山相馮君祀三公山碑》,俗名《大三公山碑》。東漢元初四年(公元117年)立。今在元氏縣西北三十里封龍山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漢常山相馮君祀三公山碑
  • 別名:大三公山碑
  • 簡稱:祀三公山碑
  • 位置:河北省元氏縣封龍山上
  • 年代:漢元初四年(117)
簡介,相關史書,字型,藝術特色,齊白石書法,

簡介

三公山即今河北元氏縣仙翁寨山,在封龍山西十里。是漢代常山郡祭祀,乞雨的重要場所。是元氏縣(古常山郡所在地)六大名山之一。在戰國,秦,漢,三國時期元氏縣(常山郡)的封龍山,三公山,白石
祀三公山碑祀三公山碑
山,靈山,無極山均為北方名山。古時還因山而有靈山國,無極國。這一帶石家莊地區文化,政治中心。各山均有漢碑。現僅存《祀三公山碑》,《白石神君碑》。對我國書法藝術有重要價值。
結體介於篆、隸之間,亦稱“繆篆”。清楊守敬評:“非篆非隸,蓋兼二體而為之,至其純古遒厚,更不待言,鄧完白篆書多從此出。”臨寫此碑時,要防止橫、豎筆畫起筆處鋒毫的側露,仍應取藏鋒逆入起筆。碑字結體方整,不似秦篆取長形,也不類漢隸左右逸縱取勢,帶有扁形。
----《古代碑帖鑑賞》 費聲騫

相關史書

此碑全稱《漢常山相馮君祀三公山碑》,俗稱《大三公山碑》。元廼賢《河朔訪古記》云:“三公神廟,祀三公山碑在元氏縣西北二十里封龍山下,榜曰‘天台三公之廟’,廟有《漢三公山碑》一通。”即指此碑。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元氏縣令王治岐重新訪得,始有拓本行世。碑文起首云:“□初四年,‘常山相隴西馮君到官,承飢衰之後,……”翁方綱考定為安帝元初四年(《兩漢金石記)。元氏縣還曾有另一通隸書《三公山碑》,據《河朔訪古記》雲,在縣西故城西門外八都神壇,即歐陽修《集古錄》、趙明誠《金石錄》所著錄者。東漢靈帝光和四年(181)立,晚於篆書《三公山碑》六十五年。此石久佚。

字型

《祀三公山碑》的字型在篆隸之間,又稱“繆篆”,與印璽文字有相同之處。漢印中多見之。筆畫由秦篆的圓轉,變為漢隸之方折,書風古勁而茂密。齊白石的篆刻深受此碑影響。翁方綱云:“碑凡十行,每行字數參差不齊,字勢長短不一,錯落古勁,是兼篆之古隸也。”(《兩漢金石記》)方朔云:“作閱之有似《石鼓文》,有似《泰山》、《琅邪台刻石》,然結構有圓亦有方.有長行下垂,亦有斜直橫拂.(《枕經金石跋》)

藝術特色

碑文篆隸相兼,是由篆入隸之作,其漸減篆之縈折,為錄之徑直,有的字還有草篆之意,書法勁古,筆鋒遒勁渾厚。清代書法家多有摹仿,尤其是篆刻家十分重視學習此碑書體。清代康有為、楊守敬稱之為“瑰偉”。日本書道界人士也稱其為“神碑”。此碑對我國著名書畫大師齊白石、吳昌碩先生書法篆刻藝術的發展、形成,也起過重要作用。據傳當年齊白石得“祀三公山碑”帖,如獲至寶,認真領悟、習摹,愛不釋手。正因為他能夠博採眾長,才開創出一種既含前人又孕自我,方正奇險、天趣橫生的獨特風格。
清方朔跋此碑云:“乍閱之有似《石鼓文》,有似《泰山》、《琅琊台刻石》,然結構有圓亦有方,有長行下垂,亦也斜直偏拂。亦不能為此書也;僅能作篆者,亦不能為此書也;必兩體兼通,乃能一定獨擅。”

齊白石書法

就書法篆刻而言,齊白石承續了吳昌碩開啟的大寫意風格,並作了新的發展和開拓。齊白石的書法篆刻,主要從《天發神讖碑》和《祀三公山碑》中脫胎而來。《天發神讖碑》書法體兼篆隸,在古代書法中堪稱獨樹一幟。宋黃伯思《東觀餘論》卷上評曰:“若篆若隸,字勢雄偉。”清張廷濟跋云:“吳《天璽紀功碑》,雄奇變化,沉著痛快,如折古刀,如斷古釵,為兩漢來不可無一,不能有二之第一佳跡。”《祀三公山碑》的字型也在篆隸之間,筆畫由秦篆的圓轉變為漢隸之方折,書風古勁而茂密。翁方綱《兩漢金石記》云:“碑凡十行,每行字數參差不齊,字勢長短不一,錯落古勁,是兼篆之古隸也。”方朔《枕經金石跋》云:“然結構有圓亦有方,有長行下垂,亦有斜直橫拂。細閱之下,隸也,非篆也;亦非徒隸也,乃由篆而趨於隸之漸也。僅能作隸者,不能為此書也;僅能作篆也,亦不能為此書也;必兩體兼通,乃能一家獨擅。”齊白石的書法正是受此二碑影響,亦篆亦隸,雄偉酣暢,結合他痛快爽辣的藝術個性,最終形成了獨特的書風,並以此為主導,奠定了他基本的篆刻風貌。
齊白石與祀三公山碑齊白石與祀三公山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