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總供求失衡

社會總供求失衡指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在總量及結構上的不平衡超過一定限度,導致國民經濟不能正常運行的一種經濟狀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總供求失衡
  • 主體:社會
  • 事實:總供求失衡
  • 危害:經濟
  • 概念:不平衡超過一定限度
定義,表現及危害,供求失衡原因,調節與治理,

定義

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在總量上的不相等,或結構上的不相適應並不一定就是社會總供求失衡,而是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總量嚴重不相等,或結構嚴重不相適應,已經影響到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此時才稱為社會總供求失衡。
社會總供求失衡有兩種基本類型:一是社會總供給嚴重小於社會總需求,稱為總需求膨脹,或需求膨脹型,再或供給短缺型;二是社會總供給嚴重大於社會總需求,稱為總需求不足,或需求不足型,再或供給過剩型。

表現及危害

儘管不同類型的社會總供求失衡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但它們都會對巨觀經濟的運行產生不利影響,進而嚴重危害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地發展。
總需求膨脹的表現及危害
當社會總需求膨脹,即社會總供給嚴重小於社會總需求時,會引起通貨膨脹,具體表現為社會商品價格總水平的持續上漲。總需求膨脹對巨觀經濟運行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l.商品的市場價格由劣等生產條件下的單位商品的個別價值來決定,使社會資源配置處於低效狀態。當社會總需求膨脹時,市場出現嚴重的供不應求的態勢,強烈的購買需求會使劣等生產條件下的商品生產者大量涌人市場,此時市場價格是由劣等生產條件下的個別價值決定的。在這種情況下,優等和中等生產條件下的企業就能獲得超額利潤,就連劣等生產條件下的企業也能獲得正常利潤。生產者能夠輕易獲利,使其失去了改善經營管理和採用先進技術的動力和壓力,甚至把資源配置到獲利容易、產品質量定位較低的行業或產品中去,破壞了市場淘汰低效資源配置的機制,使社會資源配置處於低效狀態。因此,國民經濟在總需求膨脹的條件下實現的高速增長,是以犧牲勞動生產效率和資源配置效率為代價的,是不可持續的增長。
2.市場價格信號被嚴重扭曲,不利於產業結構的最佳化。
社會總需求膨脹引起通貨膨脹,導致市場價格信號嚴重扭曲,市場等價交換的原則和有效配置資源的機制被破壞。此時,投資主體競相把投資的重點放在那些短期內盈利高的部門,而對於那些投資規模大、周期長、見效慢的部門卻很少有人問津,導致整個國民經濟建設中“長線”部門與“短線”部門的矛盾更加突出,使得原有的瓶頸產業的供需矛盾不但沒有解決還進一步加劇,而一些主要建設項目的盲目引進、重複引進,又造成人力、財力和物力的極大浪費。
3.企業投入產出率降低,社會經濟效益下滑。
從企業經濟效益來看,由於總需求膨脹帶來的原材料、能源漲價等諸多因素,使得企業生產成本上升,利潤減少,投入產出率降低。尤其是在基本建設領域,由於投資規模過大,戰線過長,以至於超出了財力的負擔能力,使得投資不能按預定計畫完成,工期延長,質量下降,無法形成預期的生產能力,固定資產形成率和交付使用率下降等,最終引致社會經濟效益不斷下滑。
4.物價持續上漲,給人民生活帶來不利影響。
在社會總需求膨脹引起物價上漲的情況下,儲蓄存款不但得不到實際報酬,反而還要支付通貨膨脹的成本。因此,消費者一般會傾向於放棄儲蓄,選擇即期消費。即消費者為了規避物價上漲帶來的損失,為了保持貨幣實際價值而搶購社會商品,從而引起市場虛假繁榮,造成價格、利率、匯率等市場信號的嚴重失真。同時,總需求膨脹引起的物價上漲使勞動者的實際收入減少,購買力和實際生活水平降低,增加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感和社會動盪因素。
5.通貨膨脹誘發的連鎖效應,不利於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通貨膨脹會扭曲市場價格信號,破壞等價交換原則和資源有效配置的機制,導致投資膨脹,市場虛假繁榮。當經濟過熱狀態難以為繼時,巨觀經濟運行就會由熱變冷,形成超常波動。通貨膨脹還會扭曲債權債務關係,破壞金融秩序,引發信用危機,以至於使局部的債務鏈條中斷,從而導致整個國民經濟信用體系的紊亂甚至崩潰,最終導致經濟陷入衰退或蕭條。
總需求不足的表現及危害
當社會總需求不足,即社會總供給嚴重大於社會總需求時,會引起國民經濟成長緩慢甚至停滯。社會總需求不足具體表現為:國民經濟成長速度減緩或者零增長,甚至負增長;社會商品價格總水平持續下跌;失業增多;企業實際存貨水平上升等。總需求不足對巨觀經濟運行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制約社會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順利進行,不利於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消費是社會總需求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最終實現形式,也是社會再生產過程的主要環節之一。馬克思關於生產和消費的關係理論告訴我們:生產決定消費,消費對生產起反作用;“沒有生產,就沒有消費”;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和動力。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的發展會受到消費需求的制約。消費需求不足,導致產品無法進入消費領域,這就意味著產品積壓,生產產品的耗費得不到補償,必然導致生產者虧損,再生產難以為繼,更談不上實現經濟成長。
投資需求也是社會總需求的重要組成,是消費需求的引致需求。即市場經濟條件下,消費需求的擴大引致投資需求增加,進而引起生產規模的擴大。相反,消費需求不足則意味著投資需求的降低和生產規模的縮小,以及社會資源配置的不合理,從而阻礙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
2.生產和銷售困難,造成企業和社會經濟效益低下。
總需求不足意味著買方市場程度的提高。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迫於市場壓力不得不改善經營管理,尋求技術創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促使自身效益的提高。但是,由於此時市場價格水平難以回升,產品利潤率低且銷售困難,進而引起生產滑坡,產量下降。同時,生產和銷售的困難會挫傷企業的積極性,妨礙其採用先進技術,最終導致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整體效益不斷下滑。
3.就業水平降低,人民收入和生活受到影響。
社會總需求不足使社會對勞動力需求減少,失業人員增多,就業水平降低。失業一方面直接造成人力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使失業者及其家庭收入水平下降。收人的減少不僅會影響人們的貨幣支付能力,而且會影響人們的消費心理預期,使社會購買力以更大的力度下降,從而加重了需求不足的態勢。此外,當就業水平不斷下降導致社會貧困人口增多時,會嚴重威脅社會的穩定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4.總需求不足的積累效應,加劇國民經濟停滯。
社會總需求不足誘發的低增長、低收益和低價格水平,會影響廣大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以減少即期消費而增加延期消費,消費需求的降低又會引致投資需求的降低,從而導致社會總需求不足的趨勢不斷加深。社會總需求不足的這種內生性積累效應,使經濟發展長期處於失衡並衰退的狀態之中,給國民經濟發展帶來嚴重危害。從這一點上來說,人們普遍認為治理總需求不足比治理總需求膨脹更困難。

