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儲量計算法

礦產儲量計算法是計算礦產地下埋藏量的方法。礦產儲量包括體積儲量、礦石儲量和金屬儲量三種;對不同礦產,要求計算不同的儲量。建築材料一般計算體積儲量,煤及黑色金屬只計算礦石儲量,鈾礦及稀有、有色金屬礦床則需計算金屬儲量。一般計算公式如下:V=S·M;Q=V·D;P=Q·C。式中,V——計算部分的(下同)礦體體積(m3);Q——礦石儲量(t);P——金屬儲量(t);S——礦體的投影面積(m2);M——礦體在投影面法線方向上的平均厚度(m);D——礦石的平均密度(t/m3);C——礦石的平均品位(%)。

首先應根據礦床地質特點和所用勘探方法,選擇合理的儲量計算方法。常用的儲量計算方法有:斷面法,算術平均法、地質塊段法、開採塊段法、三角形法及最近地區法等。再在各種綜合圖上根據工業指標圈定礦體邊界,劃分礦體塊段,計算各塊段的平均厚度、平均品位、礦石密度、礦體面積以及含礦係數等參數。最後按公式計算塊段金屬儲量,累計塊段金屬儲量為礦體(或礦床)金屬儲量。隨著電子計算機的推廣套用,礦產儲量計算將廣泛採用電算技術。套用電算技術計算儲量的一般步驟是:選擇計算方法,擬定計算公式,確定計算方案,編制計算程式,輸入程式和原始數據,電子計算機進行自動計算並輸出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