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敘述理論與京劇英譯和傳播

社會敘述理論與京劇英譯和傳播

《社會敘述理論與京劇英譯和傳播》是2019年中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彭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敘述理論與京劇英譯和傳播
  • 作者:彭萍
  • 出版社:中譯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4月1日
  • ISBN:978750015907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本書結合社會敘述理論,在回顧京劇英譯和傳播歷史的基礎上,結合目前文化“走出去”戰略的實施,探討京劇譯介與傳播中各行動者的作用,以及譯介和傳播策略等,旨在為講好中國故事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具體說來,本書對翻譯研究的語言學轉向、文化轉向和社會學轉向進行綜述,分析翻譯中的敘述建構和敘述評估,闡述京劇的中國文化內涵,強調京劇譯介與傳播對中國文化“走出去”和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意義。在對中西戲劇進行簡單比較的基礎上,探討京劇與西方戲劇抒情與敘事的重要差異以及這種差異對京劇英譯策略選擇的影響。通過探討京劇在海外的傳播歷史以及基於對中國國家京劇院訪談分析當前中國京劇對外演出、傳播和譯介情況,根據調查問卷的結果分析外國讀者/觀眾對京劇的接受情況,提出京劇譯介中的譯者、中間人、客群等行動者在京劇翻譯和傳播中的作用。本書還具體探討了社會敘述視角下京劇英譯的原則與建構策略,對京劇的英譯和傳播以及中國文化“走出去”和講好中國故事提出建議和展望。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言
一、選題緣起
二、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
三、本研究的意義
四、本書的結構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翻譯研究社會學轉向的必然:當代翻譯研究 “轉向”綜述
一、 翻譯研究的“語言學轉向”
二、翻譯研究的“文化轉向”
三、 翻譯研究的“社會學轉向”
第三章 社會敘述理論綜述與評介
一、 敘述的定義和分類及其核心特徵
二、 翻譯中的敘述建構和敘述評估
三、社會敘述理論的意義和局限性
第四章 從文化軟實力看京劇“走出去”的意義
一、文化軟實力和中國文化“走出去”概述
二、 京劇與京劇的文化意義簡介
第五章 抒情與敘事:中西戲劇比較視角下的京劇翻譯
一、 中西戲劇比較概述
二、 抒情與敘事:中西戲劇比較視角下的京劇翻譯
第六章 京劇譯介和海外傳播的歷史與現狀
一、 京劇在海外的傳播歷史
二、當前中國京劇對外演出、傳播和譯介情況概覽
三、外國讀者/ 觀眾對京劇的接受情況調查與分析
四、京劇海外譯介傳播現狀分析與展望
第七章 社會敘述視角下京劇譯介中的行動者
一、社會敘述與翻譯的關係概述
二、社會敘述視角下京劇譯介中的譯者
三、社會敘述視角下京劇譯介中的中間人
四、社會敘述視角下京劇譯介中的客群
第八章 社會敘述視角下京劇英譯的原則與建構策略
一、京劇英譯的原則
二、社會敘述視角下京劇劇目名稱及術語英譯的問題與對策
三、京劇中文化要素英譯建構⸺
第九章 社會敘述理論視角下京劇譯介與傳播展望及對講好中國故事的啟示
一、京劇譯介乃至講好中國故事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
二、京劇譯介乃至講好中國故事都是一個完整的社會敘述行為,需要各方的參與
三、京劇傳播的劇目和翻譯的策略是一種動態選擇,講好中國故事的內容和策略也是一種動態的選擇
四、京劇譯介和傳播以及講好中國故事要尊重譯者,並做好譯者的培養工作
五、京劇譯介和傳播乃至講好中國故事要更多開展國際合作,利用好多種媒體形式
參考文獻
附錄一 京劇《尤三姐》中英對照
附錄二 英語京劇接受度調查問卷
後記

作者簡介

彭萍,獲北京大學博士學位,現任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北京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基地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翻譯研究、文化研究、商務英語、英語教學。已出版專著《翻譯倫理學》、《實用英漢對比與翻譯》、《本科翻譯教學研究》、《倫理視角下的中國傳統翻譯活動研究》等7部,獨立完成譯著《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17)》(英譯)、《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17)》(英譯)、《中國通史(第六卷)》(英譯)、《二十世紀視覺藝術》(漢譯)等10餘部,在各級學術刊物發表論文40餘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2項、其他科研及教學項目8項。主編國家級規劃教材《商務英語閱讀(上)》(第二版)和《商務英語閱讀(下)》(第二版)及《英語筆譯》、《實用語篇翻譯》、《實用旅遊英語翻譯(英漢雙向)》等教材多部,主編“我的心靈藏書館英語文學名著導讀注釋叢書”50餘部,參編國家級規劃教材及普通教材多部,參譯詞典多部,發表譯作30餘篇。曾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譯員,現兼任《孔學堂》雜誌英文譯審委員會委員、全國商務英語翻譯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國際中西文化比較協會理事、《英語文摘》顧問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