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山呈瑞

礦山,位於萊蕪市萊城西北二華里處,海拔近700米。山雖不高, 但其丰姿秀色獨特。山上松伯蒼翠,怪石嶙峋。山陰有伏龍洞, 深不可測。山頂有清代博學文人張道一的書館, 他曾培養出眾多金榜題名的弟子,真可謂“桃李滿園萬紫千紅景色好, 英才薈萃文韜武略棟樑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礦山呈瑞
  • 地址:萊蕪市萊城西北二華里處
  • 海拔:700米
  • 定位萊蕪八景之一
名稱由來,地理位置,文化故事,

名稱由來

萊蕪八景之一:相傳,這裡由於地理條件的原因,春夏之際, 陽光經過不同密度的氣層,發生明顯折射,常把地面景物顯現空中,出現奇異幻景。 此景被認為是吉祥之兆。據說,每逢開科大比之年,山中便呈現此景,是年當地應考者輒多捷報,故曰“礦山呈瑞”。 這一傳說雖無處考證,但足見自古以來,萊蕪就以“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而聞名於世。
礦山,位於萊城西北二華里處,海拔289米。山雖不高,但其丰姿秀色獨特。山上松柏蒼翠,怪石嶙峋。山陰有伏龍洞,深不可測。山頂原有清代博學文人張道一的書館,他曾培養出眾多金榜題名的弟子,真可謂“桃李滿園萬紫千紅景色好,英才薈萃文韜武略棟樑多”。據史料記載:明清之時礦山松柏密布,道綱莊嚴,博學文人張道一曾在此開館授課。山前有漢代採礦的遺址,曾出土過鐵錘、鐵釺等文物。相傳,這裡由於地理條件的原因,春夏之際,陽光經過不同密度的氣層,發生明顯折射,常把地面景物顯現於空中,出現奇異幻景。此景被認為是吉祥之兆。據說,每逢開科大比之年,山中便呈現此景,當年應考者輒多捷報,故曰“礦山呈瑞”。這一傳說雖無處考證,但足見自古以來,萊蕪就以“物華天寶,人傑地靈”而聞名於世。九頂雅鹿山,八寶鳳凰城,在萊蕪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礦山,是雅鹿山山脈的最高峰。雅鹿山公園就是依礦山而建。站在遠處望礦山,感覺不過是一座不高的小土丘。來到呈瑞大道上,眼前一下子變得豁然開朗,左右長亭對峙,亭內有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關於礦山的讚美之詞,形成一條雅鹿山文化長廊。玉帶河繞礦山四周,一座極富南國情調的漢白玉金水橋躍然河上。跨過金水橋,“洞天福地”石牌坊赫然眼前,昭示著礦山乃洞天福地。沿石階登山而上,路旁有一杏樹,枝繁葉茂,依稀看得出當年張道一講課時的杏壇場景。