供求失衡原因

1.導致社會總供給大於社會總需求的可能性存在於商品的生產和交換之中:在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成為流通媒介之後,商品生產者不再為使用價值而生產,而是為價值生產,商品必須轉化為它的對立物貨幣,其價值才能得到實現。然而,貨幣卻往往不能立即轉化為商品,於是便發生了買(需求)和賣(供給)的分離。供給和需求的分離,生產過程和流通過程的分離,於是供給大於需求的矛盾就具有了一般的可能性。但是,如果社會上存在的是簡單商品生產而不是社會化大生產,這種供給大於需求的現象還只表現在局部的狹小範圍內,尚不致形成為全社會的供給和需求失衡。而一旦商品生產發展到社會化大生產階段,隨著生產規模和市場規模的擴大,商品生產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勞動(或局部社會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也將隨之擴大,當生產和市場的擴大不能同步進行而又缺乏有力的巨觀調控時,就會逐漸演變成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的失衡。這種失衡的具體原因,可能是總量引起的,也可能是結構引起的,也可能兩者並存;可能起因於供給方面,也可能起因於需求方面,也可能兩者都有;其具體原因可能產生於前面決定總供求的某個因素,如制度體制或經濟政策或乘數原理或未來預期或未預期的隨機變數等,也可能同時產生於多個因素。
2.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不同體制下有不同的具體原因,具體情況應具體分析。
(1)在非市場機制條件下,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的原因。此可以從兩個方面說明:一種來自需求方面。在行政體制條件下,通行軟預算約束,所以政府和企業都存在持續的投資饑渴傾向。在貨幣發行不能受到嚴格控制時,由投資饑渴導致的投資膨脹便表現為名義國民收人大於實際國民收入,並由此導致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這種狀況有時甚至與總供給的絕對水平無關,總供給增長,總需求也增長,而且總需求的增長速度總是大於總供給的增長速度。另一種來自供給方面。直接原因在於供給效率過低,包括資源配置效率過低、組織效率過低和由技術創新不足引起的動態技術效率過低;深層的原因則是特定的決策機制、動力機制以及收入與資源分配機制等,還有同所有制及經濟體制有關的一系列更深層次的基本因素,尤其是缺乏動力機制或激勵機制所致。通常所說的行政體制中的“大鍋飯”、“鐵飯碗”所產生的弊端就是這種情形的描述。
一方面是供給不足,一方面是需求過旺,二者作用的結果,就會出現持續的社會總供給小於社會總需求狀態。
(2)在市場機制條件下,社會總需求大於社會總供給除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外,其具體原因與社會總供給大:廠社會總需求的原因可能正好相反,但涉及的因素可能是類似的。這種失衡,可能是總量引起的,也可能是結構引起的,也可能兩者並存;可能起因於供給方面,也可能起因於需求方面,也可能兩者都有;其具體原因可能產生於前面決定總供求的某個因素,如制度體制或經濟政策或乘數原理或未來預期或未預期的隨機變數等,也可能同時產生於多個因素。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市場經濟具有最佳化資源配置的自我調節機制,但由於市場功能有缺陷,它在某些領域會失靈,加上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及時性,以及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如果沒有巨觀調控或巨觀調控不當,社會總需求和社會總供給要實現完全平衡幾乎是不可能的。

