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變遷中的刑法問題

社會變遷中的刑法問題

《社會變遷中的刑法問題》是2019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姚建龍。

基本介紹

  • 書名:社會變遷中的刑法問題
  • 作者:姚建龍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7月1日
  • ISBN:978730130519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社會變遷中的刑法問題》從社會變遷的角度,立足新時代中國實踐的刑法理論自覺,對近二十年來我國刑法學和刑事司法的一些重要發展和熱點、焦點問題進行了系統性提煉和深入探討,主要內容包括:少年刑法的基本立場、人工智慧的刑事可罰性、刑法的民法化、特赦制度的三重視角、托幼機構虐童司法疑難分析、《刑法修正案(九)》視角下刑法與反恐法的銜接、網際網路金融犯罪、內幕交易和泄露內幕信息罪、貪污受賄犯罪終身監禁等。在某種程度上,本書是對我國刑法學研究的一個階段性總結,具有較高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指導意義。

圖書目錄

第一章 鄉歸何處:立足新時代中國實踐的刑法理論自覺
一、回顧與展望:四十多年來中國刑法理論的發展與演變
二、福柯話語模型分析:四十多年來中國刑法理論話語體系的變遷
三、立足新時代:基於實踐的理論反思與發展自覺
四、 結語
第二章 多樣化刑法淵源之再提倡——對以修正案為修改刑法唯一方式的反思
一、刑法修改方式與修正案的受推崇
二、刑法修正案的實質缺陷
三、刑法修正案的形式缺陷
四、單一刑法淵源的形成與反思
五、多樣化刑法淵源之再提倡
六、 結語
第三章 論刑法的民法化
一、二元社會結構的崛起與政治刑法向市民刑法的轉變
二、刑法的民法化之源流
三、中國刑法的新走向——刑法的民法化
四、對刑法的民法化的幾點認識
第四章 論少年刑法的基本立場
一、從形式正義到實質正義
二、從社會防衛到兒童最大利益
三、從客觀主義到主觀主義
四、從報應刑論到教育刑論
五、從刑法一般化到刑法個別化
第五章 《刑法修正案(九)》視角下刑法與反恐法的銜接
一、單軌制或多軌制:立法模式的選擇與銜接
二、“空”接問題:立法空間的界定與銜接
三、“意”接問題:目的差異下的銜接錯位
四、“語”接問題:概念不明
五、管轄銜接的問題
六、罪名體系的銜接
七、 結語
第六章 論四要件犯罪構成理論的出罪功能
一、出罪功能之爭與四要件犯罪構成理論的命運
二、四要件犯罪構成理論具有出罪功能
三、四要件犯罪構成理論與三階層犯罪構成理論在出罪機制設計上的不同
四、 結語
第七章 論人工智慧的刑事可罰性
一、問題提出:一個概念的厘定
二、理論追溯:刑事責任根據論之嬗變
三、刑法規制:人工智慧刑事責任能力之認定
四、主體視角:人工智慧與刑罰制度變革
五、 結語
第八章 我國少年刑事責任制度之理論檢討
一、少年刑事責任制度的理論解釋
二、散墨原理與刑事責任階梯
三、近代以來關於少年刑事責任年齡的論爭與變遷
四、對現行少年刑事責任制度的反思
第九章 犯罪後的第三種法律後果:保護處分
一、引言
二、超越刑罰
三、超越保全處分
四、保護處分的基本原則
五、建構我國保護處分制度的構想
第十章 論緩刑濫用及其防範
一、引言
二、緩刑濫用的主要表現、危害、主要原因分析
三、緩刑濫用的防範對策
第十一章 特赦制度的三重視角——熊振林案引發的思考
一、特赦之界定:特赦與大赦的區別
二、國慶特赦之合法性與價值:法條之內的特赦
三、國慶特赦之可操作性:法條之下的特赦
四、國慶特赦之可能性:法條之外的特赦
五、結語
第十二章 社會排斥理論與前科消滅制度改革
一、標識犯罪人的方式與功能
二、社會排斥理論的解釋框架
三、社會排斥理論視野下的前科消滅制度探索
第十三章 晚近我國死刑立法改革之反思
一、現狀與問題:我國死刑立法之變遷