登上盤山路右拐,抬頭望去,一條鏤刻巨龍在雲霧中盤旋而上。在龍盤雲繞的氣氛中拾級而上,一座仿古建築瑞雲觀顯現。一對麒麟把守兩側。聆聽著鐘鼓聲聲走進瑞雲觀,觀內樹影婆娑,香霧繚繞。繞過瑞雲觀,登上一層階梯便來到文昌閣,文昌閣氣宇軒昂,兩側是藥王廟和龍王廟,龍王廟裡求風調雨順,藥王廟裡求身體健康,文昌閣內求金榜題名,滿足了香客們不同的祈福需要。繞過文昌閣,登上數百級階梯便來到礦山最高點觀雨台。現在山頂規劃五層高的玉皇閣正在建設中。登上觀雨台,看西南:濃煙滾滾,蒸汽騰騰,徂徠山若明若暗;看正西:莽蒼中泰山巍峨挺拔;山北面:三湖相連,視野開闊,遠望口鎮的金牛山、明姑山似乎感覺近在咫尺;東面:城市建設日新月異,座座高樓拔地而起;看南面:以汶河為腰帶,蓮花山群脈風姿綽約……
返回盤山路,西側是奇石裝扮的假山石林,水榭亭台,錯落有致,沿著盤山路繞到山後,才發現山後的景觀更寧靜怡情。一條鬱鬱蔥蔥的路盡頭是“棲鳳亭”,坐在亭內,涼風習習,庭內壁畫述說著八仙故事,旁邊草叢中一對梅花鹿悠閒自得!繼續往後山走,便來到寶葫蘆湖,“奇山秀石名樹,小橋湖水瀑布”,一幅恬靜的水墨山水畫展現在眼前。從礦山之陰沿著山坡走到公路上,穿過一片樹林,就來到了桃花橋,桃花橋曾是萊蕪的名橋,有“萬丈高的桃花橋”之譽。據馬莊村民講,年輕時桃花橋有兩人多高,大家在田裡幹活累了常在橋下休息,河水改道後,橋也就廢棄了,如今的桃花橋隱在蘆葦叢中,早已無當年之雄偉了。從礦山東側繞回山前,來到青龍亭,青龍亭是三層圓形石雕建築,立於三尺平台之上,高9.9米。取九九陽極之數,亭為三層,取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之意。青龍主喜,寓意青龍亭占天時、地利、人和,保佑萊蕪城。亭內奉置八卦爐,八卦爐為礦業冶煉始器,屬三十六玄天“太上老君”之物。萊蕪自漢代以來,便以冶煉聞名,故祠奉八卦爐以敬之。
雅鹿山公園經過開發後,如今已經成為萊蕪人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山下松柏密布,山頂可縱觀全城,山陽求道問仙,山陰休閒怡情。短短几年時間,礦山的變化讓我們驚嘆。礦山呈瑞的“瑞”字昭示的是萊蕪“人才輩出”,桃李滿天下,山上原有建築文昌閣被重建了,甚至還建立了藥王廟、龍王廟,但張道一的書館遺址卻見不到任何痕跡了,而那才是最能體現礦山呈瑞景觀和我們重視文化和培養人才的風氣的遺蹟,才是我們最應該去發揚的。汶水西流是一奇,宮山夕照世間稀。蒼峽雷鳴聞數里,仙人遺蹟石如泥。棋山柯爛終難信,礦山呈瑞送兆時。龍潭星現中秋好,兩洞祥雲遠相集。