調節與治理

市場經濟條件下,為實現社會總供求平衡,對社會總供求失衡進行調節與治理的途徑有二:一是靠市場機制自發調節;二是靠政府政策的自覺調控。
(一)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
市場機制的自發調節,是指在市場經濟中,通過價格機制、利率機制等的傳導作用,通過“看不見的手”自動調節微觀經濟主體的經濟行為,自發的推動社會總供求平衡的過程。
價格機制是調節供求總量平衡的主要調節機制,它通過商品和勞務價格與供求之間相互制約的關係,實現商品和勞務市場供求總量平衡。當社會總需求膨脹時,過旺的需求會刺激商品和勞務價格上漲,物價的上漲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一部分需求,同時促進生產者增加供給,從而使社會總供求趨於均衡;當社會總需求不足時,過剩的供給會使商品和勞務的價格下跌,物價的下跌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一部分需求,同時引導生產者減少供給,從而使社會總供求趨向均衡。
利率機制是調節社會貨幣資金供求關係的一種機制,進而成為市場調節供求總量平衡的一個重要機制。當社會總需求膨脹時,經濟過熱,過旺的投資需求會推動市場利率上升,利率的提高會減少一部分投資者對投資的需求,還會吸引一部分儲蓄使資金供給增加,從而使資金市場供求趨向平衡,進而促使商品和勞務市場的供求趨向平衡;當社會總需求不足時,經濟蕭條,儲蓄增加,對資金的需求減少,過剩的資金供給推動市場利率下降,會刺激一部分投資者的投資欲望使資金需求增加,同時也會抑制一部分企業和個人的儲蓄願望使資金供給減少,從而使資金市場供求趨向均衡,進而促使商品和勞務市場供求趨向均衡。
值得一提的是,市場機制對社會總供求的自發調節,存在著盲目性、事後性、短期性且耗費時間長、代價較大等弊端。因此,現代市場經濟中,社會總供求失衡的治理還須藉助政府自覺、有效的政策調控。
(二)政府政策的自覺調控
政府政策的自覺調控,是指在市場機制自發調節的基礎上,政府通過制定經濟政策和措施,通過“看得見的手”自覺調控各經濟參數,從而影響各經濟主體的經濟利益,促使他們根據各種經濟參數的變化調整自己的經濟行為,自覺地推動社會總供求趨向平衡的過程。
政府對社會總供求的調控,按其解決問題的途徑可分為以下兩種類型:需求管理和供給管理。
需求管理,是指政府通過採取刺激或抑制社會總需求的政策,使社會總需求與社會總供給趨向平衡的過程。需求管理是凱恩斯理論的主要主張,是根據經濟周期運動而實行的反向調節,是短期巨觀調控行為,其目標和措施隨經濟運行狀況的變化而相機抉擇。需求管理主要通過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來實施,對於實現社會總供求短期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供給管理,是指政府通過採取最佳化總供給的政策,使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趨向平衡的過程。供給管理是供給學派的主要主張,是依據經濟發展趨勢特別是產業結構演進規律,調整產業結構進而最佳化供給能力和結構,使供給總量和結構能更好地適應需求總量和結構的變化。供給管理主要通過產業政策和投資政策來實施,是長期巨觀調控行為,對保持社會總供求長期平衡尤其是長期結構平衡具有重要意義。
在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生產力水平較高,社會物質財富豐富且市場體系和市場機制較完善,各微觀經濟主體都能對各種市場信號作出靈敏反應。因此,通過市場機製作用就可使社會資源配置按需求變動進行調整,使供給適應需求的變化,即供給的調控主要通過市場機制自發調節完成,政府調控主要側重需求管理。
在中國,儘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已初步建立,但市場體系和市場機制還不成熟,各微觀經濟主體還很難對市場信號作出靈敏反應。此外,當前中國巨觀經濟運行中還存在有效需求不足以及無效供給過剩和有效供給不足並存的問題。因此,目前我們對社會總供求失衡的調控主要採取需求管理和供給管理並重的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