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

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

2015年6月2日,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聯合發布了社會責任系列國家標準。系列標準包括《社會責任指南》《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社會責任績效分類指引》。其中,《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以下簡稱編寫指南)的目的是為組織編寫社會責任報告提供指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
  • 外文名:Guidance on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ing
  • 標準號:GB/T 36001-2015
  • 發布時間:2015年6月
基本介紹,編寫原則,完整全面,客觀準確,明確回應,及時可比,易讀易懂,獲取方便,編寫內容,組織基本背景,社會責任績效,編寫程式,

基本介紹

2015年6月2日,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聯合發布了社會責任系列國家標準。系列標準包括《社會責任指南》《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社會責任績效分類指引》。其中,《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以下簡稱編寫指南)的目的是為組織編寫社會責任報告提供指引。
——什麼是社會責任報告
編寫指南給出的定義是,“基於與利益相關方進行社會責任溝通的需要,組織定期或不定期對外公開發布的一種展示其社會責任理念和認識,並系統披露其社會責任活動及其績效信息的特定報告”。報告的目的是與利益相關方進行社會責任溝通。報告的內容包括組織的社會責任理念、社會責任活動、社會責任績效。組織既可就上述所有內容發布報告,也可對特定內容發布專項報告。既可以是定期報告,也可以是不定期報告。按照固定年度發布的報告多為定期報告,就特定問題發布的的專項報告多為不定期報告。
——為什麼要編寫社會責任報告
總的來說,社會責任報告可以起到內強管理、外塑形象的作用。就加強自身建設來說,編寫報告的過程也是對自身社會責任理念、行動、績效的重新梳理和評估,有利於查漏補缺,總結經驗,進一步改進。同時,還能增進內外部對組織社會責任理念的認同,加強與利益相關方的對話和互信,促進利益相關方支持組織社會責任活動,改進社會責任績效。從塑造良好形象來說,組織編寫和發布報告,可以展示組織社會責任理念及其履責實踐,並回應利益相關方訴求和社會期望,提高組織在擔責和透明方面的聲譽,塑造組織良好形象。

編寫原則

完整全面

報告應覆蓋所有相關的重要決策和活動,並全面、系統、完整地披露社會責任目標、將社會責任融入組織的實踐及其績效信息。“完整全面”不僅要求覆蓋所有信息,還要求覆蓋每一項信息的所有內容。具體來說,組織應在以下三方面做到完整全面:
第一,報告內容應覆蓋組織社會責任活動的全周期。包括社會責任目標、行動和績效。
第二,報告信息不存在選擇性披露。不能只披露積極影響,而忽略或隱瞞消極影響;或只披露實際影響,不披露潛在影響。
第三,披露的信息儘可能詳盡。要站在利益相關方角度,確保披露的信息是有用且合適的,保證利益相關方能據此做出判斷、決策和行動。

客觀準確

“客觀”是指報告披露的信息,是摒除主觀臆斷或偏見的,是對實際狀況和事實的描述。“準確”是指信息與實際狀況和事實完全相符,或者是經嚴密科學推斷得出的結論。

明確回應

《社會責任指南》中的社會責任原則指出,組織要堅持“擔責”和“尊重利益相關方利益”的原則。按照這兩項原則,組織要確認並充分考慮利益相關方的利益,並對其關切做出回應。而且,利益相關方的識別和參與是社會責任兩大基本實踐之一,組織回應利益相關方關切和社會期望,本身就是社會責任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回應信息的詳盡程度,應滿足利益相關方及社會的知情的需求。

及時可比

“及時”有兩層意思:一是報告的內容應是最新的信息;二是組織要及時編寫和發布報告,針對特殊問題發布的專項報告更要及時。“可比”也有兩個意思是:一是縱向可比。指本期信息與往期信息可比較,便於分析組織社會責任變動情況和發展趨勢;二是橫向可比。指與其他類似組織可比較,使組織自身和利益相關方能夠確定組織社會責任水平,發現不足和改進空間。

易讀易懂

要做到易讀易懂,一方面要從報告編寫形式入手。例如選用通用的語言,甚至編寫不同語言版本的報告;適當使用圖表等直觀的表達方式。另一方面,報告要儘量使用大眾語言,通俗易懂、言簡意賅。必須使用專業術語或縮略語時,應予以解釋說明。報告的內容,應僅根據與利益相關方的溝通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信息,消除其他無關信息,以防淹沒核心信息。

