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於1981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六中全會指出: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這個主要矛盾,貫穿於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整個過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決定了我們的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只有牢牢抓住這個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觀察和把握社會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進各種社會矛盾的解決。

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
  • 外文名:The Main Contradictions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t Society
  • 原因:社會生產力落後
  • 歷程:理論務虛會上明確問題
產生原因,形成歷程,主要內容,歷史表述,主要觀點,解決方法,矛盾轉變,

產生原因

一、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剝削階級已經消滅,階級鬥爭雖然還在一定範圍記憶體在,但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不是階級鬥爭。
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生產力發展水平還很低,較落後於已開發國家,遠遠不能滿足人民的需要,再加上社會主義具體制度還不完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較低。

形成歷程

1956年,黨的八大報告指出:“我們國內的主要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建立先進的工業國的要求同落後的農業國的現實之間的矛盾,已經是人民對於經濟文化迅速發展的需要同當前經濟文化不能滿足人民需要的狀況之間的矛盾。”
1979年,在中央召開的理論務虛會上明確了這個問題“我們的生產力發展水平很低,遠遠不能滿足人民和國家的需要,這就是我們目前時期的主要矛盾”。
1981年,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歷史決議》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做了規範的表述:“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我國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1987年,黨的十三大報告指出:“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並指出“我們現階段所面臨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1997年,黨的十五大報告再次強調,我國社會主義社會仍處在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個主要矛盾貫穿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整個過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2002年,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在達到的小康還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仍然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
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重申,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
2010年,黨的十二五規劃提出,建立和諧社會主義,並且提出在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要努力平衡人民過快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社會生產之間的關係。
2017年,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主要內容

歷史表述

完整的表述為:
1. 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
在現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力之間的矛盾。這個主要矛盾,貫穿於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整個過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決定了我們的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只有牢牢抓住這個主要矛盾,才能清醒地觀察和把握社會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進各種社會矛盾的解決。
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而言,“人民”包括各階層人民民眾,具有整體性和層次性,“需要”是跟隨經濟和社會發展而不斷提高的,具有動態性和全面性;就落後的社會生產而言,包括生產力水平的落後,沒有實現工業化和經濟的市場化、社會化、現代化,也包括生產力的組織、經營和管理方式的落後。這個主要矛盾,深刻的反映了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殊本質。
2. 社會收入分配不公成為當前突出的社會矛盾
分配不公帶來的收入差距過大和貧富懸殊,已成為社會矛盾的主要“孵化器”,阻礙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其一,由於高收入者消費需求增長不大,低收入者有心卻無力增加消費,消費需求難以發揮經濟成長重要引擎的應有作用;其二,社會經濟地位認同感普遍下降,不滿情緒在低收入群體和一些中層、中上層收入群體中升溫;其三,影響社會和諧穩定,引發一些社會矛盾和衝突,並且容易影響社會風氣,造成人們價值觀的扭曲,使“一切向錢看”、“金錢萬能”的拜金主義思想抬頭;其四,分配不公導致激勵機制扭曲,使得改革動力下降,社會創新激情不足。
我國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到了非調整不可的地步。改革開放初期,為了實現GDP高速增長,國家提出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讓一些地區先富起來的戰略目標。如今這個目標已實現,但是先富起來的人並沒有帶動其他人共同富裕,甚至引發新的社會矛盾。隨著經濟的高速增長,各種社會資源的分配加速分化,導致城鄉、地區之間發展失衡,不同人群、不同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日益突出。

主要觀點

第一,階級鬥爭在一定範圍內長期存在,但已不是主要矛盾。
1979年3月,鄧小平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講話中說:社會主義社會中的階級鬥爭是客觀存在的,不應該縮小,也不應該誇大。實踐證明,無論縮小或者誇大,兩者都要犯嚴重的錯誤。1981年6月作出的《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對現階段的階級鬥爭問題作出了全面的分析:“在剝削階級作為階級消滅以後,階級鬥爭已經不是主要矛盾。由於國內的因素和國際的影響,階級鬥爭還將在一定範圍內長期存在,在某種條件下還可能激化。”對這種階級鬥爭,既不能擴大它,又不能忽視它。處理這種一定範圍內的階級鬥爭,要按照法制化的要求,運用法律手段加以解決。
第二,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沒有變。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的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不斷改善,綜合國力不斷提高,但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沒有變,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第三,在集中精力解決主要矛盾的基礎上認識和處理其他矛盾與問題。
在我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新情況、新矛盾、新問題。例如,隨著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改革不斷深化,使一部分職工下崗的問題;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出現地區差距和社會成員收入差距拉大的問題等等。這些情況的出現,不管是直接原因還是間接原因,歸根結底都是由於生產力發展水平低、經濟落後造成的,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的具體表現。
黨的十五大報告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貫穿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整個過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這就決定了我們必須把經濟建設作為全黨全國工作的中心。“只有牢牢抓住這個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清醒地觀察和把握社會矛盾的全局,有效的促進各種社會矛盾的解決。”
主要矛盾決定中心任務,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與黨的中心任務是統一的,解決主要矛盾就是黨在這一階段的中心任務。而由我國現階段社會主要矛盾決定的中心任務同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又是完全一致的,歸根結底都是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黨的反覆強調說明了黨對現階段中國國情的清醒認識和準確把握。主要矛盾決定中心任務,認清主要矛盾十分重要。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貫穿這個階段的整個過程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我們必須把經濟建設作為全黨和全國的中心,各項工作都要服從和服務於這箇中心。只有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才能根本改變社會生產的落後面貌,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解決方法

推動事物發展,要抓主要矛盾,重點是抓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社會主義社會,無產階級已經居於矛盾的主要方面,而資產階級、資本主義已經居於矛盾的次要方面。根據辨證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解決這個矛盾的方法也就迎刃而解了。那就是緊緊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積極發展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促使事物向更有利於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發展。具體的講,就是發展社會主義。
鄧小平同志有句精闢的名言“發展才是硬道理”,黨的十六大“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這就緊緊抓住了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發展,才能不斷體現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只有發展,才能不斷增強國力和國內的凝聚力;只有發展,才能最終戰勝資本主義。
發展社會主義,必須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必須堅持改革開放,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矛盾轉變

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既是人們從事生產勞動創造歷史偉業的動力,也是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源泉。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生動的,是時時刻刻展現在中華大地上人們紛繁複雜的現實利益的動態表達,具有多樣性、層次性和遞增性的特點。
必須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我們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我們要從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多樣性、層次性和遞增性方面入手,全方位多層次動態認識和把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工作中多關注人民的需要,關懷民眾的生活,關切到每個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既把握共性又把握特性,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形成有效的社會治理、良好的社會秩序,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保障、可持續。
必須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開發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習近平強調,全黨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牢牢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實際,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這個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