地理位置

坐1路或12路公車到終點站下車,北面就是礦山,以及以礦山為中心建立的雅鹿山公園。

文化故事

1.張道一的傳說
在萊蕪說起張道一家喻戶曉,關於他的故事數不勝數,世代廣為流傳。他是個散淡之人,生性豁達,詼諧有趣,不修邊幅。他名四教,系原山張氏之先祖,和莊鄉張家台村人。明末進士,曾官至榆林兵備道。因清正廉潔、直言抗上。不久即棄官回鄉。在礦山上開書館教書育人。張道一之所以名聞天下很大程度上是因其義徒陳廷敬。湖南舉子陳廷敬去京城趕考,途經泰安,因染疾,住在一家客店中養息,恰好該客店與一舉人家是鄰居,界牆中有一洞可以互相看見兩邊的情形。一天,舉人的妹妹看到陳廷敬生得風流倜儻,舉止不凡,心中暗生愛慕之意,於是她尋機故意潑水潑到陳廷敬身上,陳廷敬和舉人妹妹認識後也頓生好感,於是兩人常常隔牆相會。不料此事被舉人窺見,便以勾引良家婦女為名將陳廷敬送進大牢。身陷囹圄,眼看考期已近,陳廷敬焦急萬分,但身在異鄉舉目無親,找誰訴冤呢?忽聽有人說張道一愛惜人才,於是陳廷敬給張道一修書一封,寫明自己的冤情,張道一看到信後,深為陳廷敬文采折服,於是他找到知府說是不是勾引一審便知,開堂時讓陳廷敬在太陽下曬著,兩個人在堂上似作睡狀。驕陽似火,眼看陳廷敬滿頭大汗,女子實在看不下去,就上去給陳廷敬擦汗。這一舉動被知府看在眼裡,看來是兩情相悅,於是便把陳廷敬放了。張道一送陳廷敬踏上赴京大道,臨別時又對陳廷敬說:“你既同那女子有意,我願做個月下老人,你可於大考之後來此找我。”陳廷敬進京一舉奪魁,名列榜首。然後,他趕去找張道一。張道一便親自主婚叫他與那舉人的妹妹成親。陳廷敬十分感恩於他,以後便尊他為師長。張道一看不慣官場的腐敗,便辭官回鄉,授徒度日。他做官時廉潔清正,回鄉後窮困潦倒,常常是草帶束腰,破鞋露趾,不像教書先生的模樣。地方上那些有錢有勢的人都不把他放在眼裡,背後叫他“髒先生”。有一年,陳廷敬奉命到各州縣督考。到山東後,先來萊蕪探望恩師張道一。他知道大家都瞧不起恩師後,便讓恩師進門時趿拉著鞋走,陳廷敬前去迎候老師時,趕忙上去給張道一提鞋,並請張道一上坐,眾人見後都目瞪口呆。欽差大人給張道一提鞋一事很快便傳出去了,從此誰也不敢看不起他了。陳廷敬得知恩師在家教書,就說:“你教的學生肯定都不賴,鄉試快到了,何不叫師弟們去試試?”張道一嘆了口氣說:“我教的七個學生都是十七、八歲的毛頭小子,考啥?這些學生和你比起來連點尖都沒有,教了大半年連‘也’字還不會挑勾呢!”陳廷敬聽了後說:“老師,到時候還是讓師弟們去就是啦。”結果考試時“也”字不挑勾的試卷都考中了。
【古蹟】
   1.魁星樓和文昌閣
礦山頂原有魁星樓,為明代建築,樓分兩層,高約10米,磚石結構,樓內北牆壁上鑲嵌著明代名士雪蓑所書之“魁”字碑,筆法蒼勁怪異,旁有釋文。魁星樓之下建有文昌閣,內供“主筆點狀元”的文昌帝君。古時萊蕪新官上任都要來參拜魁星樓、文昌閣。魁星,即北斗七星,俗稱勺星,該星第一顆星,又名奎星、文昌星。古人認為奎星是主宰文章興衰與功名的文神,所以又有文曲星之稱。常言說的“一舉奪魁”、“魁元、魁首”概出此意,意為出類拔萃,優秀第一之意。
2.桃花橋
桃花橋,位於礦山北面,據史書記載,桃花橋建於明代,為青石發碹單孔橋,長兩丈,寬一丈,高一丈五尺,是當時萊蕪的名橋,橋頭古碑數塊,周邊桃樹萬株。春天,尤其是農曆三月三雅鹿山廟會,城中文人雅士,山頂書院先生、學子,多到此賞花吟對,是當時礦山的一道風景。馬莊村75歲的呂學孟大爺講了桃花橋的故事。萊蕪某村村民出門經商,同山西、河南客商同住一客店,大家於是開始吹噓起家鄉來,河南人王大侃說:“河南古蹟遍地,古城殷墟、洛陽白馬寺,連中華始祖黃帝老家也在河南,古蹟多得說不完……”沒等王大侃說完,山西吳吹天就沉不住氣了,說:“聽說過太行山嗎?那是天下最高的山,就在我們山西,我爺爺活了80歲都沒爬到過山頂。還有王屋山,我爺爺的爺爺就是愚公,‘愚公移山’聽說過嗎?我祖上能搬掉一座大山,是古今第一英雄,有比的嗎?”說著望著老實巴交的萊蕪人張厚德,說:“萊蕪大概沒什麼好說的吧?”河南人也隨聲附和,張厚德慢條斯里地說:“聽了二位高論,著實開了眼界,不過齊魯大地是出聖人的地方,自古就有一山一水一聖人的說法,至於萊蕪,我就說說我家鄉礦山後面的一座橋吧,‘桃花橋萬丈高,鳥兒下個蛋,未等落地就出飛了’,河南古,陝西高還不及萊蕪的桃花橋。”看到他二人露出驚訝的眼神時,又興奮地說道:“桃花橋萬丈高,還不及月牙橋的半邊腰。”王大侃、吳吹天聽後目瞪口呆,久久不語。其實月牙橋是在礦山之陽烈士陵園故地旁邊一條溝上的半塊磨盤而已,只因為它所處的位置高,所以比桃花橋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