獲取方便

不論以何種形式(如紙質檔案、電子檔案等)發布報告,都應便於利益相關方獲取。此外,組織還應考慮各類人群的獲取能力和限制,在報告中明確標明獲取途徑。

編寫內容

組織基本背景

1.組織概況
介紹組織基本特徵和性質,使利益相關方對組織有初步認識。包括組織的主要業務、性質、規模、發展歷程及業績等。盈利性組織,可介紹經營狀況;非盈利性組織,應包括經濟來源及其規模等信息。
2.組織核心價值觀與發展理念
核心價值觀是指,根植於組織內部的基本價值取向,被全體員工認同且秉持的,系統的、獨特的組織價值評價準則,反映了組織關於行為對錯的原則性立場。
組織發展理念是指組織所擔負的歷史使命、秉持的基本信念、追求的創立宗旨、遵循的發展哲學。它是組織系統化、本質化的管理思想,是組織的靈魂。
相對而言,組織的核心價值觀更為穩定和持久。在報告中,核心價值觀和發展理念應當體現社會責任理念,應將促進可持續發展作為核心價值追求。
除核心價值觀和發展理念之外,組織還可以在報告中,向利益相關方披露組織的使命、精神和願景等。組織使命主要是指,組織對其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所擔負角色和責任的定位,既是組織存在的理由和依據,也是組織對自身和社會發展所作出的承諾。組織精神是指,組織員工所具有的共同內心態度、思想境界和理想追求,闡明了組織的精神風貌和風氣,亦可稱之為“組織哲學”。組織願景是指,組織渴望實現的未來藍圖和境界,是組織整體發展方向和追求目標。
3.組織最高管理者的社會責任承諾
組織最高管理者作出社會責任承諾,一方面有利於將社會責任全面融入組織所有決策和活動之中;另一方面也有助於為社會責任活動提供所需的資源保障(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等各種資源)。在報告中,組織最高管理者的社會責任承諾,可通過一份單獨的董事長或總經理致辭等加以闡明。
4.社會責任戰略
社會責任戰略,是用於統領組織中長期社會責任實踐的,一般包括社會責任方針、目標、方案和措施四個要素。社會責任戰略應基於組織核心價值觀與發展理念確定。在報告中,組織應闡明社會責任戰略與組織發展戰略間的關係,以便於利益相關方從總體上了解其社會責任的發展方向及狀況。
5.組織利益相關方識別和溝通
應披露組織所識別的利益相關方群體類型(或其更進一步的特定群組)、組織與利益相關方溝通以及促其參與的各種方式、方法、途徑和時間等內容。雖然利益相關方不斷發生變化,但由於組織業務類型和活動相對穩定,因此,組織主要利益相關方的群體類型也是相對穩定的。報告應披露關注弱勢群體的信息。例如:組織如何傾聽弱勢群體的聲音,幫助其實現權利;如何關注女性、母親、女童的利益;以兒童為重要服務對象的組織,要重點披露維護兒童利益,營造兒童健康成長環境的信息。

社會責任績效

社會責任績效信息是報告的主要信息,也是利益相關方最為關注的信息。其內容既包括可測量的結果,也包括難以測量的績效方面,如:社會責任意識和態度、將社會責任融入組織、對社會責任原則的遵循情況等。有時,為便於比較,報告還應包含組織以往時段的相應績效信息,以及類似組織的績效信息,做到可比性。社會責任績效還應公正和完整,既包括成績,亦包括不足,還包括彌補不足的具體方式。
社會責任績效信息的確定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參考依據的選擇、社會責任議題和績效指標的確定、績效信息的確定。組織應根據第章社會責任核心主題和議題,來確定社會責任績效應包含的內容。
1.參考依據的選擇
參考依據是指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所依據的標準或準則等檔案,例如《社會責任指南》、《社會責任報告編寫指南》、《社會責任績效分類指引》等。
2.社會責任議題和績效指標的確定
根據《社會責任指南》第7章的規定,組織社會責任活動包括組織治理、人權、勞工實踐、環境、公平運行實踐、消費者問題、社區參與和發展七項社會責任核心主題,每項核心主題又包含若干社會責任議題。每個組織的社會責任報告信息均可按上述七項核心主題來劃分,並可按核心主題所含社會責任議題進一步細分和選擇(見表格1)。
表格1社會責任核心主題和議題
核心主題
議題
組織治理
決策程式和結構
人權
1.公民和政治權利
2.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
3.工作中的基本原則和權利
勞工實踐
1.就業和勞動關係
2.工作條件和社會保護
3.民主管理和集體協商
4.職業健康安全
5.工作場所中人的發展與培訓
環境
1.污染預防
2.可持續資源利用
3.減緩並適應氣候變化
4.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和自然棲息地恢復
公平運行實踐
1.反腐敗
2.公平競爭
3.在價值鏈中促進社會責任
4.尊重產權
消費者問題
1.公平行銷、真實公正的信息和公平的契約實踐
2.保護消費者健康安全
3.可持續消費
4.消費者服務、支持及投訴和爭議處理
5.消費者信息保護與隱私
6.基本服務獲取
7.教育和意識
社區參與和發展
1.社區參與
2.教育和文化
3.就業創造和技能開發
4.技術開發與獲取
5.財富和的收入創造
6.健康
7.社會投資
3.績效信息的確定
確定績效披露指標後,就要依此總結本組織的社會責任績效。為便於利益相關方評估組織社會責任績效,組織還要同時披露相應的目標信息,必要時還要披露相關實施過程和紀錄等。披露社會責任績效時,應回應利益相關方關切。披露社會責任專項績效信息時,也應披露整體績效信息。