二、備而不用和備而少用仍是我國死刑立法改革應當堅持的路徑
三、減少死刑的立法改革應當重點針對被多用、濫用的死刑罪名
第十四章 對“婚內強姦”以強姦罪定罪量刑的反思
一、引言
二、罪與非罪之爭
三、對婚內強姦以強姦罪定罪量刑的反思
第十五章 對我國首例貞操損害賠償案的法理評析/
一、案情
二、評析
三、幾點思考
第十六章 強索類案件司法疑難問題與破解
一、未成年人強索行為的界定、要素及其特點
二、對未成年人強索類案件法律適用的分歧
三、適用法律出現分歧的根源
四、未成年人強索類案件法律適用的基本立場
第十七章 托幼機構虐童案司法疑難分析與對策建議——以虐待被看護人罪的司法適用為分析視角/
一、托幼機構虐童行為的刑法規制歷程
二、虐待被看護人罪的司法適用情況分析
三、懲治托幼機構虐童行為的完善建議
第十八章 性侵未成年人刑法適用若干疑難與爭議問題辨析
一、關於姦淫幼女的既遂標準
二、關於姦淫幼女“情節惡劣”的認定
三、對“在公共場所當眾”猥褻兒童的理解
四、其他幾個爭議問題
第十九章 網際網路金融犯罪:一個概念的界定
一、網際網路金融犯罪:現象、研究、術語的使用
二、網際網路金融犯罪概念界定的現實:爭議與分歧
三、網際網路金融犯罪概念界定面臨的困境
四、網際網路金融犯罪概念界定的新思路
第二十章 金融犯罪認定和處理中的疑難問題
一、兩個案例引發的思考
二、新形勢下金融犯罪認定和處理中出現的問題
三、新形勢下對金融犯罪認定和處理方式的健全和完善
第二十一章 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司法疑難問題研究——基於裁判文書的分析
一、裁判文書的選擇與司法疑難問題的發現
二、關於內幕信息以及內幕信息敏感期的認定
三、關於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主體的認定
四、關於內幕交易、泄露內幕信息罪的行為方式的認定
五、結語
第二十二章 漏洞交易行為的刑法邊界及相關思考——以李某出售遊戲漏洞案為例
一、案情簡介與定性之爭
二、“發現、交易、脅迫”行為的應有之義
三、本案的法律定性分析
四、本案引發的進一步思考
第二十三章 對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騙取“轉讓費”行為的定性
一、相關案例
二、實踐中對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騙取“轉讓費”行為的定性分歧
三、對國家工作人員利用職務便利騙取“轉讓費”行為的定性分析
第二十四章 賄賂犯罪立法結構的調整
一、行賄與受賄同罪同罰:立法趨向與反思
二、行賄非犯罪化的提出及其意義
三、行賄非犯罪化的可行性分析
四、受賄犯罪的相應完善
第二十五章 貪污受賄犯罪終身監禁若干問題研究
一、“終身監禁”的提出及其法律定性
二、貪污受賄犯罪終身監禁的意義探尋
三、貪污受賄犯罪終身監禁的問題探究
四、貪污受賄犯罪終身監禁的未來展望
附錄 近代刑法典的沿革與《中華刑法論》
主要參考文獻

作者簡介

姚建龍,上海政法學院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出版《刑法學總論》《刑法學分論》《刑事司法進化論》《權利的細微關懷》等著作。發表論文三十餘篇。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學、犯罪學、禁毒學、矯正學、反恐學、未成年人法學。曾任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掛職)、華東政法大學教授、《青少年犯罪問題》雜誌主編、上海政法學院刑事司法學院院長、團中央權益部副部長兼規劃辦副主任(掛職)。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工作者,上海市十大傑出青年、優秀中青年法學家、曙光學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