編寫程式

(一)組建報告編制小組
編寫報告的第一件事就是組建報告編制小組,由其全面負責報告的編寫和發布。小組負責人應由最高管理層中主管社會責任工作的人員擔任。小組成員應包括社會責任專業管理人員、職能部門和業務部門的代表等,必要時還可包含外部專家。大中型組織的報告編制小組成員,還應包含其下屬組織的代表。編制小組既可自己編寫報告,也可將報告編寫工作委託外部機構承擔。當委託外部機構編寫時,編制小組成員應包含外部機構的代表。
(二)制訂工作計畫
工作計畫應包含以下內容:報告編制小組成員的工作任務分工及職責、報告編制和發布的時間進度、關鍵節點等。在時間進度控制上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定期發布財務報告的組織來說,社會責任報告的發布時間應儘可能與財務報告保持同步。
(三)策劃報告內容
報告編制小組需要策劃報告內容,包括報告框架、報告主題和報告信息等。報告的框架和主題一般應和以往報告保持連續性。但是,如果願意對報告進行重大改進,或本期社會責任活動發生重大變化,也可對報告的框架和主題進行調整。
表格2社會責任報告內容
基本背景信息
組織概況
組織核心價值觀與發展理念
組織最高管理者的社會責任承諾
社會責任戰略
組織利益相關方識別和溝通
社會責任績效信息
參考依據的選擇
社會責任議題和績效指標的確定
績效信息的確定
(四)收集整理報告信息
可通過資料收集清單、問卷調查、訪談等多種形式收集信息。信息的類型包括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等。信息載體可以是紙質的,也可是電子的。為了增強說服力,報告信息還可包括典型案例、實踐總結等。對所收集到的信息,編制小組應分類整理,並評審其時效性、完整性和準確性。如果條件允許,組織也可建立相關資料庫對信息進行有效管理。
(五)撰寫報告並設計排版
在報告撰寫階段,要注意徵求意見,可以在組織內徵求意見,還可以向主要利益相關方徵求意見。
設計排版時,為使報告易讀易懂,可基於報告內容、讀者群情況和傳播需要,根據報告發布載體(如紙件、電子文檔等)的特點,綜合考慮實用性和審美需要,對報告版式進行設計。一般而言,各期報告的設計風格應儘可能統一,展現本組織的獨特文化。
(六)發布報告
報告編寫完成後,組織要選擇合適且有效的方式發布報告。發布可採取多種形式,如:新聞發布會、電話會議、網路會議、電視直播、向目標人群郵寄報告等。
(七)提升社會責任報告的可信
社會責任報告展示的是組織的社會責任活動,因此,報告的可信度取決於組織社會責任活動本身的可信度。此外,組織還可採用以下方法,提升報告的可信度。第一,選擇公認的社會責任標準,例如社會責任國家標準、ISO26000等國際通行標準,作為報告編寫依據,並聲明報告符合所選標準。第二,採取一些編寫技巧提升報告可信度。例如,以容易驗證的方式提供信息,確保報告透明;儘量使披露的績效具有可比性;坦誠地說明報告未涵蓋某個(些)主題的理由,表明誠意。第三,引用利益相關方的評價或反饋來證實報告。這一方式的目的是,證實報告已經反映了組織的重大和相關議題,回應了利益相關方的關切和需求。第四,採用規範的驗證程式。例如,請獨立的第三方機構驗證報告的可信度。
(摘自:郝琴.社會責任國家標準解讀[M],中國經濟出版社.2015年7月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